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负重如何科学的练习?
需要一个长期规划
对于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一点,是从站位和坐位开始训练,上台阶,下台阶,训练髋膝踝协调活动,肌群向心和离心收缩来降低或抬高身体!
下肢从髋开始,膝的压力就会减轻。
大关节先担当,小关节就有时间准备。
侧向训练时,多关注保护膝关节。
跖曲肌——小腿后侧肌
背曲肌——小腿前侧肌
比目鱼肌→控制足内翻
腓长肌→控制足外翻
小腿三头肌对后向,前向,内侧,外侧,稳定
步态,行走过程中,小腿三头肌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保持正常长度有非常大的要求,平时多牵伸小腿三头肌,保持良好的长度!
练习下蹲——如捡东西,从高到低,
练习反复的小范围下蹲,无死角小范围全覆盖。
由坐到站——闭链训练
成就感,挑战性
单独肌力,协调,回归日常生活!
患者关注到速度,有参与感,才有交流!
练习要反复的进行,以最大的次数来了进行重复
每十次为一组,连续三组,中途休息一会
做记录!
只有建立了重复的次数,才知道动作的质量去哪,能不能到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阶段!
没仪器,就抓好课程计划,变得有趣味,让环境不停的变化!有目的!对于正常人也是可设定这种一级一级的目标。
踏板,上下楼梯,下蹲,由坐到站,由站到坐,对任何人刚开始都是最基础的训练,不仅是脑损伤患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