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慈爱的,唯独有一事让我心里一直挺不能接受是他所为。那是我五六岁的光景,那日天沉沉的,像是姑娘家生闷气,不想理人。妈妈照常的叫我起来,朦胧中我只听到爷爷跟奶奶大声说话的声音,因他们跟我们分开住,住在厅的另一头,并不很清楚发生了什么,只闻得声越来越大,后来一声巨响把我彻底从睡梦中清醒了过来了。我跑过去一看,只见爷爷朝奶奶扔木柴,一块得有一两斤重吧,奶奶也不示弱的回扔着,后来一块木柴砸中了奶奶的膝盖,鲜血直流,刚好地下有个喂鸡的饭盆给接住了,有点像杀鸡时鸡血滴下来的场景,奶奶一屁股坐倒在地,边哭边咒骂着,爷爷便趁势走开了。我见了害怕极了。人总是容易同情看起来受了伤的弱者,不去计较前因后果,故我只能傻傻的站在那里一边替奶奶难过一边哭了。但也就仅仅那一次爷爷在儿孙面前失态,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当时我很不解的是过了半天他们又平静的该干嘛干嘛了。
小时候我以为那是因为他们感情好才这样,后来直到自己的父母因为一样东西摆放的位置不合对方的心意而一脸嫌弃,彼此感情淡如水时,我才知道也许并不然。这从后来爷爷病榻在床时可以看出来,奶奶是多少年的恩怨都在那些时日爆发了,动辄发火咒骂,爷爷房间里好像从来没有整洁过,直到爷爷离世。离世那几天我又感觉到奶奶是真心在难过,一边念念叨叨着叫她以后日子怎么过,一边撕心裂肺的哭着,连续几天的守在爷爷的房间里,茶饭不思,好像要把爷爷这辈子对她的情义尽可能在他入土前用泪偿还尽。
其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往往也是如此,刚开始不甚了解时,别人做错了什么,再不合你的心意,你都有理由说服自己说要给他(她)机会去了解去适应,来自陌生的一句问候或者关心总是特别的容易让你觉得难得觉得感动。而对自己熟悉的人总是觉得哪怕一点点失误,或者不经意的会错了你的意你都觉得那是多么不应该,问题容易无限的去放大,直到你觉得那鼓气体要在你的身体里爆炸。于是各执一词的争吵着,各自的理由都很动听,可就是难分胜负。而来自平近亲切的关心总是被这些自我的高需求掩盖着,久而久之我们心中的那份给予之门也慢慢关上了,只是内心依然寻觅着那份理解与关爱。可是我们又何尝想过他(她)就算再不济,亦是你现在或将是你一生中可以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呢,那份失误与日常的那份安稳孰轻孰重?人都不曾完美,就算今天你觉得美的东西,你又能否一辈子觉得美呢?
前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或许日子久了,我们真不应该只执着于自己知道的那些道理吧。就算嘴巴争赢了,心未必能赢,人生未必能赢。有时候闭上嘴巴,让彼此收起锋芒,积攒自身的力量,岂不更好?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如自己想的那样,不需要别人都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可以想多逍遥就多逍遥,真正需要力量的时候或许是病痛面前的那份无能为力,那份被理解的渴望。我知道,我的缺陷正如渐渐被你发现的那样不完美,我也愿意将自己变得更好。如果你也愿意收起你的锋芒,我想我心里的温暖之花会一直努力朝你盛开。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我们心中的那些道理,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或许仅仅是沉默,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为以后的无能为力收起我们的尖锐。生活本身其实不喜欢尖锐锋利的东西。
有时候生活需要的不是我们心中的那些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