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在大北京比较穷的南城,我发现方圆三里内的小区,全职妈妈寥寥无几。
所以每天上午,在人声鼎沸、孩子扎堆的街心花园里,我就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五六十岁的孩子奶奶们群起而问之——
“一直你自己带啊?没上班啊?”
“孩子这么栓人,一时半会上不了班呢!”
“爷爷奶奶怎么不帮着带啊?”
刚开始,我觉得这些问题就像每次过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问的,有对象了吗,啥时候要孩子呀?这都属于嘴上八卦一下痛快痛快,还能显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顺水人情。
后来孩子们之间抢玩具、交换玩具,玩熟了,大人之间自然也亲近了,我也慢慢品出了别的意味。
周末我带溜溜在小花园玩,豆豆奶奶也在,孩子们在乒乓球案上坐着玩,我们一行看娃大军就在旁边护着。一个满头白发的奶奶牵着小狗跟豆豆奶奶聊开了——
“他爸妈加班了?周末也是你带啊?”
“在家呢!周末也不管,都是我带!”
豆豆奶奶说话的表情让我想起小时候受了委屈被帮腔的大人一说,想哭又害臊强忍着的样子。
那是委屈、生气又无奈的表情,如果再加个注脚,就是“谁让我是他奶奶呢!这都活该!”
“那孩子不找他妈呀?”
“这不带出来就不找了嘛!”
这时豆豆听见有孩子叫妈妈,从案上晃悠悠站起来,颤巍巍转过身,自言自语似的念叨“妈妈!妈妈!”
奶奶一边给豆豆摇着扇子驱赶蚊虫,一边解释:“他是听见别人喊妈妈了!”
这一幕,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豆豆有多想跟妈妈亲近啊,他多想让妈妈陪他玩一会啊!而一旁尽心竭力的奶奶对他的爱里装着多少无奈、力不从心和不甘呀!这老老少少之间最该担起来的那辈人,隐形了。
这老老少少之间最该担起来的那辈人,隐形了……一会儿豆豆他们去了别地玩,乒乓球案上只剩了溜溜,还在玩树叶。我老远看见坤坤奶奶冲我笑着过来。
那是一个驼着背胖乎乎的老太太,六十开外了。他家坤坤比溜溜大25天,但长得像三岁的孩子,比溜溜高一头,重十多斤,老太太基本抱不动了。
“哎?孩子呢?今天没带出来啊?”
“跟他妈妈去姥姥家了,昨天走的。”“那你能好好歇歇了……”
这么热闹的小花园里,坤坤奶奶把我当成了她最熟悉的人。背井离乡在一个偌大的城市,她也想找人聊聊天。
“你一年能回去几趟啊?”
“两三趟吧!”
“还好北京到江苏还是挺方便的……”
“不方便……”
我从她带着一点山东味的苏北方言里听明白,从北京到徐州坐高铁要3小时,从徐州到她家县上坐大巴要4小时,从县上到她们村里要2小时……
作为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对于这样的路途我想想都胆寒,别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如果她再像我妈那样晕车……想想挺让人心疼。
从聊天里我还知道她老伴在家还种着大棚,一个人没白没黑的忙活着。
“没办法哎,他妈又不舍(孩子),要是肯舍我就带他回老家了……”
老家才是她的家,这里只是儿子的家。多少老人为了儿女抛家舍业,拼尽全力重新养大一辈人。这是多重的担子呀,我们扛不动理所当然的就扔给了老人。
他们还必须接着,还得强笑着,乐着,这是天伦之乐的福气呀!能为儿女出力,能照顾一个小生命,说明自己还有用。
如果你老了,这样的天伦之乐给你,你要吗?
燕儿奶奶就强笑着,乐着接受任务了。
2
她是我山东老乡,所以我们彼此之间分外有好感,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燕儿比溜溜小五个月,俩娃娃最爱玩的游戏就是一个坐在小车上,一个推着。
上周燕儿奶奶回老家了,燕儿爸妈一个请了三天假,一个请了两天,总算能把这一周撑过来。当我看见燕儿爸带小姑娘去小吃城解决午饭时,也从心里盼着燕儿奶奶早点回来。
结果山东大暴雨,一连就是三天,燕儿奶奶冒着雨,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这风雨日月兼程就为了第二天儿子和儿媳能去上班,新的一周开始了。
跟燕儿奶奶一周没见,见面第一句我就说:“你可算回来了!燕儿她爸妈快撑不住了!”
她听了,不好意思的抿着嘴笑。
我认识那种笑,孩子脸上经常会有——做了好事被夸奖之后的拘泥。我本意是想感谢她,他们值得被感恩,被感谢,被肯定,因为他们付出了太多,却被我们当作天经地义,还被我们抱怨不会带孩子,不教孩子好,惯一身坏毛病……
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做的,只看到了他们错的。做的多,错的就多。我们对老人带孩子缺少最起码的感恩和肯定。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当我们作为一个评论者而不是参与者时,就特别容易抱怨、指责,这比主动承担责任可简单多了,一旦这样就很容易滋生出各种各样的婆媳问题、家庭问题、隔代养育问题。
所以老人带孩子有多不好是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中坚一代还没做好准备或者不愿意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因为我们本身还是没长大的孩子,对父母那么全然依赖。
我们还在依赖已经年迈的父母另一方面我们的父母也缺乏内心独立的力量,他们把自己的价值感寄托在对儿女、对社会有用上。看孩子好像是他们唯一可以证明自己有价值的方式,他们很少发现自身存在的天然价值。
也就是说,作为子女我们一直要,父母一直给,彼此的独立和界限根本没有,何谈养育好孩子,经营好婚姻!
作为中坚一代,我们的心理营养不足就养不出有内在力量的孩子,也没能力让父母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最痛苦的是我们自己,满满的压力和焦虑,找不到出口……
与其抱怨社会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高房价、教育体制不公、贫富差距大,不如从自己做起,一点点成长自己,健全人格。
毕竟不论荒年灾年还是太平年,日子都是自己的;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健全的心。这都需要我们修炼自己。
对于题目上的那个问题:等你老了,会愿意帮儿女带孩子吗?
每个人的答案或许不同,但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有力量拒绝帮下一辈养育孩子,带着爱放手,那是对儿女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还有对社会发展的期许……
如果你想获得那份内在力量,欢迎加入鼓励咨询心理成长小组,我们一起抱团成长,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了一个家,还有这个世界。
我们的孩子终究会长大走向社会,你的孩子或许会成为我孩子的老师,朋友,医生,甚至家人。我想,因为我们的努力成长,他们之间的相遇会更美好,这个世界也会更美妙……
育儿路上,携手同行,感恩有你!
我们是有点梦想的小夫妻,码字,带娃,做教育。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谢谢亲爱的你!
作者|溜妈,宝贝溜溜的大奶牛,北师大教育学硕士,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相信最美的养育是陪着孩子,自己慢慢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