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生磕磕绊绊合不太来,其实本质上一类人,幼稚鬼,或者说真性情。他们俩最大的共性在于情绪不稳定,想起一出是一出。
有一对情绪化的父母亲是什么感觉?非常糟心。
小时候不懂事,看见父母每天为一点小事就歇斯底里的吵架或者骂孩子,总以为是因为家中孩子多生活困难父母压力太大脾气才会这样暴躁,长大后我们兄妹都相继工作,家里的经济早就不是问题了,爸爸妈妈依然是这样天天一言不合就开撕,才知道这是他们相处的固定模式,照我妈妈的话来说,就是:你爸批评我我就不服,我就要把他说倒,就不允许他说我一个不字!
一个暴躁的母亲,一个随时都会歇斯底里的母亲(父亲因两次脑梗手术不再发脾气也不再说话),哪怕她事无巨细的爱着她的孩子,孩子在家庭中也感受不到多少幸福。长大后,我们姐妹三人一致声讨父母吵架吵了一辈子是我们小时候的最大心理阴影,母亲却说:从小我没有让你们受一点罪,穿最干净的衣服,吃最热乎的饭!是的,这已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母亲尽她所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养育了,你还能和她追究什么呢?
记得小时候,父母吵架最高潮时的保留节目就是母亲要去寻死,她一会说都是为了我们,不然早就不想活了,一会说不要你们了,都去找你爹吧,一会要去喝农药,我们姐妹经常被吓得瑟瑟发抖,真的担心万一母亲一气之下寻了短见,我们怎么办?那种心里压力和恐惧到三十岁还记得。
我十岁离家读书,到四十岁时因为怀孕爸爸妈妈来到我身边和我一个屋檐下生活,种种生活习惯和语言交流的摩擦,加上老公常年在外工作,单位特殊的工作压力,大龄二胎的身体的疲累,有时候,面对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歇斯底里的发脾气的母亲,那种生无可恋的痛苦感觉无人可以体会。经过六年的磨练,如今面对一言不合就开撕的母女冲突,我再也不会有内疚心理,有时被一大早就咆哮的母亲(因为弄脏了衣服,母亲早上经常要骂一顿脑梗后有点老年痴呆的父亲)吵醒,我竟然可以淡定的不发一言吃早餐,再也不会想着去安慰一下气坏了的老母亲,因为我劝她的话没有任何作用,一个常年委屈自己为老公和孩子付出一切的老母亲,是充满 ling气的,她对外人发不出来,就会形成一个怪像:对老公和孩子事无巨细的付出,但是也事无巨细的控制,事无巨细的随时发飙,引爆点非常低,一句话就可能会情绪激动万分。对外人却春风拂面。她的认知,她的一生辛苦,她的情绪化,做女儿的无力拯救,只能祈祷我老的时候不要像她这样来折磨我的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