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往事----游行踅街

作者: 怣慧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15:42 被阅读276次
    度娘对“游行”语句的解释说,1、行踪无定,到处漫游。如游行四方;2、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如游行示威。

    我想说的是指我们小的时候曾经参与,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游行踅街”。那时候我们仅仅读小学的年纪,算不上“广大群众”,权且对应度娘释义第二个选项“结队上街游行”吧。

    小的时候,除了六一节这专属于儿童们自己的节日举办游行踩街,对于懵懵懂懂的孩童们来说,其余游行活动的参与,实际上不外乎算是集体凑乐的一次活动,甚至仅仅在形式上的参与罢了。举办游行的当日会停课一天,可以不用上课,这点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重点。不过对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游行的重要政治意义,那可是不言而喻的。读小学那几年,由于学校时不时的要组织学生参加游行,印象中当年各小学除了组建“文宣队”,还有腰鼓队、小号队、快板队、钱鼓队、小旗队、鲜花队、红樱枪队等等类项细化的小队。

    记得每次游行开始前,队伍先在学校操场集中整队,由高年级高个子学生“执掌”写有XⅩ小学的大面红旗引领,后面是大幅宣传板紧随其后,而后便是锣鼓“六人组”了,“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哝咚锵”,敲锣打鼓带动阵势。此时,队伍开始向校门外行进,文宣队各组别穿插在各班级分块的队伍中,学生们手举小三角彩纸旗渲染气氛,游行队伍错落有序,浩浩荡荡。

    有重大主题宣传的游行活动,那时学校便会提前通知,让学生统一着装,游行队伍需要整齐划一,以示本次游行的重要程度和意义所在。毕竟各学校队伍一拉出去,是有综合性优劣对比的。记得有一次游行,我们队伍在主街区与其他学校队伍相遇,人家那小号队曲乐吹得好不威风,抢尽了风头气势。那时候,古城有四座小学,我们所在学校是唯一小初合办学校,学生们“爱校为校争光”的自信心荣誉感一时被压制了,用现在流行语说,同学们那可“羡慕嫉妒恨”啊。

    大型游行活动,学生们着装大致标配为:男孩白上衣,把衣摆扎入蓝色的“洋装裤衩”;女孩则统一白色衣服配蓝色裙子。细小的脖子上系着鲜红的红领巾,那时叫“红小兵”,不叫“少先队员”,红领巾代表国旗的一角呢。一般说,只有“文宣队员”才享有化妆的“福利”。游行当天队员们需要提前来到学校集中,穿上少数民族儿童的盛装,由老师象流水线工序一样的,逐个画上眉毛,或眉心点个红圈点,抹个红嘴唇,两边“喙䫌”(脸颊)再染上两个大红“鸡蛋”。

    队伍按顺序由老师分片负责领引,参加游行的同学人手一把“五色小纸旗”,花花绿绿的,煞是整齐好看。鲜花队最为艳丽,一大簇纸花,捧在胸前,按口哨所吹的节拍,队员跳跃脚步,举花挥舞;也有用细碎的彩色纸花绕扎在竹篾条上,由每个队员双手持握弓成弧圈状的扁篾条,行进时动作相对简单,基本上是上下前后举动花环,形成花浪翻卷起伏。

    有一次游行前,学校领导安排布置任务,要求各年级学生第二天参加游行时,要自制自带统一规格的一面小彩旗。放学回家,伙伴们各自找寻纸张浆糊,很多人偷偷从家里的竹扫帚,抽出长短不一的竹篾枝充当小旗杆,待三角旗制成,第二天带到学校由老师统一书写适合游行主题的标语。不过由于小竹旗杆表面是圆型又光滑,粘贴纸旗面不牢靠,游行时小旗一挥一用力,很多同学手里最终也只剩一根小竹条,成了“光杆司令”。此后老师再也没有给学生自制旗子的机会了。

    由于古城街巷交叉宽窄不一,游行的纵队一般分成两人一排,穿大街过小巷“踅街”迂回前行。“踅”用我们海岛话表述,意为迂回绕行。游行队伍以班级年段顺序排列,在负责带队的老师或班干部鼓动下,沿途不时振臂高呼宣传口号,此起彼伏。街巷两边越是人多观望“看闹热”的地段,群情更是激奋,口号吼声喊得是震天响。

    把长布条红色鼓带从右肩处向下披挂,与双面腰鼓斜挎的左腰带连接,再环围在右腰,扎出一个蝴蝶结,这是腰鼓队员的形象。腰鼓队一般都得挑选高年级学生,毕竟是个体力活,单单能否把腰鼓扎好扎紧,就得掌握许多技能技巧。当游行队伍行进到相对宽阔平整的大街,这时腰鼓队便开始上场发挥作用了,队员们摆开架势,脚步“二踏三踢四面转”,一对扎红绸的小鼓槌在队员手中,随红绸缎的飘扬飞舞,击打鼓面,鼓点整齐顿促,“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

    当然,钱鼓队同样不甘示弱,手掌肩膀手肘并用,交叉“拍鼓摇钱”,铁鼓边沿中的五个钱铃颤颤作响……但我感觉最威武神气的,当属由男孩们组成的快板队,他们昂首挺胸,手中两片竹板上下翻折拍打。还记得当年有一小段快板词至今仍记忆犹新:“笃~笃~笃~笃……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声音与竹板合拍,整齐嘹亮。

    游行大多在上午举办,队伍踅完指定的路径返回出发地。快进校门前,引路者扛着大红旗在队伍前疾冲,快速插到操场主席台上,参加游行的学生竭尽全力跟着奔跑到达,游行活动圆满结束。一场游行活动下来,老师同学们都口干舌燥加双腿打颤酸痛,游行当天不下雨是幸运的,但艳阳高照的天气也可怕,最好笑的便是文宣队员们化过妆的脸蛋了,“喙䫌”(脸颊)上的“红鸡蛋”被汗水一泡一抹,糊成了花猫花狗脸。

    各班级小队就地解散,由老师清点人数分别带回班级,此时聪明且有经验的学生早便作鸟兽散了,因为学校往往把下午的课程默认为“自习课”或“班会课”。这对于部分“不思进取”的学生们来说,自习,直白了讲就是自己学习,等同于放假,该干嘛干嘛,自由安排就是了。不过这时候游行活动的激情劲不还没缓过来,意犹未尽吗?根本就刹不住车。一哄而散的孩子们,早就各自捉对子约伙伴,玩各种喜欢的游戏,“疯乐折腾”去了……

    最后一次参加游行活动,印象最深刻。那是在上世纪1978年夏天一个夜晚,大约晚8点左右,大喇叭里播送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全会公告,正在县城中学参加“暑假教师学习班”的教师们喜形于色,夏夜的空气里弥漫着一鼓躁动的气息。学校所在片区临时通知要连夜举行庆祝游行,即刻出发。慌乱中一老师不知从哪里提来了一面缺一边捾绳的大鼓,还没鼓槌。急中生智,折树枝剥下外皮,小刀对切成两段,扯了红布在木棒一头绕挷,成就一对鼓槌。红旗指引,游行开始,两位年轻的老师一左一右提捾鼓绳,拉上我这个“小屁孩”主掌大鼓,擂击前行。老师们说,没有大小锣锵匹配,鼓点出声就是喜悦!这是我小的时候最后一次参加游行。那天晚上,看着大人们发你内心的兴奋劲儿,也让莫衷一是的我跟着激动。而且在第二天,还得到一个大馒头的特别奖励。

    多少年过去了,相关“游”字的活动,那年代里除了游行踅街,孩子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野营植树、祭奠烈士陵园、春游秋游等多项活动;那年代,大人们能够放心同意孩子们结伴到海边踏浪游泳……

    叙经年往事如烟,往事很轻,随故乡海岛的微风,散落于童年的记忆里……

                                  2018/09/10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怣慧:很多当年游行活动衍生的“童歌譬相话”,慢慢的再写写:joy:
      • 陈旭山:你都记得,好记性👍
        陈旭山:@怣慧 你那些文章,早就暴露了年纪了🤓
        怣慧:@陈旭山 教师节,写篇与老师及学校沾边的往事。不过有文中经历的人,一不小心就暴露年纪了。:smile:

      本文标题:古城往事----游行踅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ks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