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今年,参加了两次结构化面试。
从面试者的表现来看,的确有受过辅导的端倪。比如,讲学生问题诊断,大多数应试者都提到使用主题班会。然而更多的回答,却令人感慨,应试者的知识面除了专业课程的概念,扩展性的常识实在太匮乏了。
更可怕的,是机构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也是那么的知识含金量匮乏。
比如,有一个问题从苏霍姆林斯基谈教育之爱,应包含严父式的爱与慈母式的爱兼备。题目问,苏大师的话对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恰当体现爱的教育有何参考?然后参考答案就给了若干条看不出什么内在逻辑和基本出处的散文式的爱的策略。苏氏所言,是从基本的人类社会关系父亲之爱与母亲 之爱延伸出来的。那么,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中,还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可以比拟,比如兄弟姐妹式的迁移之爱,友直友诤友多闻的品质之爱等。
结构化表达,如果失缺了提取结构的源头问题源头命题源头知识和源头生活,就成了干巴巴的画符表达了。
ps:前几天搞日更挑战,昨天忘更。今天继续玩起。日子过得有点糊涂,今天在某处签名写日期,看到有人写1月份的,我当时笑了。轮到我自己,把今天写成了2023年2月23日,这个就把23太过刻意记住了。呵呵:)
2023年第二次日更挑战:day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