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十点多看完电影,一个人静静地趴在床上,周围静谧的空气让我无法倾述这部电影真正的本质,静静地回味之后,我只能说它是一部好电影,没有之一。
电影的存在并非是为了审判个人,而是以小见大,让看电影的人能够真正的审视自我,也可以不带任何的偏见看待生活中的某种契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3540677/86f8a92a521881b0.jpg)
《波西米亚狂想曲》讲述的是皇后乐队从无到有,从疏离到重聚,从巅峰到低谷,再从低谷穿越巅峰的故事,又极像是弗雷迪一生的缩影,他这个人才真正的值得去分析。
与其说弗雷迪是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乐团,倒不如说他是‘蓄谋已久’。弗雷迪在机场做搬运工时就已经开始自己创作,即便镜头没有呈现出来,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得到,以他对音乐的狂热,不知私下写了多少自己的原创。
即便他父亲希望他能够有深邃的思想,得体的谈吐,正确的举止,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好男孩,听话的儿子,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追寻的是什么。难得的自我认知,会让脑子时刻保持清醒。
所有看似的机缘巧合成功,不过是黑暗里默默的熬着。
每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方向也是独特的。
不得不说,弗雷迪是很有音乐天赋。
天生长了四颗龅牙,却使他口腔内的空间更大,音域更广,这是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他提议出专辑,却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上更上一层楼;他将歌剧融入到摇滚流行歌曲中,能够突破传统音乐的局限,从而让整个乐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https://img.haomeiwen.com/i3540677/036a1a366dcdebc1.jpg)
人会因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让自己走的路更加坚定。
2
天才大多狂傲。
弗雷迪也是这样。因为一身才华,便学不会谦卑。即便在音乐上,他也被外界的诱惑改变了初心,只有他还不明所以,却不知早已迷失掉自己。
成功带来的还有金钱与声望。
可天下多少人都迷失在这成功制造出来的富丽堂皇的幻境里,从而让自己坠入孤独的泥沼。
他有很大的房子,弗雷迪甚至让自己养的每一只猫都有一间宽大敞亮的房间,只是除了猫陪伴他,再无别人。
为了寻找能够驱赶孤独,他便邀请所有人举行party,可是当人走楼空,从热闹非凡一下又打回到原来的寂寞冷清,心中又是怎样的孤独煎熬?
![](https://img.haomeiwen.com/i3540677/7294be0a7e777994.jpg)
孤独,无可回避。那是人性的灰色区,不可触摸,也不能诉说,唯有自己消化。
没有太多的剧情的冲击,却时时让我为他们捏着汗。我理解弗雷迪的孤独,却不愿他借这样的方式渡过生命的荒芜清凉。
他想成为的从始至终不过就是一个歌者。
站在台上,看到别人听他的歌,被他的歌感染,想跑调都不可能,那时他就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对于未来无所畏惧。这才是他的初心。
弗雷迪想要能在自己孤独的时候随时有人能够宽解他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却很少关心别人的感受,也不关心别人的生活。
弗雷迪的确自行其是。别人看不出他怪异的想法,孤独让他活在自己营造的幸福幻境中,这幻境让他目眩,看不见真相,尽管真相残酷,他依然用幻想的目光凝望虚妄的高度。
从客观角度来看,这是对自我认知一种狭隘的偏见,还有自我的价值判断的偏离。
3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便会一事无成。
一语成谶,自从弗雷迪离开了皇后乐队,弗雷迪一心想要完成第二张自己的专辑,他不仅没有达到自己预期,反而止步不前,美好的动力反倒成了他的牢笼,于是每天醉生梦死。而他所谓的朋友,并非真正的在乎他。
![](https://img.haomeiwen.com/i3540677/8ad5d2d31abf55e8.jpg)
自我认知会让一个人保持清醒,一旦钻进去,便是偏执。
还好,最后弗雷迪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追寻的是什么,在最后“拯救生命”慈善演唱会上他是在用生命演奏,历尽千帆,只为寻回自己最初的灵魂。
电影给我深层次的考虑,我想除了要学会自我认知还要知道如何与自己和解。
达不到的高度不是强迫就可以做到,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从内向外,从外到内多方面解读自己,才能让自己走的每一步都踏实稳健。
任何时候都可以与自己和解,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与短板,知道这世上始终都会有人在默默的爱着你,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正如我,有时间便写一点自己想写的文字,看一点自己想看的书,爱自己想爱的人,挣一些自己可以挣的钱,平淡无奇却细水流长的生活,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敬畏之情。
(微信号:wixdftt3220121,可以了解更多的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