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有故事想要讲出来,都可以向我们投稿:关注我们,在我们的主页查看投稿方式。
作者:苏泱
我生在一个北方的大城市,说起来也算是温室里的花朵。家里不富裕,但也不穷。
我父亲和母亲的家族都很大,说是家族,其实就是人多。
有人说,十八岁步入社会。
我不一样,我十八个月的时候,就步入我们家族这个小“社会”了。
我的父母虽然很普通,但是家庭原因,他们很守规矩,很懂礼仪,慢慢的,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这些“规矩”。
01.
我小时候住在舅舅家,跟舅舅舅妈姥姥姐姐一起生活。
我跟我姐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我活泼开朗,她沉默执拗。
小孩子总是犯错,错是我俩一起犯的,但骂总是姐姐挨。
可能是因为我比较会说话,总能哄大人们笑,但姐姐不会,她一挨骂,就沉默。
可能就是因为不会表达,所以吃了很多亏,从这就开始了,我的夸奖负压之路。
他们开始对姐姐说:“你看看妹妹多机灵,多聪明,就你傻……”这种话,我整整听了十多年,姐姐也听了十多年。
你们能想象到,一直被这种思想灌输着,姐姐会怎么想我,会怎么看我。
她会不会不想跟我一起,会不会讨厌我这个“机灵”的妹妹。
长大后,再听这些话,特别不是滋味。我开始反击,开始顶撞他们:“你们能不能别再这么说了,我哪里有比她好,她哪里不好,你们总是这么说,我们的姐妹情谊都被破坏了。”
我记得当时说的我潸然泪下。这种夸奖我真的不需要,我只想跟姐姐好好的,真的不想再看到他们夸我而骂姐姐时,她压住怨气的眼神了。
我从小就懂得,在外面要乖巧懂事,尊老爱幼,所以,大家聚完餐后,我会自己扫地,帮人家干活,说说长辈们爱听的话。
我的行为被大家看在眼里,几位亲戚就开始夸我:“看这孩子,多懂事,多有眼力见儿,多……”多什么我也记不住了,就是好多夸奖,小时候还很开心,到了大了,才发现这种夸奖简直杀人于无形。
02.
到了青春期,我没有叛逆,还是很乖巧,只是心里的无奈更多了。
我开始不喜欢这些端茶倒水,亲昵老人的活儿了,也不是不想孝顺,就是不想“讨好”了。
但是在他们的夸奖下,“孩子从小就懂事!那么多孩子就她乖,多好的闺女啊……”我不得不继续拿起扫把,拿起碗筷,继续做着我最不喜欢做的事情。
虽然不喜欢,但是我不得不做,并且继续享受这被他们夸奖的“虚荣心”。
去年高考,本来我的压力不大,我在直辖市,竞争并不激烈,对求学也没有很强烈的想法,我想要随遇而安。
可万万没想到,我最后压力的来源,是我的亲戚们。
作为他们口中从小就优秀的孩子,我怎么能考不好呢,怎么能“优秀”呢?
我开始紧张,开始局促。尽管我的爸爸妈妈从未要求什么,他们觉得,只要不给我压力,我就不会有压力。可是殊不知,我的压力,来自于他们身边的亲人。
03.
自从“捧杀”这个词出现,我就很自觉地自我代入。我生怕别人的夸奖,我开始不敢接收这种夸奖。
我开始给自己施加压力,想要变得更优秀,对得起他们对我爸妈说的“就你家孩子最优秀。”
这就像一个无底洞,用压力消磨着我的内心,用“虚荣心”填补被消磨掉得空缺。
我想让我爸妈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个“比别人更优秀的孩子”。
我曾跟我爸妈说,下辈子不想当人了,想当一只牲畜,只用等死,不用理睬其他零碎的事情。我爸妈不理解,小小年纪,当人有什么不好的,活着有什么累的,
但他们不知道,我在跟人交谈的时候,大脑无时无刻不在飞速思考,这句话应不应该说,说了会不会得到夸奖。就是一个小小的家庭聚餐,我每句话都要三思而才说出口,就像官僚场上的交锋,真的好累。
不得不说,某些时候,别人的夸奖,会成为我的动力。我想让自己变优秀,配得起别人的夸奖。
但有时候我也在想,一定是我哪里还不够好,才会觉得接受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等我什么时候真正坦然面对了这些夸奖,会不会就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了。
04.
思凡的想法:
有的夸奖是为了让你持续付出,夸你的人就能持续享受你的服务。
这种捧杀在公司里常见,比如夸你“努力”,“能干”,“无私”,把一切需要付出的品格放在你身上,把你架到一个高度,好让你多干活。
如果你不想付出了,要承受比别人更大的压力。
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也常见,老师总是夸你能干活,能吃苦,然后你就不得不一直干脏活累活。
这样别人就用几句话,换来一个免费劳动力。有的人是无心的,有人却是故意的。
有时候,夸一个人比贬低一个人更残忍,它让你无法反驳,却让你一直很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