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路遥其人
原名王卫国,1949年出生,1992年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二岁。
他出生在陕西的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家庭,曾在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务农,做过小学教师,当过编辑。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人生》,后改编为电影,现在改编成电视剧。1988年发表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
二,《人生》简介
1979年开始创作《人生》,直到1982年,历时三年才完成一部十四万字的中篇小说,可见,路遥费尽心力。
《人生》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老家农村任民办教师,后来被村支书的儿子顶替,只能成为一个农民。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活十分繁重,没经过锻炼的高加林一度自甘暴弃。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巧珍闯入他的生活,巧珍漂亮善良温柔勤劳且全部身心的投入,点燃高加林内心深处的爱情之火,度过了一段艰苦且幸福的农村生活。
机缘巧合,高加林走后门当了县城的记者,帅气的外貌,卓越的才华,广博的见识,出众的球技,赢得城里姑娘黄亚萍的芳心,并许诺,可以带他到更大的城市,迈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关键的人生十字路口,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把“糟糠之友”巧珍无情抛弃。
走后门东窗事发,黄亚萍独自高飞,高加林被打回农村,而巧珍心灰意冷之下已经嫁了人。高加林可谓是鸡飞蛋打。
作家路遥不想把高加林的结局写得如此不堪,就安排了这样的情节:巧珍去找村支付求情,让高加林再当小学教师。
最后到底如何,只待读者自己联想。
三,高加林的爱情
《人生》的故事背景是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城乡差别迅速扩大。农村生活贫苦,日子艰难,农活繁重,农民眼界狭窄,没知识没文化,而城里——即便是县城,却别有一番天地。高加林人长得帅,才华横溢,也能吃些苦,他渴望跳出农村,到广大城市里大有作为,荣华、声誉、掌声都属于他。本文仅从他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的角度,试图说说《人生》给予我们的一个所思。
孙巧珍没文化,两个人之所以谈起恋爱,事出有因。
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是纯粹的,她爱高加林的帅气,爱他的才华,她奢望一辈子以高加林为中心,绕着他转。她把自己置于一个卑微的境地却无所知却心向往之。
高加林之所“爱”巧珍——如果这也叫爱的话,是因为身处人生低谷,繁重的农活,卑微的身份(农民),不堪的环境(农村),这些都叫他生不如死。这时候,他向来看不上的农村姑娘巧珍对她关心备至,投怀送抱,就像一个流放的王子,一间草棚,几餐农家饭,也是求之不得的。
城里姑娘黄亚萍家境优越,本人又有知识有文化。她和高加林有许多共同语言,可以阳春白雪,可以曲高对和。关键还可以把高加林带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更大的城市,让他更有发展,更加有施展才华的天地,也更加荣华富贵。
两女相权,在高加林的眼里高下立分,取舍自然就有了是她而非她。
然而时事弄人,高加林的奢望并没有得逞,一个检举将他打回原地原型,而直接的后果就是黄亚萍弃他而去。这也正说明高加林的选择何其错也?
高加林回到农村了,孙巧珍虽然已嫁作他人妇,却依然放不下心中于他的挂念,为他的前途——当一个小学老师,继续奔波。
孙巧珍和黄亚萍相比,前者的确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果高家林选择了孙巧珍,那么他们会幸福吗?我想显然他们俩都不会幸福。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共同的理想,他们俩不在一个频道上,尿不在一壶里。如果他俩领了结婚证,那么离婚证一定在前方的道路上等着他俩。
假如高家林没有被检举揭发,黄亚萍自然就不会弃他而去,两个人携手钻进一个更大的城市,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组成一个家庭,那么他俩会幸福吗?我想也不会。黄亚萍的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还有对高加林的征服欲,而高家林恰恰不会甘愿做黄亚萍的附庸,他们俩也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尿不到一壶里。
那么和高加林两情相悦,且白头偕老的爱人在哪里?我想路遥是迷茫的,他没有答案,我亦如是。
写下粗浅的一点看法,也算读过《人生》的一点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