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文物与不博物馆学班 王禧 18853646635
一个国家的诞生,一段刚强的历史,一部叹为观止的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中国”这个名字,在20世纪中叶,破土而出、直冲云霄,那震彻整片中华大地的声音,飘扬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信念与信仰,让人肃然起敬,感到温暖!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饱经战乱的中国依旧前途未卜。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深刻命题。8月28日,为了最终实现和平民主的建国大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进行和平谈判。”以此为序幕,这部影片讲述了8年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代表赴重庆谈判达成共识,国民党一方面看似结束了一党执政,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另一方面却又单方面挑起内战抨击共产党。在此期间不少民主党派人士受到迫害,于是中共决定采取武装方式对国民党予以反击,许多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人员纷纷倒戈,选择与共产党站在同一边。并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在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上,会议表决通过了具有新中国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以及治国方针等。在这风云变幻的五年建国期间,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一部影片是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存在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予人思考的经典语录以及引人深思的经典对话。《建国大业》不仅写出了历史,还写出了历史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它给予历史中的人应有的尊重、理解,甚至对蒋介石、李宗仁等反面人物,都体现出了对末路英雄的一种悲悯,一种“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概,呈现出健康明朗的国家形象。在这部影片中,我还看到了闻一多先生死于乱枪之中,听到了毛泽东主席分析人地之间的关系,看到了郭本财为了给毛主席拿早餐而牺牲,看到了淮海战役结束之后各个革命元首喝酒唱歌相拥的情景,任粥时与毛主席的对话、孙夫人与毛主席的对话,新中国成立的画面......这些都令我印象深刻。当镜头切换到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时,有谁曾想过这竟会是他最后一次演讲,在这次演讲上,他极力批判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恶行,控诉着其恶劣的行为并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当天晚上,他走在洒满月光的回家途中,突然有一束光照亮他的身影,闻一多先生眯了一下眼睛,朝着灯亮的那方望去,没有任何话语沟通,迎来的却是几声枪声,映入眼帘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胸膛布满了子弹印痕,随后他那象征满满的知识底蕴的眼镜掉落地面,他的生命从此与这个世界告别。看到这我无比心痛,更让我想起影片中的这句经典语录,“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我才明白那时候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人士,他们需要对自己畅所欲言后的“言行”负责,就算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在多数人看来是没错的,但现实正是如此残酷,所有的爱国人士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所呈现出来的伟大是我们理应钦佩的。
《建国大业》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拓展,展现了历史兴亡意识,弘扬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理念,这种对现代历史的体验和反思,在现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有人问毛主席:“为了祖国和平统一,中共尝试过放下武器,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换来的却是大屠杀,这样真的值得吗?”毛主席回答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分开摆放,打烂了一坨,还有一坨嘛。”这句经典语录,我思索了良久,有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即视感,用一个延安来换取全中国,他在分析人和地之间的辩证关系时,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敬佩他的见识与谋略。
“长江以北,再无大战”。这是毛主席在得知淮海战役大获全胜时感叹着所说的话,这句话让我感受到身为国家的领袖人物,其身上所承载的那份责任感的沉重,他们想要看到的是和平、再无战乱的国家,这样百姓也能安居乐业,生活充满幸福和希望。这一感叹让我们看到了胜利来得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少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在当天他们似乎迎来了某种长期以来所积压的身体甚至是心灵的解放,他们举杯欢唱,他们唱歌跳舞,他们相拥在一块,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着、喝着、哭着、笑着......看到这,这是一份触及内心深处的感动,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欢喜,我们看到了他们团结友爱的一面,看到了解放和和平的曙光。
“居安思危”,是这部剧中令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词。中共在会上讨论具体要怎样的国旗和国歌时,毛主席说:“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要记住历史,要强化自己的危机感意识,懂得居安思危,这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是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做到居安思危,其实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也应该做到这样,不能因为既得的荣誉、成绩而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前进途中遇到艰难困苦就不敢向前,贪恋于停留在一个既定的位置。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好心态,精益求精,这样的话,即使面对变故也能够泰然自若。剧中有一个场景,在上海时伴随着一整晚的枪炮声,当宋庆龄早上出门去探看外面情况的时候,士兵们都睡在了大街。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人民,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他们用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时刻保卫着我们的祖国,保护着人民,着实让人感动至极。毛主席说过,“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保持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多换位思考,为别人考虑,要有大局意识,不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所谓建国大业,建的不仅是国家,更是建人心,建爱国情怀。《建国大业》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为什么国民党会惨败,而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那时候刚刚结束抗日战争,共产党领导人为了让人民过上没有战争的日子,主动放弃自己的一块解放区,希望国民党不再开战。然而,国民党并不满足,撕毁了《双十协定》,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发动战争。从这一方面来看,共产党得到了人心,而国民党不得人心,这是国民党失败的一个原因。其次,国民党内部不团结,并且腐败现象严重,他们过着富丽堂皇的生活,而人民却吃不起饭,在后期还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今天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因为共产党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担心的是整个国家和所有百姓的安危,他们有的是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虔诚热情,有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热血沸腾,他们在建设新中国的同时也收获了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便有了更多的群众基础,更有一份爱国情怀贯穿始终。
回顾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的创举,从1949年到现今的2020年,这一路经历71年的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国家已富强,家庭已富足,青年已壮搏。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从一开始的脱离贫穷到解决温饱,奔赴小康的巨人性跨步;从贫困潦倒的农村一角落到崛起蓬勃的城市一片天;从沿海到沿江到沿边,从东部重心到中西部的扶持发展,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提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踊跃度,社会主义才真正在中国这一大国,如一股炽热的时代血液涌动整个中华大地,除弊创新制度的漏洞,愈演愈烈,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林,辉煌耀眼。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是思想观念的革故鼎新,是文化传承的推陈出新,是国家体制的吐故纳新,更是中国这头“雄狮”从醒起来,站起来,强起来的进程性突变。
深感这七十一年的春风化雨,七十一年的砥砺前行,七十一年的呕心沥血,七十一年的夙兴夜寐,这数年的艰难不易,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壮丽的发展史诗,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汗水滋润了干涸的炎黄大地。正是有前人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坚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才终于将心血熔铸成了今日中华民族之林的硕果累累。
作为新一代的新青年,作为新时代的领跑人,我们更要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让这场接力赛继续奔跑下去。生于当今,我更该珍惜当下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看到祖国的日益强大。怀着一颗感恩,敬畏的心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变化,牢牢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一时代的新征程中放飞属于自己正值青春年华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拼搏,奋斗中谱写璀璨的青春华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