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讲写作:
写作是我能找到的最快速认清自己文化层次的方式,打开一个空荡荡的WORD文档,随便记录一点近期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发现已经写不出来一句像样的人话,这就是最直接的提醒。学会这几招让你不在愁。
01不断制造惊喜
不断制造惊喜,是文字画面感上的。
也就是通过技巧让文字的表达不那么干巴巴,让文字更加生动,充满画面感。比如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联想、移情、映衬、描述细节等等手法。
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车是爸爸的肩膀——中华汽车
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长城葡萄酒
如果你写的文字,你自己看都像吃了黄连一样苦憋的表情,那就不要指望别人看的时候能够津津有味。
最常用的就是比喻手法,让文字更加有想象空间。
比如,在说街道时,他是这么写的 “凹凸不平的街道,像哈密瓜的皱纹一样紧紧贴在地面” 。
在《且听风吟》,他写到:
我们许久许久地缄默不语,只是一味地望着海面望着天空望着船口,晚风掠过海面而拂动草丛,暮色渐渐变成淡淡的夜色,几颗银星开始在船坞上方闪闪眨眼。
还有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的描绘: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后街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
女孩算不得怎么漂亮,衣着也不出众,脑后的头发执着地带有睡觉挤压的痕迹。
年龄也恐怕快三十了。
严格来说,恐怕难以称之为女孩。
然而,相距五十米开外我便一眼看出:对我来说,她是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从看见她的身姿的那一瞬间,
我的胸口便如发生地鸣一般地震颤,口中如沙漠一般干得沙沙作响。
02有规律地完成写作训练
写作,除了多看,多写是必须的。不管是10000小时定律还是100小时定律,都需要时间的累积。
但这些累积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堆积,很多人十年的工作经验,却不过是一个经验用十年而已,时间在累积,却没有多少进步。
我们更需要的是刻意有规律的训练。比如每天要写什么,什么时间写,多少字,每次用什么样的写作方式等等,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练习。就像专业运动员,都不是散养,而是有目的有方法有标准的进行训练。
自己的日常训练:每天清晨起床,用五到六个小时去写作,一定要写满准备的十页纸,每页400字。不管状态好坏,都必须写满十页,且不多写。
03不纠结完美度,先确保进度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觉得写作最难的不是怎么写,而是怎么让他开始写。
写作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我从来不觉得可以一步到位,从头到尾一次写完,交稿。
所以,在想好选题准备好素材开始写作后,不要一边写一边审词度句,精雕细琢,这样写永远写不完。
我就见过很多人,总是一边写一边改,没完没了,都开始写下一段了还在想上一段该怎么改,这样肯定不行,改到最后把自己都改懵逼了,完全写不下去。
建议上次也说过了,写作的第一遍就是把自己想要写的内容、观点、资料素材等等都表达出来,不要想太多,先完成进度从0到1,之后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才是调整逻辑,修改段落,优化用词,让文字更生动,让表达更通畅等等。
写作的方法也是如此,第一遍写作,不纠结完美度,想到什么全都写下来,之后再修改完善。完美主义是写作需求的态度,但不要一开始就被 “完美主义” 拖住写作进度。
大胆创意,小心求证嘛。
04每次修改只专注一个方向
对于刚开始写作的人,“每次修改只专注一个方向” 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什么意思呢?
就是每次修改不要漫无目的,想到哪改哪看到哪改哪,毫无方向性,这样效率很低。之前分享过自己的写作流程——思→列→堆→删→改→问→再次改→再次问→继续精,每一步都有要修改的主要方向。
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第一遍只做删减;第二遍只做增补,给文章增加血肉;第三遍只做语言润色,之后再调整内容的逻辑、节奏等等。
我相信,他的很多文字就是在一次次修改中诞生的: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任何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
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孤独仍不时猛刺我的心。
甚至喝进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带有尖刺刺的长针,手中的书页犹薄薄的剃刀片白亮亮闪着寒光。
在凌晨4时寂静的时刻里,我可以听到孤独之根正一点点伸长的声音。
05只要有人提意见,必会修改
这一点在字面意思上,我个人是不赞同的。虽然说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但如果人人都在提意见,提了意见都必改,那就没有专业之说了,更是会改得一团糟。
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提意见肯定是需要的,没有完美的文章。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提,应该是由目标人群和决策者来提意见,你写给Cosplay人群的文章,不可能由反Cosplay的人群来提意见吧,这是没事找事。
写文章要针对目标人群,同样修改也应该是针对目标人群。虽然村上春树说 “只要别人提出意见的地方,一定会重写”。但你觉得看他稿子提出意见的人会是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吗?
另外,对于修改,不要误会。“一定会重写” 不是完全按照别人提的意见去改,别人提的意见只是给了你一个信号——这个地方可能存在问题。
具体怎么修改还是需要由你去思考,你要通过别人意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意见——照搬修改,写作者需要有自己的观点,观点即态度。观点即爆点。
有时候回过头来想想,好的文章哪里是写出来的,都是一点点改,一点点死磕出来的。
马云之前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写作也一样,很多人就是迷失在,对基本方法,看不上,看不深,做不到,做不久。
恰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处处都是不公平,处处又都是公平的。
不公平在,都是第一次做人,都用同样的方法,村上春树却是犹如传说。
公平在,除了天赋,你可能比他少了一些热爱和执着。
写文案,与自己斗,才其乐无穷!
感谢点赞!
感谢分享!
作者:老街讲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