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开始,理财10践营的吴老湿讲课,给我的印象就是干货满满,因此也让我建立了比较高的心理预期。进入二阶,从第一节大课(讲基金收益的本质)开始,这种听课有收获的感觉就继续加强,直到前天晚上(1003)吴老湿讲的第二课基金的风险篇,这种满足感得到了更高的提升。吴老湿的讲解深入浅出,但是醍醐灌顶!昨天在旅游回程中,认真地学习了一遍,今天一大早在家里拿着笔记本,又复盘了一次,加深了印象。下面,就把这次基金风险篇的重点内容,通过自己输出,再整理一遍:
基础篇:风险的概念
Q1:应对风险的思路是什么?
A1:什么都有风险(现金存银行也有风险:贬值风险),风险是固有的,我们无法规避风险,但却可以借助技术降低风险。
Q2:投入1万元本金买入标的资产,之后,资产价格下跌了1千元,亏损了吗?
A2: 如果卖出了,真的亏损了;如果不卖出,只是浮亏。“浮”——上涨或下跌。
Q3: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波动?
A3: 流动性大致可以理解为:到期偿付债务的能力。债务到期了,需要资金偿还,广义衍生为需要用钱的时候,就是流动性吃紧,相反,不需要用钱的时候,就是流动性宽松。
波动就是上涨和下跌,就是A2中所说的“浮”。
Q4:到底什么是风险?
A4: 当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刚好碰上需要用钱,要变卖资产套现,这时,这个亏损就要实现了。也就是说,当流动性吃紧时,遇上资产价格向下波动,就形成风险(亏损)。因此,风险是由流动性和波动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不可以脱离个人用钱计划,单独看上涨和下跌来谈论风险。
进阶篇:本金风险 & 收益风险
一、本金风险
Q5:本金风险指什么?
A5:本金风险包括投资标的风险和销售平台风险。
Q6:投资标的风险是什么?
A6: 就是投资的这项资产,例如某个基金的买卖,用于申购的资金是否安全等。要避免投资标的风险,就要选择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是第三方托管(见Q7),相对比较安全。银行,蚂蚁财富公开销售的基金,都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建议不要碰,很多都在炒股,而且门槛较高。
Q7:什么是第三方托管?为什么这种模式是安全的?
A7: 在证券市场投资者中,除券商、基金、QFII等投资机构外,一般投资人是不可能在证券交易所中开设自己“专用席位”的,必须利用证券公司提供的交易平台进行证券交易。因此,一般投资人必须在券商处开设交易帐户,投资资金与交易证券都“存放”在证券公司。客观上构成了一般投资者与提供服务者(券商)的“双方”存在。但是,券商既是提供服务者,又是证券交易的直接参与者(券商自己也买卖赚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券商借客户资金与证券“存放”之机,擅自挪用客户资金与证券为自己谋利,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为防止和纠正证券公司在管理客户投资资金时的种种违规行为,证监会对客户投资资金管理作出专门规定,客户投资资金必须由证券公司的开户银行进行“第三方托管”,证券公司从此不能再直接操作客户资金,而是要通过对银行下达买卖指令来操作。
第三方托管模式下,客户投资的资金,既不是基金公司的资产,也不是银行的资产。基金公司和银行的破产倒闭,不会影响到资金的安全性。打个比方,基金公司倒了,就像我们众筹买的那台旅游巴没有了驾驶它的司机,另外换位司机继续开车就好了。
再打个更形象的比方:我们存1万到银行和存1万到银行的保险箱有什么区别?哪个本金更安全?前者是我们把钱借了给银行,以收取利息作为回报,所以要承担风险。所以那笔存款从会计的记账上和法律上就成了银行的一笔资产。当银行破产后,我们那笔存款是要用于清还银行的债务,所以能否拿回来是未知数。而后者,我们存进了保险箱,不属于银行的资产,还是我们自己的,当银行倒闭,也不能把我们保险箱的钱用于还债。我们的资金就相对安全。
Q8:销售平台的安全性如何判断?
A8: 销售平台主要分没有标准普尔评级和有标准普尔评级的平台销售机构。
谈没有标普评级的平台,只能按照基本逻辑来选择,就是选择知名度更大,市场影响力更大的平台进行交易,像我们在用的余额宝和蚂蚁财富,而别选那些3、4线的。例如蚂蚁财富和天天基金,就选蚂蚁财富。
接下来,讲有标普评级的平台。标普评级,具体概念可以百度,这里我们关注的是信用等级,意思是,我存钱给你,你到期履约对我还本付息的能力,这就是履约能力。它的评级由高到低从AAA到D,信用等级越高,履约能力越强,履约风险就越低。前四级即AAA/AA/A/BBB是履约风险低,信誉好的,属于“投资级”,比较安全的,第五级开始信誉较低,是“投机级”。美国国债是AAA最高级,中国工商银行是A-,招商银行是BBB。标普评级是动态更新的,能比较及时地反应平台信用的最新情况。因此,对于有标普评级的平台,我们选择BBB级以上的,就相对比较安全。
二、收益风险
收益风险见下图分类:
★时间分散的延伸——要成为持续的买家!(投资高手的心法)
Q9:谁希望房价涨,谁希望房价跌?
A9: 买家希望房价跌(持有的成本下降);卖家希望房价涨(收割更多利润)。对,就是买家卖家不同的角度。
Q10:为什么要成为持续的买家?
A10:根据挖坑理论,只要你是买家,你就不怕跌,跌了,就能拉低成本,越跌越要买,越跌越是机会。只要有钱,一直买。另外,要分批买,不要一次过买,因为你不知道会跌到什么时候。
问题解决篇:降低风险的方法——做好理财规划(卖出分散)
Q11:理财规划是什么?
A11: 就是规划所有的闲钱和不闲钱。不仅闲钱要规划,不闲的钱(即短期要用的钱)也要合理的规划,即合理配置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
Q12:具体如何进行理财规划?
A12:分两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步: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分类:
闲 钱——短期内不用——投资波动大的资产(股票基金,前提是优质标的)——获得高收益
不闲钱——短期内要用——投资波动小的资产(债券基金)——确保本金安全
第二步:根据未来的用钱计划,按比例配置股基和债基,例如以下三个组合:
举个例子:要为孩子攒教育金,做了中间的一个组合,平衡型:7成股基,3成债基。2两年后,股票基金跌了30%,但这时我要用钱,给孩子读书,怎么办?按需卖。债基波动小,一般做两年不会亏,假设刚好,把债基的30%卖掉就够了,其他的,不要多卖。
另外,应急资金放货币基金(余额宝或现金宝等)。
总结
做好自己的规划,配置好闲钱和不闲钱,成为持续的买家,分批买,让经济危机成为自己弯道超车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