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采访上海某中学的原校长冯洪恩的。冯校长把学生的上课状态分成了四种,他说:一种孩子上课是接受,一种孩子上课时享受,一种孩子上课时难受,一种孩子上课时忍受,我们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同水平的孩子却在同一间教室里实现共同的梦想。他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完成跟他本人20分差距的作业,让他一伸手够不到,但是跳一跳他可以完成。也就是要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网课每天完成同样的作业,跟着同样的课程进度。我们中等水平的学生刚好能够跟上进度,但是水平好的学生接受起来轻松,或者这些内容他们已经会了,而水平低一些的同学却完成起来有难度。
考虑分组
从10月28日开始网课,到今天已经两个周还多了,我和学生可以说是尝过了网课的各种苦,网课隔着屏幕,没有互动感,这是老师最不喜欢的课堂状态;网课批阅作业苦,看到眼睛要瞎;最苦的是天天作业提交总是缺少几位同学,有时候十几个,有时三五个,所以,就想着要想办法提高网课的参与率。
把班级的同学按照平时的情况分成3个大组,每个组大约20人左右,具体是23人,18人,17人。每个组都是学习情况比较接近的。
分组原理及组名
第一大组共有23人,为了激励他们,我给这个组起名为卓越组。当然我是希望这个小组内的成员,个个走向卓越。
第二大组共有我18人,给他们这个组起名为优秀1组,同学都是优秀的。我希望这个组的每个同学都越来越优秀。
第三大组,综合考虑,第三个小组也起名为优秀2组。这个小组的同学在班级居于下等水平,当然也有几个特别差的学生。这个组起名优秀2组,是希望他们把优秀当作一个目标,一种激励。
之所以分成这三个组,并不是想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只是想根据他们的不同水平来定制每天的作业,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每天进步一点。
组员特点
每个小组由于成员水平不一,所以对他们的管理也不一样,这就是因才施教,因人施教。我这是因人布置作业。
卓越组同学都是班级里的名副其实的优秀生,他们课堂接受能力强,课堂基本上都能学会了。这个小组的学习我基本上不用操心,测试时他们成绩相对稳定,在班级里属于上等水平。虽然他们之间也有差异,但总体差别不大。
优秀1组是班级中等水平的学生集合,这部分学生课堂上学习虽不是特别轻松,但是接受起来也能够基本完成任务,再加上写作业课外巩固就差不多了。但是这部分同学特点是学习能完成百分之八十,就算是生字词语本该全部掌握的,也只能掌握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总有那么几个生字掌握不太牢固。
优秀2组的同学有两部分,一小部分是水平中等的学生分到这里几个,这几名同学相当于河里的“鲶鱼”,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如果这个组里都是低水平的学生,这样群里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因为低水平学生基础差,作业完成难度高,学习基本上比较被动。我们班有四个学生每次考试语文总是不及格,特别是一个女生,基本保持20-30分水平。我也试过各种办法,想让她能多学一点是一点。可是,她自制力太差,课堂上总不能保持好的学习状态,走神,说话,磨蹭。
按组布置作业
当然建这个几个组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分层布置作业。也只有这个是最好操作的,能够操作的。我的想法是每天布置一些大家都需要完成的作业,然后在不同的小组里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真正能够在不同层面巩固知识,扎实知识,从而提升能力。就拿11月13日,我在三个组里布置作业来看看:
卓越组:
大家看到了,这是我们班级里最卓越的23位同学。
这个群是四四班优秀学生组。
11月13日本组任务(复习第一单元)
1.第1.2生字,词语觉得会的可以不写,觉得不会的可以写会。不限遍数,如果1遍就会写,就写1遍。写会为止。
第1.2词语表里每个词语的意思并能够用词语造句。拍视频发群里。
2.默写第1课的第4自然段和《浪淘沙》和第2课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第2题。
3.完成一篇课外短文。
4.完成后发群里,并给老师说已完成。我们再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复习旧知识。
一天的任务,自己根据情况完成,向着胜利进军!
优秀1组:
这个群是四四班优秀学生组。
11月13日本组任务(复习第一单元)
1.家长帮助听写第1.2生字,词语每个1遍,达到全部会写,能说出词语表里每个词语的意思并能够用词语造句(听写错误的,把词语画出来,下一轮可以只听写错的)。
2.默写第1课的第4自然段和《浪淘沙》。
3.完成后发群里,并给老师说已完成。我们再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复习旧知识。
向着胜利进军!
优秀2组:
这个群是四四班优秀学生组。
11月13日本组任务(今天开始复习第一单元)
1.家长帮助听写第1.2生字,词语每个1遍,达到全部会写,能说出词语表里每个词语的意思并能够用词语造句(错的在书上圈出来,下次听写只写易错的就可以)。
2.熟练背诵第1课的第3.4自然段,第2课的第4自然段。能够会写更好。
3.完成后发群里,并给老师说已完成。我们再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复习旧知识。
向着胜利进军!
从三组不同的作业可以看出,其实卓越组我是想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他们每天的说写我坚持指出他们需要提升的点,比如关于第6单元中说清楚一件事的方法的运用。
优秀2组,只让他们完成最基础的字词,课文背诵。甚至连课文中心思想和课后习题背诵,我都会考虑在下个周才让他们记忆理解。只能先完成一步,然后再完成下一步。这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调动太难。所以,这个组的同学作业完成我要每天督促,及时督促,还有完不成的就给家长私发信息。
分组的效果如何呢?得等到线下教学复课以后看效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