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史记/第二十四篇|
大秦帝国之崛起,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20万赵国降兵,总共杀了赵兵40多万。在这场长达三年之久的战争中,秦军也损失了30万的精锐,。白起是个军事天才,屡立奇功。
他的事迹除了长平之战,还有很多,一生屠杀六国百万人以上
看看白起的这些战绩,白起于华阳大破赵、魏联军时,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伊阙之战,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十数万;长平之战,歼灭赵军四十五万。
这里面除了士兵,还有大量的百姓,尤其是鄢城之战,死的基本是楚国百姓,也没有像电视上演的那样,提前通知城里居民撤退。整个战国时期,战死约两百万人,白起所屠杀的就占据了一半。
长平之战后,没有趁机消灭赵国,是秦王之责
长平之战后,赵国正是一片慌乱,而且其他五国也没啥反应,合纵来救根本谈不上,拿下邯郸正是时候。战国末期就是秦国和赵国的较量,其他国家基本没什么实力了,除非五国一起,还有的打。
但此时苏代来游说,给范睢说,白起长平之战后功高震主,比相国的威望还高。范睢就鼓动秦王退兵,回来休养生息,怕自己的地位被替代。一年之后再去攻打赵国,这个苏代就是苏秦的亲弟弟,看到自己哥哥学习纵横之术成功,自己也仿效,还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白起不肯攻赵,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认为打不赢所以不去
白起是个常胜将军,尤其是在晚年,经历过那么多阵仗,对战争形势判断非常准确。当初没有乘胜追击,错失了机会,让赵国有了喘息的机会,也让其他五国看到了秦国要统一天下的决心,灭其他国家是迟早的事。
而此时秦王派其他将领攻赵失利,正是气愤的时候,赵国有李牧与秦国对峙,其他五国又在苏代的鼓动下合纵。即使自己前往攻赵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既然打不赢干脆拒绝不去。
这种想法一出,就注定了必死无疑,秦王正在气头上,而且你白起功劳这么高,竟然不听从王上的命令,几次督促也不去,让秦王的脸面哪里放,更何况秦王有统一天下的决心,如果连自己的将军都调不动,以后还怎么管理国家和军队,尤其是军队高层。
所以白起最后的结局,有一多半是因为自己对战争判断太准确,顾及自己的声名,没有从臣子的角度出发,不听王命,损坏了秦王的威望。
本文由昨日学堂原创发布,昨日读史记(二十四),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