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圣贤书友会
《孟子》(五)滕文公上篇4——一本与二本③:历史背景、核心知识点

《孟子》(五)滕文公上篇4——一本与二本③:历史背景、核心知识点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17:37 被阅读0次

    历史背景

    诸子百家中的“游侠”组织:墨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非常重要的一派,和其他流派不同的是,墨子和他的门徒大都出身于“侠”,他们组成了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墨子就是这个团体的第一任首领。战国时期,宋国受到邻国楚国侵略威胁,墨子前来提供防御支援,成功打消了楚国进攻的念头。这次战争,也是墨子与著名机械发明家鲁班的首次正面交锋。

    由于墨家的门徒大都出身于平民阶层,所以他们主张彼此相爱,利益共享,团体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批判儒家推崇的礼乐而主张“节用”、“节葬”,认为礼乐这些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价值,生活应该节俭务实。可以说,墨家在诸子百家中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呼声。


    核心知识点

    孟子为何反对墨子的“兼爱”?

    在孟子生活的年代,墨子的思想盛行。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爱无差等,每个人爱陌生人都应该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

    而孟子以“距杨墨”为己任,痛批了墨家思想的局限性:如果爱与爱之间没有任何区别,那这种爱其实就是不爱,他可以为了世界大同去牺牲任何一个具体的人。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两个朋友身患重症,你是否愿意把母亲的健康器官移植给他们?在墨家看来,这对社会是“有利”的,因为他以一人之力拯救了两个人的生命。但在母亲看来,这种行为辜负了她养育孩子的劳苦用心。墨家对最亲近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呢?

    人与人的关系没有薄厚的区别,那这个社会的秩序就很难维持,最终滑向人人自危的结果。墨子的兼爱思想,着实是很危险。


    应用延伸

    如何教会孩子将心比心?

    你有过被“熊孩子”支配的恐惧吗?

    前段时间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熊孩子”高空泼墨,让楼下邻居全遭了殃,事后家长带孩子挨家挨户道歉,并把染脏的衣物拿回家与闯祸的孩子一起手洗,另外找专业人士清洗外墙,并让孩子站在太阳底下看着整个清洗过程。

    看到这儿,你会不会觉得这位家长对孩子“不留情面”?但这正是培养孩子将心比心的好机会。

    由于孩子们的心智尚不成熟,做事情不会考虑后果,所以很容易成为“熊孩子”,父母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那更会加深孩子的叛逆心理。这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勇敢承担责任,引导孩子共同为错误付出代价,让孩子亲眼看到他的无心之失造成了多大的麻烦,以后孩子自己做事时,就会顾及到别人的感受。

    小朋友的心智就像一张白纸,总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果父母都不能和孩子将心比心,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学会将心比心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五)滕文公上篇4——一本与二本③:历史背景、核心知识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am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