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三点,我去健身房之前,抽出家里书架上的一本健身书,想找几个动作做个参考。
书中开篇的动作简单,后面的动作又太复杂,都不合我意。于是,我放下书本,决定搜索自己的大脑数据库,自己给自己设计动作。
今天的小目标是什么?准备练全身。
目标明确了,配套的训练动作也冒出来了。我的主要动作是:俯卧撑、坐姿夹胸、罗马尼亚硬拉、窄距坐姿划船、高位下拉、壶铃肩推举。
练后,效果如何呢?很舒服,我选了练习胸肩背腿臀的一两个动作。有强度,但没过量。
我喜欢这种去一次健身房,练遍全身的感觉。
当然,这样练也有短板,就是不能给同一部位的肌肉更多刺激。只有多次数大重量的刺激,肌纤维才会变得更粗大。
我的健身小目标就是身体灵活,无伤痛。虽然最后一堂私教课上教练说我可以尝试各种运动动作,但他还建议了我不做固定器械的动作。
在这一点上,我跟他的看法不一样。他年轻气盛,练习时经常会挑战杠铃深蹲等一些大重量,所以后来伤痛也多。
自打他学习了新模式来康复自己和他人,他就对康复他的运动体系坚信不疑。在这个体系里指导老师不建议大家练固定器械。
其实,我是尝到了健身的甜头,所以喜欢力量训练。健身带给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体能增强了,拎东西有劲儿,不发怵爬山了。吃饭香了,睡眠好了。
目前我没有伤痛,或许也与自己放得松,“打酱油”的状态有关。我不冒然尝试大重量,只在低水平的区间重复。
有一句比较符合我当下的状态:进步不明显,不退步就是进步。
继续练下去!周一练了,今天周三也练了。本周保底的次数达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