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是一家软件公司的运营,平常996是家常便饭。要说她很忙,却也没有那么忙。平常早上踩点进公司,刷一个早上的新闻,中午吃饭休息休息。下午开始写文案。下班后和同办公室的几个好友去吃顿晚饭,回来已经八点多,到办公室聊会天打个卡回家睡觉。这就是小A稀疏平常的一天。
相信很多朋友在小A的生活中看到了身边同事的影子。木木身在互联网行业的大潮中,也无法避免。木木公司是一个崇尚加班的公司。平常1,3,5是默认加班日。周五如果发一个比较大的版本,那么就默认是周六加班发。即使是没有你的事情,大家都在加班,你也不能不去。那么加班大家都在做什么呢?打包编译,装包卸包,这个过程就需要花去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倘若有没有改好的bug,再来一遍,一天就过去了。长期浸淫在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们要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啊!是的,打包编译,装包卸包,等开发改bug这是做测试无法避免的事情。不仅是测试,开发也是一样,改完bug必须等待漫长的验证过程方能结束。互联网行业,加班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加班拎出来当做是考核的大头指标,真的公平吗?
以木木公司为例,绩效工资是总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而加班时间的比例一般就是最后的绩效分数。那么这种制度下就会衍生这样一群人,白天不做事,临近下班提个bug,晚上加班解决问题,日复一日。加班不仅是加班工资,还可以拉高绩效分数,何乐而不为。
木木对这种制度以及这种人都深恶痛绝。本来可以白天做完的事,为什么要拖到晚上。当高效率遇上无效加班,到底是谁在做事?一个月解决30张问题单,提200个bug,但是不加班的人和一个天天加班,但是只解决了个位数问题单、提了50个bug不到的人,到底谁应该奖励。提出以加班为指标考核的HR们是不是该考虑到底什么样的考核制度才是公平有效的。
上班八小时已经卖给了老板,相信许多人并不愿意再将剩下的可怜时间再被动卖给老板。早点下班,我可以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可以去篮球场痛痛快快的去打一场球,可以欣赏一场音乐会或一部经典的电影,可以陪伴家人,可以阅读一本书……简直是有太多可以。
欢迎大家留言,来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奇葩考核制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