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76505/3505b62f648b16d4.png)
有人评价朱熹,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有意思的是,朱重八当上皇帝后,竟然想认朱熹为自己的祖先。
这也难怪,帝王的出生自是神仙放屁,非同凡响。
据说,刘邦斩过白蛇,说不定只是打死一条水蛇,也有可能是一条蚯蚓,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统治者想以此来提高刘邦的政治筹码,好符合天之子的身份,以说明政权的合法性。
重八哥出生不响亮,故此也想找个名人来做自己的祖先,抬高自己,所以就考虑了朱熹,可朱熹是南宋时期的人,离自己不算远,连自己都骗不了,何况骗别人,故此作罢。
朱熹,天使的一面是继承、并开创了理学;魔鬼的一面,则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继而被后世腐儒狭隘地理解,并延伸至伦理的高度,形成“生死事小,失节事大”、“三从四德”等教条的伦理意识。
存天理,灭人欲,要天理就得绝灭人欲,或者要人欲就没天理,天理与人欲不能共存。
基于封建帝制的集权政府,自由是其天敌,而欲望却是自由的源泉。
因此,需要禁欲。
真有意思。
后来的统治者将它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形成制度。,连女人自己也认为“生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就可怕了。
这一观点的破坏力超过了原子弹,不知道害苦了多少旧中国的妹妹和妇女,估摸着现在还有不少的女同胞,或多或少受到这种“余孽辐射”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6505/37bb720471546cf3.png)
到了晚清,对妇女的压迫几乎达到了极致,这才有封建礼教杀人。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别人认为祥林嫂“脏”,只是可悲,连祥林嫂自己也认为自己“脏”,那就是可恨了。
《儒林外史》里的王玉辉,对于自杀殉夫的女儿,不仅喜形于色,还连连称赞,“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这就泯灭人性了。
思想禁锢、伦理意识是很难改变的,除非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要解放思想。
问题是,思想解放了,又该是个什么样?
这就需要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