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邯郸—正如所料
到这里,可能大家都会觉得白起这个人太宁了,甚至有点小心眼,在政治上不成熟。不就是范睢给你穿过小鞋么,你怎么这么记仇呀。你知不知道要以大局为重呀?你这样处理上下级关系,与秦王之间的关系肯定越来越快呀。
我曾经也有这个观点,但是这次在写这一系列故事的时候,我才发现可能还不是这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之前我们说过,白起是真的病了。对于一个将近七十岁的老人来讲,是得不起病的,何况是重病。虽然白起有好转的迹象,但是他这个岁数的老人身体恢复起来可不像年轻的小伙子。虽然白起身体无有大碍,但是元气补回来尚需时日。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如果主将在带兵的时候没有精力指挥战斗,甚至发生意外,无疑是对整个军队的致命打击。白起知道自己的状态,他是个认真的人,他不会拿战争开玩笑,也不会拿着秦军将士开玩笑。
其次,赵国此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尤其痛恨白起当初残杀几十万赵军。如果白起此时出战,不但不会威吓住赵军,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斗志。一则是仇恨,另一则,他们知道,一旦打败,白起会采取对待长平之战赵军的方式对待邯郸城中的赵军。如此一来,反正是死,不如拼死一搏。由此,赵军士气更盛。面对这样的赵军,一群不怕死的赵军,或者是向死而战的赵军,真的看不出什么破绽。现在去挑战赵兵,本身就是不合理。就算能拿下,秦军的损失肯定很大。白起为什么总是用闪电战或者妙计快速消灭敌方,其实白起是爱兵的。对敌人的残忍,也往往是对自己人的爱护和保护。所以,没有胜算,白起是不会出战的。
第三,赵国这次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与秦军较量的同时,他们已经派出使者与齐国、魏国以及楚国联系。虽然秦国已经通过外交手段吓唬了这些国家,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势必更容易促成这些国家形成连纵之势。凭着多年的经验,白起已经嗅出了其中的危险。
综合以上原因,白起是如何也不会在这个时机出兵的。也许你会说老大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呗,嘚瑟啥。这就是你武断了。白起之所以成就不败神话,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甚至说是绝无仅有的战神,就是凭借他敏锐的洞察能力、高超的技战术能力以及无人匹敌的勇气。在战争上,无出其右者。如果他就像奴才一样,领导说什么,他就干什么,无论时机是否成熟,无论是否有胜算,都贸然出兵,那就不会有白起了。大将风范不是什么仗都打,而是只打该打的仗,该打的仗确保胜利。白起就是这样的一名将官。他的坚持,给大秦开辟了新的天地,也为秦国六合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需要白起的上司懂他。魏冉曾经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懂白起,他听白起的,他力挺白起。穰侯离开后,白起是孤独的。显然,秦王不懂白起,甚至是胡乱指挥。这让白起无法接受。他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和主张,他不会低头,这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一代名将的风骨。白起用他那已经越来越弱的肩膀,抵抗着那些无知、诽谤以及恶意中伤,但是他不会自己先倒下。这就是白起,铁铮铮的战神。
翻回头来,再看看战场上的情况。王龁接管秦军以后,战场上还是没有什么起色。两军一直相持着。此时赵国这一方面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长平一战,赵国损兵折将,全国上下陷入无尽的恐慌和愤怒之中。还好,秦国在长平之战后没有迅速乘胜追击,从而给赵国以喘息的机会。但是好景不长,秦国以赵国不履行承诺的理由再次发兵攻打邯郸。但此时的邯郸经过一年的恢复也已经有了家底。此外,赵国知道了独木难支的道理,开始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种情况下,赵国有更多的底气在邯郸与秦军进行较量。
而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整个战局。这个人就是平原君赵胜。我们先来看看赵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长平之战中,赵胜露了一面,就是支持赵王接收上党,就再也没有露面。我分析是当时赵胜不得势,在与秦王采取不合作的方式消极怠工。因为此前赵王就接管上党一事并非第一个与赵胜商量的,而是先与平阳君商量,但是平阳君没有给出赵王想要的答案,他才找赵胜商量。那答案不是明摆着的么?平阳君的你不满意,那我就给你个满意的,于是赵胜给出了赵王想要的答案。可是,平原君并非是想屈服于赵王,估计只是想看笑话。因为他不傻,他知道赵国接收了上党,秦国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让刚上任的赵王被火烤一阵,让他知道锅是铁打的。于是长平一战,前方如此惨烈,招生只在旁边看着吃瓜,不曾出手。
可是邯郸之战他怎么又出手了呢?其实一开始他还是没有直接参与到邯郸保卫战当中。因为此时他与赵王之间的矛盾尚未消除。当然了,赵胜还是在面子上过得去的,让自己的家眷帮着前线的战士缝缝补补。而暗地里平原君一边听着城外的隆隆战鼓声,一边照样在家里歌舞升平。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他似乎并不在乎。其实不然,实际上他在等一个出手的机会。
我们知道邯郸防守战对于赵国来说打的十分艰难。一方面赵国经长平一战,元气大伤,兵力已现劣势。秦国的攻击,已经使赵国渐渐不支。赵王的组织能力和外交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还是无法扭转局面,没办法了,为了不亡国,只能求助平原君。于是赵国舍人李谈出现,找到了平原君。舍人的有的说是旅店住,也有的说是门客,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李谈水平是相当高的,背景也很不简单,他的出现,应该是受赵王所托。本来是求助的一件事,却被他搞成了责难。他和赵胜说,国家已经陷入了危急时刻,而你还在这享受小日子,你以为赵国不存,你还能享受富贵么?平原君一听,马上惭愧,于是振作,一方面与楚国、魏国搬救兵,一方面散尽家财,奖励士卒,同时还让自己那些收养的杀手们不时地骚扰秦军,开展个断首行动,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而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等著名成语,就是因赵胜而产生的。
其实,平原君打鸡血肯定不是自己觉悟有多高,而是虞卿的到来,表明了赵王服软,甚至今后在政治上进行退让。虽然李谈一番话似乎气势压人,保全了赵王的颜面,但是赵胜却听出了其中的无奈。赵胜何等聪明,很多事不用搞得太清楚,我了。拿到了真的实惠,也就是赵王的退让,赵胜才开始了一系列精彩的表演。
迅速赶来的魏国军队和楚国军队,虽然没有立刻参与到战斗当中,可是他们的到来是在给赵国站台,着实地鼓励了城中赵国兵将的士气,同时也给城外的秦军当头一棒。已经疲惫不堪的秦军腹背受敌,军心已经大乱,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和信心。在城内的赵国军队和城外的楚国、魏国军队的夹击之下,秦军一下子被击溃了。白起虽然没有参加这场战斗,但是战场上发生的一切都如其所料。不愧是名将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