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曾经在保险公司工作过的关系,非但没有买保险的习惯,还特别排斥买保险,除了车险之外,就没主动买过保险。
现金价值那一套,看上去挺诱人,可是兼顾了保险功能的保险产品凭什么能比银行理财有更高的收益?说了半天还不是长期限。
动则缴十年二十年的保险产品,咋听之下挺划算,一辈子都不用愁了,可是通货膨胀这么厉害,几十年之后同样数额的钱,搁现在能有多少购买力?
人保险公司这么多精算师,这么多工资要发,难道还能做亏损生意不成?
意外险、重疾险之类的似乎可以考虑一下,倒还真可能关键时刻救急,对于那些长期限的兼顾理财能够的保险产品还是敬而远之吧。
记得大学毕业前一年,在保险公司实习,好在没有坑家里的资源,心态也比较平,利用公司资源能做就做些,做不了就不做,反正也是为了一番体验罢了,唯一完成的一旦还是在师父帮助之下成功的,按照当时的考核办法,客户第一笔缴款一万,我能拿到的佣金是1150元,这确实很诱人,可是这么诱人的佣金下,客户岂不当猴耍?如今花里胡哨的各类产品听了半天,和当年也没多少差别,在知道这些底细之后,我还放得下心去买?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状态渐渐走弱,了解保险是应该的,但是识别也很重要,特别是重疾险。保险公司理赔难,怎么样才能理赔,买的时候说起来很美好,实际操作上各种限制,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保险的原因吧。
当然,保险本来就是一份保障,想着靠保险去赚钱的思路自然是违背保险理念的,保险是补偿,发生事故之后的补偿,保险买的就是一种概率,安全度过最好,出现情况还能有所弥补,这才是购买保险的心态,而我还在纠结于业务员能拿多少佣金,完全以做生意的角度在看待,考虑盈亏赚钱与否,这样的思路可能确实不适合办理保险吧。
后来又想起些什么,去查了下这家保险公司的股东背景,嘿,竟然还是个人控股的民营保险公司,说得再天花乱坠,多少年后这保险公司在不在都不知道,如果砸钱进去,岂不是接盘侠?
钱还在自己银行卡里,这比啥都强,保险嘛,再过几年再说吧,或者仅仅考虑下单纯一点的意外险之类的,我看这还是有些必要的,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产品,就算了吧。
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那些话术,自己曾经没想明白的那些逻辑,现在看来,着实可笑了,好多事情真的只能骗骗一些没什么文化的人,通货膨胀一加成,或者未来不可预见的风险一考量,实在没啥吸引力了,风险、收益、流动性,要看到收益,也要看到风险,更要兼顾流动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