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法有点多,所以我的头发油得很快,是玩笑,也是真相。
学期末,我们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每次到复习的时候,学生就很浮躁,复习压根没有效果。已经一周了,他们连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错误,这让我们很挫败。感觉精心设计的作业、找的练习题全是白费功夫。
昨天和同事在一起吃饭,路上聊天时,提到我们复习的内容压根考试的时候就不考,或者考的很少。生物老师在旁边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问题:“那你们还复习干嘛呢?还让他们背干嘛呢?”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答曰:“让他们背的就是为了抓住二十分有可能考到的内容呀!”
回答完之后,很快意识到几个问题:
1、剩下的100分我们怎么办复习?只能靠运气吗?
2、在考试试题都倾向于考察学生能力的今天,我们复习的时候还是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吗?
3、剩下的100分里有一半是作文题,一半的阅读题,面对这些,平时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实,我一直很注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可是,应试教育也影响了我,难免地,为了追求考试成绩,也会让学生背答案。而且,如果每节课都追求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那备课可是备不出来的。
突然想到退休的万老师,当年听课,还没有统一模式时,她的课堂很容易感受到学生在思考。甚至一个标点都可以提问,而且还真的对分析课文是有用的。整堂课基本是学生提问题,老师看起来驾轻就熟。
我曾经尝试过这种以学生提问推进课堂的方式,效果很好。而我呢,其实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轻松,课前,我把所有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都思考过了,这需要大量的工作。反而不如直接讲知识点更容易些,还更出成绩。
不过,课堂还是应该保有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既能调动成绩好的学生的积极性,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乐于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甚至说,成绩不好更不喜欢死记硬背。
时刻牢记,不能懈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