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春秋我在灯火阑珊处心灵小栈
向管仲借镜,著人格语文——《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原创)

向管仲借镜,著人格语文——《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原创)

作者: 槛内人f | 来源:发表于2017-12-08 22:31 被阅读0次
向管仲借镜,著人格语文——《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原创)

《管仲列传》是《史记》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中的第二篇文章,太史公创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探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那么,今天我们学《史记》到底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作为教者,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依据《史记》的创作初衷,依据《管仲列传》的编者意图,依据语文的四个核心素养即语言感知,审美鉴赏、思维训练、文化传承,依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我拟定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积累重要的文言现象;2、把握管仲的形象特点,分析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感受管鲍深情;3、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体悟文本的现实意义。(二)教学重点:分析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三)教学难点: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体悟文本的现实意义。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重难点,我以专题名称“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理想的人格”为纲,以“管仲的魅力”为课眼,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汉 郑玄《诗谱序》),将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成以下三个层层深入的环节:

一、初读文本、疏通文言,扫清文本理解的语言障碍。

《史记》的文言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能读懂,因此本节课的疏通主要放在课前,课堂上让学生质疑,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并且在解疑的过程中教者适时进行方法指导,如学生在提问“鲍叔终善遇之”的“善”如何理解,我便让他们回忆《鸿门宴》中的“项伯者,素善留侯”的善的意思,他们很轻松答出“与……交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接的是宾语,本文中“善”后面有动词,所以只能作副词“友好”理解,这样的理解方法就是“语法推断法”和“知识迁移法”。再比如,学生理解“令燕修召公之治”的修有困难,我就引导他们读文本,语境中是齐桓公帮助燕国让燕王很感动,管仲趁机让燕国恢复召公时的向周王朝纳贡,所以用“语境法”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解,或者联想相关的成语如“重修旧好”,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成语印证法”是理解古汉语的一种很实用的方法。有了方法,学生就有了理解文言文的抓手,能快速读懂文本。

二、再读文本、深入研究,品读人象,感知魅力。

扫清字词的障碍后,回到导语中的问题“司马迁笔下的管仲魅力在哪里”,让学生自由读文本去揣摩管仲的形象,包括他的性格、才能、品质等,要求他们能结合文中的依据去理解并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给学生三五分钟独立思考继而前后或左右讨论的时间,然后反馈,作为教者,此时的我基本退至一旁,把课堂交给学生,如钱理群先生所言“指导学生阅读,牵着孩子的手把孩子引导到巨匠(经典)身边,而后悄悄地离开,躲在旁边,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文本的解读没有内容先后顺序的限制,学生的解读会更自由。司马迁写管仲有叙事有评论也有借管仲之口直接写管仲。学生对管仲的政治才能比较容易把握,如他懂得因势利导懂得舍得的道理,所举的史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管仲的睿智,他们对一些相关的史实理解有障碍,我在导学案上补充一些史实资料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堂上结合相关的史实做适当的点拨;管仲的民本思想也很突出,学生读文章第三段较为轻松,这样的仁与后来的孔子的仁有相通之处,任何时代“得民心者得天下”都是执政者取得成功的一条定律,睿智的管仲深谙此道。

文本最深情也最难理解的是第二段,这段内容是管仲在鲍叔死后在其墓前感叹自己与他一生的交往,是作者借管仲之口写管仲之丑,照应了课文第一段“常欺鲍叔”,一方面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一方面衬托了鲍叔牙的包容和大度。然而本专题的名称是“理想的人格”且本文又是为管仲作传,为何去写管仲的自私懦弱不顾名节,为何写鲍叔的知人大度包容重情,这里会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于是,在分析这一段时,我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这一段看到了道德上有瑕疵的管仲,编者为何把他放在理想的人格这一专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读文本理解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讨论,让思维走向纵深,他们发现管仲身上所有的不足都影响不了鲍叔牙对他的赏识对他的信任,那是因为鲍叔了解他,困境中的不顾小节是为了保全自己以彰显人生更大的价值,没有以死殉主是因为管仲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即拯救江山匡扶社稷,理解到这一层,学生的思维便打开了,管仲的所有的不好都存在得合情合理,鲍叔的包容大度都显得自然而然。而这一段又是管仲的自述,更可见他具有强烈的自省意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于是那个道德有瑕疵的管仲在读者的眼中也瞬间让人肃然起敬,那个坍塌的灵魂瞬间变得立体高大,凸显了管仲灵魂的高贵。正是这样的高贵赢得了另一个高贵的灵魂,成就了近三千年仍撼动人心的历史佳话。这一切又得力于司马迁的绝妙的表达艺术,排比的手法、朴实的语言、生活的细节强化了管鲍深情,直击读者内心。司马迁为何写得如此感人?让学生进一步揣摩。联系司马迁个人遭遇联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学生可以得出司马迁对这种知己关系的羡慕之情,他自己遭遇宫刑后平日的知己同僚都漠然视之、冷眼旁观,司马迁为完成先人遗愿,只得以生践志,饱受无人知己的寂寞,对比管仲始终有不离不弃包容大度的鲍叔一定是黯然神伤又不觉神往。此外,引导学生又可读出管仲的重情,如达而念旧如孝顺母亲,还可读出管仲的坚持坚韧,这样的人格也是促成他后来成为春秋第一相的重要原因。顺势引导学生探讨管仲成功的另外一个要素:齐桓公的贤明。贤君、知己都是作者渴望的。

最后探讨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重点分析他为何借孔子的评价写自己的揣度。引导学生读第一段的标注评点,孔子高度评价了管仲的仁,而孔子小之主要在于管仲违背了周礼,司马迁认为孔子的意图是管仲不该称霸天下应该以仁统一天下,这哪是贬抑分明是最高的褒奖,可见太史公对管仲之高度赏识。

三、再读文本,体悟文化,探究文本的现实意义。

文章是一篇历史散文,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春秋初年的那段历史,更让读者了解了那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管仲。高中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做到因文悟道,更要做到以文化人。依据这样的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司马迁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一代名相的人格魅力,如果能穿越时光的隧道,让你和管仲面对面,你最想对管仲说什么?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完成了与作者的对话,这个问题又可以让他们完成与管仲的对话,再通过课堂交流表达完成与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学生在品读完管仲其人后,感受到了其人耀眼的魅力,这样的一个人从底层一跃成为社会的最上层,学生对这样的成功之道最感兴趣,他们畅所欲言,有取经有解惑,管仲已经成了他们的偶像。孩子们的回答也折射出了管仲的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光辉。但是,提起中国的文化,我们首先会想到孔孟的儒家、老庄的道家,又是为什么?对比管仲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思想更符合中国文化对个人道德的要求,并且,他们一直强调修身,堪称道德完人。而管仲很少被人提起恐怕是因为他道德上的那些瑕疵。学完课文,学生会懂得瑕不掩瑜。作为教者顺势引导学生:因为瑕疵,让我们觉得他更真实更有血有肉,会觉得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天的我们如果也能像管仲一样懂得在不同环境不同人生阶段都能掌握必须具备的知识培养必须具备的才能和品质,始终聚焦于一个目标,那么,我们一定能活出自我,最大限度地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管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今天,我们仍需向管仲借镜。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教者的精心构思,还需要学生的潜心研学,只有引导学生能真正贴着语言文字走进文本进而感知语言之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智慧进而彰显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引导学生体悟文化进而培养其文化自信……这样的课才是有语文味的课,这样的语文才是真语文。

相关文章

  • 向管仲借镜,著人格语文——《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原创)

    《管仲列传》是《史记》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中的第二篇文章,太史公创作《史记》的目的是...

  • 管仲列传

    智贤不肖无定论,隐忍苟活岂为时。 守利弃节小人行,扬名显贵君子志。 九合诸侯霸桓公,一匡天下治乱世。 鲍叔既识夷吾...

  • 史记•管仲列传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

  • 史记—管鲍之交

    选自《齐太公世家第二》\《管宴列传》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颍上人,又名夷吾。管仲年轻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管仲家境贫寒,...

  • 2019-05-10

    史记·管晏列传第二 一、读《史纪·管仲列传》,每至“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未尝不掩卷慨然。 夫古今贤...

  • 管夷吾与鲍叔牙

    #爱读书的勇哥 《史记—管晏列传(节选)》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

  • 《史记.管晏列传》新读(上)

    《史记.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

  • 评弹历史:春秋篇,展经纶,管仲相齐,遂成春秋五霸之业

    简书 王俊杰猛 展经纶,管仲相齐。 经鲍叔牙的大力推介,齐桓公决定召见管仲,谈话中尽释前嫌,遂向管仲请教图霸之道。...

  • 给别人机会,自己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读《管晏列传》,再一次重温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有了很多新的感触。 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鲍叔牙对待管仲的态度...

  • 读《史记》之管仲列传

    一.人物分析及介绍 史记中关于管仲的记载,并没有大篇幅的介绍管仲如何治国,而是记录了管仲的一些人生轶事,因为司马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管仲借镜,著人格语文——《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by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