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青春
2019年1月1日,开始

2019年1月1日,开始

作者: i梓蒙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11:08 被阅读30次

    努力了好几天,一本《大江东去》还是差一点还没有看完,本来憋着股劲想一鼓作气地看完的,就当过把瘾,不过还是感觉着好象又回到了当初那种废寝忘食地沉浸在书海之中的时候,特别是大学四年和刚毕业不久的那些日子。

    2019年1月1日,开始

    慢慢地又沉淀了心里很多杂乱的念头,按捺下前几日一番豪言壮语之后的思绪万千,冷静而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情况,想要捡回写点什么东西的习惯,其实还是要和自己做点艰苦卓绝的斗争,积习难改,何况有些东西几乎是过去了就过去了。

    从小就喜欢阅读,没有用“看书”这个词,是因为的确当初还真是可能没那么多书。小时候的事记得的并不多,但有些东西真的是刻在骨子里没那么容易淡忘。只要是有字的东西,都是自己眼神留连的目标,不管是家里包酱块的报纸,还是外面各种广告招贴,尤其是年前年后家家户户门外那字体各异又风格类似的对联,至今都能脱口而出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差不多占据大半壁江山。

    当然关于阅读的事情以后可能另外说,而写东西却没那么早成为自己的爱好或特长。虽然小学初中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里读给同学听,也参加过题目类似于《国旗下,我想到…》的作文比赛,但现在想起来,实在是有些惭愧不已,毕竟当时生活苍白,条件匮乏,甚至是根本没有什么生活,即使写点什么也应该是言之无物、生搬硬套的,又没有条件买什么作文选,也没有条件买什么报刊杂志(嗯,当时家里还真有杂志的,《大众电影》,可能也是至今喜欢看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除了有点如饥似渴地看有字的东西,排除掉学校里的课本,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借鉴参考开阔眼界的东西,所以有点怀疑是不是记忆有误,或者老师只是因为我的“成绩优异”、“字迹工整”而树立的模范典型呢。这揣测有点判经离道,希望没有太多歪曲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吧。

    2019年1月1日,开始

    真正开始写点什么,还是进入高中,住校带来的隔绝电视的生活方式,即使当时并没有什么丰富甚至是极度低陋的节目内容,但也偏偏能给更加苍白低陋的生活带来补充,所以也应该理解现在过于丰富的网络信息、视听娱乐对所有人是多么大的诱惑和困扰。

    上学早,高中住校开始那年14岁,我算是个发育晚成熟晚的“高龄少年”,突如其来的自主生活,带来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成长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天广地阔的空间,不是从小见惯的山坡草原、树林长河,也不是白日里无垠的蓝天白云或暗夜里密布的繁星无数,而是心理上的自主自立,是一种一定程度上自已说了算的独立,是一种有机会投入到崭新生活方式氛围的开始。当时最吸引我的是每天的晚自习课,还有每天中午有时间去阅览室里看书的宝贵时间。

    自习课上做完作业,自已支配的时间多起来,看完学习的课程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于是写点什么几乎成了打发时间的唯一法宝,也就是从那个时间写日记成为每日必修课,从最早的言之无物,到慢慢地注意点用词和结构,从最早的完成任务,到慢慢地想写点什么。那时候的阅览室里只有为数不多的期刊,却成为我没到达过的天堂,确确实实可以用遨游书海来形容,从最早得知可以在中午时候去阅览室里看书的通知,一点点激动和探秘一样地进去查探,然后如饥似渴地在里面汲取养分。慢慢地将兴趣转移到了比较单一的几个方面。《辽宁青年》、《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或长或短,或说理或叙述,或真实或虚幻,都一点一点勾起自已心里面的某些东西。于是在日记之外,尝试着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是称之为诗的东西,或者是称之为散文的东西,或者是称之为小说的东西,或者也有可以称之为杂文的东西,或者是某个字眼也能让自已肆意一下,或者某件小事也可以借题发挥。

    2019年1月1日,开始

    其实现在想起来,我那个时候的确如同是井底之蛙一样的目光短浅,象管中窥豹似的不知世界之大,因着从小生活条件的拮据、生活空间的逼仄、生活内容的单一,即便是边远贫困的穷乡僻壤,也都还是有不可避免的阶级之分与贫富差距。但并无意去怜悯当时的自已,也从来没有埋怨任何人,没有憎恨或是嫉妒谁,那个时候的我甚至是都没有机会生出这样的情绪,及至到现在我也一向是习惯满足于自已所拥有的一切。所以,那个时间我是快乐的,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不亦乐乎。当时班级里面有几同学忽然某一天开始神神秘秘地多了些交流,因为当时我是班长,总是会关注到一些细节,然后了解到他们在成立所谓的文学社,要出版校刊之类,带头发起人以及参与者,都是才情较高,文笔较好的同学,简简单单就能够彼此发现,并走近,成为志同道合的“同志”,一定程度上我意有些不屑,还有些清冷之意地继续相信只是写点什么给自已交待。

    回过头来说起阅读,我高中之前一共只拥有过两本书,一本书是攒了许久的硬币加上压岁钱购买的一本的《数学趣味300题》,还有一本是某年过生日时候一位姓郑的好友赠送的《泰戈尔诗集》。写日记等的本子也都是某些时候获得的奖品,至今也记得小学里有一年进行期末表彰,第二名的奖品是一个日记本,我当时就象电影《小鞋子》里面的哥哥一样眼睛冒火一样直视着想要所为己有,却因为取得了第一名只得到一个当时还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塑料泡沫的吸铁石文具盒。所以当自已有条件的时候,就一直非常喜欢买书,买种好看的本子,喜欢把拥有一些书当成给自已心灵的慰藉,把用一个心爱的本子写点什么当成喜悦。

    当写点什么成为自已最大的兴趣爱好,并且有想将它发扬光大的时候,尤其是参加了一次全国某作文竞赛获得了奖项之后,却得到了来自家里的压力,一如中考前忽然就很想当老师,甚至自说自话参加了当时某个中师学校的面试,家长殷切地告诉我还是上高中可以高考的时候再去考师范,这一次却被比较严肃地告知,要专心学习,不要多写那些有用没用的东西,哪怕到了现在我心里都还是有点疙瘩,因为我从始至终也都没有把写点什么当成某种非做不可,或者想以此为主业的想法,只是成长过程当中,总有一个或者几个阶段,需要某种方式去宣泄去排解,需要一点只有自已懂得的方式去寄托和寻找。但那个时候,我还是做了妥协的,特别是到了高三的时候,即便在老师和家长眼中我始终是那个学习不够努力、成绩不够拔尖、有点令人担心的学生,而我只是以自已的方式一步步地前行。

    2019年1月1日,开始

    写得最如痴似狂还要算大学里,比高中时候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不看点什么写点什么都才是真对不起自已。国内外名著长短篇、武侠言情科幻小说、各类期刊以及其他更多科目的涉猎;亲朋好友的书信、各种形式的文体、随手涂抹的图画,不光填满大学四年的时候,也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一种心灵上的简单,却也让自已成长起来。倒是毕业之前,日记慢慢变成周记、月记,到最后变成年记、数年记,尤其是工作之后,可能是因为事情越来越多,工作的繁琐、生活的历练,想的事多,心思杂乱,就不再有心情或是动力去记录点什么,慢慢地有时想写,竟然觉得无从下笔言之无物,想着还有点感慨小时候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地能写出那么多无病呻吟的文字,偶尔翻看起来既觉得新奇又觉得神奇。

    但从来也没有间断过想写点什么的心思,慢慢地想法越来越强烈,一直到前几天想到又是一年马上过去了,“不惑”之后是不是应该给自已一点交待,脑袋里进的水足够多之后,放出话来要每天写多少字,如果较真地想来也就只是个虚数,一直说保留着要写点什么,其实只是申请过之后疏于打理的几个公众号,还有总想重新写起来的日记(现在更流行叫手账),以及总有不少想法的教学轧记,如果真的落实起来还是有不少可观字数的。所以,从今天开始,会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落实起来,当成习惯,当成压力,当成作业,当成给自已人生的一个交待。

    2019年1月1日,开始

    (所用配图是大学里和刚毕业几年内相当喜欢的一种消遣方式,随手画几笔,写几句,曾经大学里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印刷厂花几块钱买到胶粘好并切割好的边角料,全用来打草稿和写写画画,这样的小东西攒了几百张,但从江苏离开的时候都不见了,后来又自已做了几个白纸本子写写画画了一点,送给一个特殊的朋友,再就是几年前闲不住的为数极少的几张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1月1日,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n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