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孔子说:“先拜首后叩头,这种方式突显对宾的恭敬。先叩头后拜首,这种方式是突显孝子的哀思。孝子在三年之丧中的这两种叩拜方式,我赞成后一种。”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终于把他的父母合葬在防地,这时他对弟子们言道:“我听说过这样一种情形,古时的墓地上面并没有堆土成坟的。但现在我孔丘,是个东西南北、四处奔波的人,不能不在墓地上做个标志啊。”于是,他把父母的墓地封上后,又在上面堆积了四尺高的土。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堆积好坟地后,孔子先回去了。他的门人和弟子门还在墓地处照料,而雨越下越大,到了很晚,他们才回去。孔子就问他们:“你们为何回来的这么迟呢?”他们回答说:“防地的墓受雨水坍塌,我们因修墓而晚了。”孔子默默的没有回应。弟子们以为孔子未听见,连续说了三遍,这时,孔子伤心的流着眼泪说:“我听说古人是不在墓地上积土的。”
(自云:思亲之情因积土成坟而来,来有来路,归有归处。叶落归根,从此有了国人两千年的牵系,从此,也有了中华的民族魂。我亦泫泣、潸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