美文网首页
读《四世同堂》之感

读《四世同堂》之感

作者: 17信科班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11:23 被阅读0次

数学科学学院  2017级  孙明磊

  买下《四世同堂》这本书放了许久,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读。暑假里吹去书上的灰尘,很正式的在书包中捧起这本书,书本的厚重让我吃惊,这才意识到我当初买来后就随手把它放在一旁了。

  《四世同堂》,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处小小的小羊圈,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动,漫长的八年,发生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国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争,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那段历史,那些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取的比较抽象空泛的认识,仿佛有了血肉,而激发出无比的责任感、爱国心;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仍然能使人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灾难,这部书堪称得上是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无悔这近乎不眠不休的一日一夜。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赏的中国作家,之前也不过看过他的话剧茶馆和几个短篇,‘马裤先生’、‘抱孙’、‘眼镜’...他那不着痕迹的幽默让我彻底折服,他笔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画肖像,看似夸张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却又发现如此神似。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许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可是却也会一代代遗传到今天的我们身上;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塑造了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笔下,总会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让人掩卷深思......

相关文章

  • 读《四世同堂》之感

    数学科学学院 2017级 孙明磊 买下《四世同堂》这本书放了许久,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读。暑假里吹去书上的灰尘,很...

  • 人性

    ——读《四世同堂》有感 人之初,性本善?是这个世界太...

  • 短说“不知不愠”

    与其说是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倒不如说还是读《论语》了,读一本读后感的书,既是感作者之感,也是感读者之感——特别...

  • 读刀尔登

    读刀尔登,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有一种快意通透之感。读这样的文字,让人始终有一种清醒之感,对他的文字,我始终心生敬意...

  • 乡愁里的外婆 ——读余光中《乡愁》之感

    乡愁里的外婆 ——读余光中《乡愁》之感 ...

  • 【书生小屋】||《沙与沫》/纪伯伦/沙与沫,爱与诗的交织

    在读《沙与沫》时,有着读叔本华的哲学之感,又有读泰戈尔诗集的欢愉之感,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 诗的内容也很丰富,关于...

  • 读《看见》之感

    花了几天零散时间看完了这本一直想看,有一直很拖拉而没有去看的书,第一次写观后感,其实也不知道写些什么,但本着证明自...

  • 读《许诺》之感

    《许诺》 不要太相信许诺 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 松果...

  • 读《慈悲》之感

    文/梦雪嫣 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路内的《慈悲》,心中难免有份淡淡的感伤。早在之前就知道这部小说,但是太多的人都...

  • 读《金瓶梅》之感

    余读《金瓶梅》,览众人之一生也。盖世人皆有恶,一生之恼及死生,俱出此也。荣华富贵,虽如过眼云烟,当事者据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四世同堂》之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v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