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随笔
浣溪沙 ·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浣溪沙 ·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3-05-02 21:19 被阅读0次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据《於湖先生长短句》,本词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因此本词当为作者任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的作品。

「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这首词抒写了因观塞而激起的对中原沧陷的悲痛之情,上阕写观塞,下阕抒悲感。

首句写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并点明时节。「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气必是白色晴明的。

「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荆州城东有长湖,「蘸空」之水或此湖水。这句写得水天空阔,下下辉映,是荆州郊野平原地带的实景。

次句切合观塞,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鞘」为鞭梢。「绣旗」为绣有物状的军旗。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俱是从耳目易感的对东西突出,故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切。

「澹烟」句把视线展开,显出边地莽莽无垠的辽阔景象。如果说首句还是自然景象对作者感官的客观反映,这句可说是词人极目观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内心思绪,俱是一片茫茫。

正如王维诗「山色有无中」,虽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为深远。东坡曾称柳永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谓「不减唐人高处」,对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观塞而自然地想到沦陷的中原,「万里」句即是观塞时引起的感慨。「烽火」为边地报警的设施,而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这样提点一下,可抵千言万语,这其间该有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惨酸辛!

「一尊」句承上启下,北望中原,无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罢益悲,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禁向风挥泪。

「浊酒」为颜色浑浊的酒,常用于表现艰苦的生活中,微带有粗犷悲壮之意。范仲淹《渔家傲》云:「浊酒一杯家万里」。

「戍楼东」,指作者所登荆州东门城楼」「东」字似非无意,实指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挥泪」即洒泪,表现内心悲戚之深。秋风吹来,令人不寒而栗,感念中原未复,人民陷于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故觉风亦满含悲意。

本词上阕描写望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其中景物也隐约隐呈作者的感情色采,眼前一片清丽,而人的心情却深藏阴黯。

下阕抒发感慨,从人的活动中表现。在读者眼前俨然呈现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

整首词色采鲜丽,而意绪悲凉,词气雄健,而蕴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小词,与其《六州歌头》同为南宋前期的爱国词名作。

相关文章

  • 浣溪沙 ·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并译

    浣溪沙 ·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作者:宋.张孝祥 译析:石宏博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

  • 今日份练字打卡—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又名《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是南宋词人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所创...

  • 七律 边塞秋思

    ——步唐朝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韵部 独自秋原纵马荒,来鸿悲信塞烟茫。 边云万里寒霜目,寂草...

  • 又向荆州行

    秋雨访荆州,闲登古城楼。 城墙述曹刘,城中展锦绣。 主诚备老酒,客疑越时空。 千古山川存,盛衰犹风云。

  • 登兖州城楼

    文/书山花开 登上南楼,抓住眼中的万千景物,心空有一双扑腾的翅膀在翱翔。带着这双翅膀,和着连绵的浮云,向着泰山和大...

  • 登望城楼

    登望城楼 咸庆青灵山凛然,望城坡上势延阑。 雪中枯草藏幽径,携友徒行攀步难。 遥望亭台云隐现,拨开浓...

  • 历史的天空—古城咏叹

    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之地,可与古希腊古罗马相媲美。这次出差至荆州,终于寻得机会探访了荆州古城。 行至东门城楼下车,...

  • 马依依【国学经典记忆武林计划第二季】唐诗绘图记忆第八首《登柳州城

    【作者】马依依 【导师】袁文魁、罗婷予 【作品讲解】 1、作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

  • 荆州望远•题友人照片

    友人去荆州时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故写此诗赠之。 放眼长堤上, 江河入远空。 城楼今日在, 不见...

  • “义胆衷心,旗开得胜”——大北门

    大北门城楼名“朝宗楼”,是荆州古城墙上唯一尚存的城楼古建筑。此楼古朴壮观,电影《小花》、《路漫漫》、《战国钟声》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浣溪沙 ·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lz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