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论语》主题:“交友之道”
(一)“忠告善导”
【原典】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第十二》
【译文】子贡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若有过错,要真诚相告而委婉劝导,他若不肯听从,就闭口不说以免自取其辱。”
【解析】这是孔子给子贡的建议。孔子在这里提出“忠告而善道之”的前提是朋友犯错了。人难免会犯错,有的错误因于性格,有的错误来自观念偏差,甚至欲望过多。朋友之间很了解,所以才能在有问题的时候提出忠告。
“忠”可以理解为真诚。“忠”本意是忠心,指对自己的心忠实,然后再忠诚地投射到对象身上,包含有真诚的意思。这里说的是,对待朋友犯错,应该真诚地劝告,好好地引导。
“不可则止”意味着我用正道来劝告朋友,但如果对方一意孤行那就无需再劝。因为朋友之间是以道义相交,没有谁一定要听谁的话。毕竟人是会变的,也许碰到荣华富贵他变了,也许碰到艰难险阻他变了,既然“道”不同,有些朋友也就分道扬镳了。
儒家思想把朋友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伦。因为朋友之间是平等的,相处的时候朋友就像镜子一样,所以有一个词叫“诤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两个诤友,这样的好友说话直率,不会给你留情面,但初衷是为我们好。
(二)“以友辅仁”
【原典】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第十二》
【译文】曾子说:“君子以谈文论艺来与朋友相聚,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解析】“以文会友”,这话说得好。交朋友总要有共同点,有事情一起做,有话一块说。朋友之间不能总谈论利益、金钱、生意等等。“文”就是文学、文艺、文化,有人喜欢诗词歌赋,有人喜欢传统文化,有人喜欢琴棋书画,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素养”。
“以友辅仁”,“仁”指的是人生的正路。我们每个人都走在人生路上,但有可能我们会走弯路,需要诤友的指点,与朋友在一起,相互扶持,以友辅仁,一起走上人生的正道。
(三)“益者三友”
【原典】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注释】损:损害。谅:信实。便辟:pián pì,指内无真诚,却惯于修饰外貌,装腔作势。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便佞,pián nìng,花言巧语。
【译文】孔子说:“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友,那是有益的;与装腔作势的人为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友、与巧言善辩的人为友,那是有害的。”
【解析】三种朋友有益。第一种是“友直”。“直”的意思是真诚而正直。朋友之间一定要真诚,不用多说客套话,也不用说假话。你有过失,朋友会告诉你;朋友有过失,你也要真诚坦白地告诉他,并好好引导他。有这样的朋友,你的成长会更为迅速。第二种有益的朋友是“友谅”。“谅”本意是诚信。朋友讲诚信就是好朋友。另外,“谅”也可以理解为体谅,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体谅。第三种有益的朋友是“友多闻”,见闻广博的朋友,讨论学问能帮助你获取知识和智慧。
三种朋友有害。第一种是“便辟”,就是装腔作势;第二种损友是刻意讨好,不够真诚与正直。“善柔”,即善于柔媚、谄媚,阿谀逢承,巴结讨好;第三种损友是巧言善辩,善于夸夸其谈,并无真学问。
我们去分辨益友、损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问自己,我自己属于哪一种?是益友还是损友?想交到好朋友,就应该首先让自己先成为益友,让别人愿意与你交往。
(四)“重情重义”
【原典】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论语·乡党篇第十》
【译文】朋友死亡,没有负责收殓的人,孔子便说:“丧葬由我来料理。”
【解析】孔子看到朋友过世,没人料理后事,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
我们看到一个有情有义、雪中送炭的孔子。他知道这时候帮朋友忙,不会有什么回报,但从道义上,他认为(五)“切切偲偲”
【原典】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注释】偲,sī。切切偲偲,互相责善的样子。怡怡,和顺的样子。
【译文】子路问道:“如何可算为士了?”孔子说:“须有切磋,既能互相批评,又能和睦共处,这样可算为士了。朋友之间,互相切磋,互相指正。兄弟之间,和睦共处。”
应该伸手相助,他就主动承担起来。有句老话“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朋友相处,应该重情重义,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显珍贵。
第二部分 《道德经》学习主题:“自知之明”
【原典】“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注释】知不知:注解家们一般对此句有两种解释。一说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一说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尚矣:“尚”通“上”。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病病:病,毛病、缺点。把病当作病。
【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解析】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而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
有些人只看到事物的表层,便以为洞悉事物的真相,或者一知半解,自以为知,这在求知的态度上,欠缺真诚,属于犯了虚妄的“病”。而有道的人由于他能自觉自省,不断修身并加以改正,时时更新自己,能够恳切的探寻,在不了解一件事情之前,不轻易断言,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做到心智上的真诚。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不知道”,立意亦是如此,人要有自知之明,并诚意的检视自己,以求自我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