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八·四〇】
杭州李堂字允升,不事举业,为人权葠店事。余到杭州,以诗求见,年才弱冠,貌亦温雅。记其《早秋即事》云;“镇日柴扉掩绿阴,久抛双屐罢登临。入秋病鹤惟躭睡,经雨凉蝉欲废吟。拣墨试磨亲得研,焚香闲抚旧修琴。谦师煮茗通三昧,兴好频携短策寻。”佳句如:“雨声初到树,寒气欲侵衣。”“蓣牵花片聚,水啮树根虚。”“冻解空池梅有影,雪铺幽砌月无痕。”皆清雅可诵。
李堂,(?—1831年),字允升,号西斋。清浙江钱塘人,布衣。不事科举,替人管理人参商店,晚年贫无立锥之地。工诗词。有《蓬窗剪烛集》、《梅边笛谱》。
葠,音shēn,《说文》本作“薓”,古同“参”,人参、党参等的总称。《说文》人薓,药草。《本草》一名神草,一名人衔,一名地精。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薓。薓字从𣹰,亦𣹰渐之意。《唐书·地理志》太原府土贡人薓。
双屐,典故,谢生双屐,即“谢公屐”。指南朝·宋·谢灵运(385年—433年)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谢公屐”,亦称“灵运屐”等,亦省称“谢屐”。
躭,读dān,同“耽”。
谦师得茶三昧,茶事典故。苏东坡在元祐四年(1089),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州,当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游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闻此消息,特地自南山赶去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东坡有《送南屏谦师》诗,记其事,诗云:“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鵞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苏东坡在诗前引言中还说:“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另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北宋史家刘攽(1023年—1089年)亦有诗赠谦师,有句云:“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可见谦师得茶三昧早已有名。之后历代诗人常将此典入诗。明韩奕有《白云泉煮茶》:“白云在天不作云,石罅出泉如五乳。追寻能自远师来,题咏初因白公语。山中知味有高禅,采得新芽社雨前,欲试点茶三昧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短策,音duǎn cè。释义:1、短的马鞭。《左传·襄公十七年》:“左师为己短策,苟过华臣之门,必骋。”孔颖达疏:“策,马捶也……必为短策者,私助御者,不欲使人知也。”2、短杖。晋·陆云《逸民赋》:“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3、短的简册。唐·李贺《送沈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4、笨拙的策略。亦用为谦词。唐·韩愈《归彭城》诗:“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蓣,音yù,指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食用。通称山药。
幽砌,指幽静的庭阶。亦称“静砌”。唐·姚合《题刑部马员外修行里南街新居》:“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宋·徐照《访僧居》诗:“静砌生灵药,高林出远郊。”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