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得到例会
2017.06.20得到直播

2017.06.20得到直播

作者: 谢涵涵 | 来源:发表于2017-06-20 23:04 被阅读99次

    周会的流程:

    一、罗胖:会以一本书——《武士道》的解读版为例,告诉大家:

    1、为什么要做“每天听本书”?

    2、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

    3、解读版的生产要点是什么?

    二、脱不花:得到“听书”的生产与计划

    1、解剖一个流程:得到内部是怎么生产每天的“听书”产品的?从一本读不懂、读不动、来不及读的好书,到30分钟听完一本书且有所收获的“听书”产品,这背后是怎样的工作流程?每一本“听书”产品凝聚多少人的智力精华?《每天听本书》背后的团队是怎么组成的?

    2、承诺一个计划:未来一年,得到将会为这个产品的用户投入哪些资源?为什么得到会“下注”《每天听本书》?为了让得到用户享有市场上最优质的阅读服务,得到团队承诺将投入怎样的资源?

    三、阿狮:招兵买马 《每天听本书》团队需要哪些人?这些人有需要具备那些特质? 这个人是不是就是你?来听就知道。

    观看本次直播,用0.01元拿走《武士道》这本听书。

    回答问题1:对已购专栏分组时,后来觉得新建的分组不合适,怎么删除?

    答:在已购页,点击右上角“编辑”,然后选中要删除或修改的分组,即可删除或移动组内已购内容。

    回答问题2:前几天关于提高英语水平的直播,在得到微信公众号里回复什么关键词可以看总结?

    答:那场直播的文字纪要,在《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的订阅内容中更新。还没订阅,您可以在首页搜索《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订阅,每天十分钟,为你汇报全球头条。

    回答问题3:不知怎么关掉

    答:点击屏幕左上角“X”,返回得到首页。

    回答问题4:你好 “得到”app的产品经理 我有关于这个软件的设计和功能更新方面的建议想反馈 最近使用过程中发现许多不便 请问在哪里反馈比较好??

    答:非常感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请您发邮件到iget@luojilab.com,我们会慎重考虑的,再次感谢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回答问题5:小课题是怎么回事?

    答:小课题,是一个独立的通识或方法论课题,你只须花1~10个课时就可以学习与吸收。

    回答问题6:为何不能用苹果商店在得到充值?求指导

    答:十分抱歉因为苹果的充值问题影响了您的正常使用。

    首先解释一下,不是我们有意为之,而是苹果对消费虚拟类商品(书 游戏 各种币)App的规定,不能给使用第三方支付。

    您可以关注公众号“得到”,点击下方的“得到充值”。

    方法:请在微信,右上角加号,添加朋友,公众号搜索“得到”。

    回答问题7:每天听本身栏目不是家里有人购买了,可以分享一家人一起听?这个功能好像没有?我老公分享过来课程听不了

    答:购买了听书年卡的用户,可以在听书和播放的界面,都找到赠送的入口,请见下图。

    回答问题8:知识大通关可以看直播吗

    答:抱歉啊,没有直播。

    直播将在8点开始,请大家安排好时间。

    欢迎来到今天得到周会直播。

    今天的主题是:得到下一个准备大赌大赢的事儿是什么?

    得到有直播功能,我们将近200人,我们用直播开例会。我们也有一个意图,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公司是更大的协作网络,我们在共建产品,我们例会的内容,能跟同事说的就能跟用户说,没有密码。

    今日标题:得到下一个大赌大赢的事情是啥?

    得到的新版本,已提交应用商店审核中。

    新版本,我们做了如下升级:

    「小课题」 -各个领域顶尖高手,用一个小课题带你迅速了解一个领域,包含声音、演讲…优化你跟世界接触的每一面。

    「升级已下载音频、订阅专栏」 -已下载音频,自动根据栏目做分类,增加多种排序,更直观。 -订阅专栏可按月份查看、下载音频,更便捷。 预计本周安卓和苹果手机,都可以升级。

    得到下一步产品的重点,会有一个重要局部的突前,每天听本书会成为我们的重点,我们是有大赌大赢想法的,今天快刀,觉得产品尽善尽美了。

    我们很快会有一个新版本,在每天听本书有一个大的迭代。今晚参加例会的是三位,第一位是脱不花,说说每天听本书概况。接下来是我说,我会提醒同事生产维度和问题。最后是阿狮,她会在我们用户中看谁是我们的协作者。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每天听本书。我和罗胖有分工,我想系统梳理一下,每天的单品背后,我们是如何生产的。

    很多人不知道,像我们订阅专栏作者很辛苦:刘润老师自我管理能力很强,完全没有拖延。刘老师为5分钟商学院,每天要用6小时,我很惊讶,居然是这么长时间,刘老师真的很认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订阅已经非常辛苦了,打开《每天听本书》的流程,我也吓一跳,每天一本的时长25~30分钟之间,生产流程上,要经过203个小时。

    以上是每天听本书年卡的权益。

    我们要放慢1000多本书,我们的选题要经过小组讨论,优先选择豆瓣8分以上的,或是细分领域的权威的书

    其次是出版社推荐,我们跟出版社保持者长期合作。

    以上是4月和5月“每天听本书”的书单。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图书推荐榜单,很多老用户知道,比如未来简史中文1.1才有,但是万维钢老师在10.1就把这本书生产出来了。

    每本书要耗掉2小时以上,才能确认选题。第二部是解读,72小时是净工作时间,是每周1本,有撰稿人独立完成,经历了精读和通读。

    他们之所以能解读这些书,是因为她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像少文老师,在日本文化和法律方面有很多研究,包括成甲老师,他本身自己有一本超级畅销书《好好学习》,他是个创业者,是个挺好的公司老板,他回来给你讲好好学习和职场思考方法有关的书。

    经常我们由用户说,我听了xxx讲了这本书,只有一部分是书里的,就是这样的,我们的撰稿人还要研究这本书的脚注等更广阔的内容,解读者还要搭建知识脉络,构建知识坐标,第四部才是筛选重点和精华,这四部走完,才是一本书的全流程

    很多撰稿人是我们合作的作者,解读人是图书编辑、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大学老师,这个产品会出现很多撰稿人,他们是读书人,他们会成为得到的专职解读着。

    解读之后是写稿子。这份稿子要给到声音表演者,要以一个用户能感受到的方式,来说这本书,这需要至少5-4个小时来完成一篇稿子,就像白居易一样,他们完成稿子会像没读过这本书的人描述一遍,再改进。

    如果你听一个高手讲一本书,甚至比你真的逐字阅读更有收获。

    《每天听本书》的各个主编,他们是半个专家和作者,会来审核稿件,然后提交总编室,总编室分为两部分,审稿子的和订录制的。

    音频生产过剩中的问题交由总编室,是不是清单体、简单逻辑、是不是覆盖了核心观点、有没有知识错误,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都会反复打磨。

    录音,把精品内容变成音频,净耗时2小时,我们的声音表演者也有一个团队,把书的精华转述给大家。每一位声音表演者都是专业的播音演员、配音演员。

    质量检查,校对、文稿、推荐、推荐语、分享语,差不多也要1小时,还有一个外协团队,会交给脑图团队手绘脑图。

    除了音频和文稿我们还有脑图,方便用户收藏和复习,整个过程203小时,这其实是挺伟大的工程。

    每天我们都有很多内容被这样生产,这背后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生产能力,这是创业公司最难的事情,就是能否提供稳定质量的产品能否流程化,每个人其实都是关键人物,他们成为知识生产线的时候,才能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回答问题:用户点书 可否实现

    答:欢迎提交你想看到的书,到iget@luojilab.com,谢谢!

    前两天有一个投资人问我,这两年你们公司最大变化时什么?

    脱不花说:我们彻底转变成了非常朴素的内容公司,虽然过程没有很痛苦,我们跟着用户走了过来。这1年多,这个公司底盘坐在了产品上,进行产品迭代的公司了。

    3年前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会把公司变成产品公司。我们把它实现了,还是很了不起的。

    介绍完了203小时,我还想简单说一下,我们对用户的承诺。我们一定要给用户最有效率的知识产品,《每天听本书》就是向这个方向去的。

    回答问题:每天听本书,订购年费后,一年内的书都可以永久免费阅读吗?如果有的书没看过,在一年之后还能看吗?

    答:付过费后,永久可以听。

    在美国有一家有声书公司,把大量图书变成有声版,朗读这些书。在这上面,每本书的平均时间是7个小时。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对更快的效率和更高的信息密度是有追求的,我们不仅追求知识还追求效率。

    《每天听本书》,因为书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也是没有什么讲究的。一个文艺青年也应该知道什么是量子物理,我们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图谱,通过专业的读书人服务,也许你愿意花时间拓展知识视野

    回答问题:一年是按照自然年度算?还是从当前订购日期为起始点算起?

    答:从购买当日开始后一年时间。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帮助用户拓展知识疆域,就像《权力的游戏》一样,每个大陆不断被点亮。

    《每天听本书》,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本,我们会把最重要的资金+人力去读在上面,市场上最优质的用户,对信息密度的需求,对知识拓展的需求,是存在的。

    回答问题:一年多少费用?

    答:365元一年,1元永久听1本书。

    回答问题:现在购买VIP以前的书能听么?

    答:年卡从购买日开始后1年时间,之前的书,建议先买月包。

    也许《每天听本书》是拓展知识视野的入口,你会钻到新的知识视野中。

    1、我们在每天听本书,会下重注,做到最好。

    2、不管多难,我们都会把控质量,把它做好。

    《每天听本书》也许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不用把知识变成文字,我们会找最有知识的人,把书籍还原成口语。

    言简意赅的说,我们同事还没有听我说过总体愿景和方法论。我要把底牌给大家亮一下,《每天听本书》有一个最可能的误解,以为是缩写。

    回答问题:支付方式能直接用微信付款吗?海外用户付款方式有些麻烦。

    答:十分抱歉因为苹果的充值问题影响了您的正常使用。

    首先解释一下,不是我们有意为之,而是苹果对消费虚拟类商品(书 游戏 各种币)App的规定,不能给使用第三方支付。

    您可以关注公众号“得到”,点击下方的“得到充值”,即可通过微信给自己的得到帐号充值,会自动同步到你的手机。

    感谢支持

    有一家注册在瑞士的公司,也是节略版的生产者。但是我们不是,我们是完全的两回事。

    我们生产每天听本书,有两个重点。

    1、我们要从文字语言,回到自然语言,重新生产知识的交付,这是最大的核心。

    人要学会阅读,这是一个要经过艰难训练的过程。从认字到阅读,很难。

    整个欧洲才3万本书,阅读在人类历史是很短时间。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是很长的时间。

    回答问题:买了一年,但是想听以前讲过的书,只能4.99元/本 买吗?有没有什么打包价之类的方式可以拥有?

    答:可以在每天听本书页面,买月包,比较划算。

    口语,最伟大的地方(他不是动物的鸣叫)是它有一种抽象能力。

    回答问题:请问得到每天都会有直播吗?

    答:每周二,如果是工作日,得到例会都会直播。

    口语可以把认知抛来抛去,而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过去1万年来,绝大部分时间,我们传递知识使用自然语言,文字是几千年的时间。自然语言的核心,和文字是不同的。

    文字是自我表达的方式,比如《物演通论》,很多人看不懂的。但是,口语强调交付。目的是你明白了,你还能跟其他人讲。

    你读完一本书,可能觉得不错,把书合上,很多人是说不出来,这本书说了什么。但是,另一个人讲了段子,你也能要以不漏的说出来,这是转述。不是缩写。

    转述是指我把书合上,在我的认知中留下的东西,我讲给你听,我注重的是你听完之后能和别人做出的信息表达。

    回答问题:今天买了年卡那4月5月的书就听不了了是吗?只能听之后一年的对吗?

    答:对的,之前的可以买月卡,比较划算。

    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越来越贴近用户。我们是想提高用户的知识效率,口语的传播效率是极高的。

    《格萨尔王传》,民间的艺人纯粹靠口口相传,能把他传播下来。我们能让记忆力理解力专注力留下来,《每天听本书》不是浓缩我们是换一种介质,给了用户认知升级的载体。

    生产这个产品过程,最最忌讳,完全复制全书结构。里德里在《基因组》中,玩了一个花活,使得你读的时候妙趣横生。但是我们的撰稿人,就处理的很好。

    “每天听本书”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张脑图。

    埃隆马斯克搞脑机,你要推得极其细,这件事是不是技术上可能,再来用宏景看这件事,是不是很伟大。

    回答问题:包月多钱

    答:听书月卡36元

    这件事不是跪在书的脚下,《每天听本书》要包含对书的俯视,人类文明以书的方式留下来,但是人类文明是层累结构,这个知识被生产出来,但是又很快会发展。

    我们《每天听本书》要俯视书,还原到他在人类层累中的位置。

    我们听书团队生产的水平和层次有五层,现在绝大部分书还在第四层,第五层的书很少。

    第一层就是技术工人,把一本书读完,精华挑出来。

    第二层是资深技工,准确完成书的原意。

    第三层,工匠,是能从读者角度出发。

    第四层是专家,还原这本书在认知地图的位置。

    如果不还原到原始坐标,很多书你数看不懂的,《老子》这本书,道德经的时候没有大众阅读的概念,不像现在,是为了发行。

    《老子》中很多内容的对话对象都是统治者,不是大众。我们每天听本书有一本《武士道》你觉得年卡太贵的话,你可以买一本原价4.99元的《武士道》,撰稿人少文是大神级别的人。

    《武士道》这本书,是有问题的,虽然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是这本书是日本人想要证明自己的初衷写得。

    直播结束后,可以到得到app首页,0.1元购买体验听书《武士刀》。

    《武士道》是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精神源泉。少文老师处理的很好,跳出了这本书,还原到知识地图中。

    回答问题:没有录像吧?

    答:直播没有回放,请关注[得到]微信公众号,会后回复“例会”获得例会纪要。方法:请在微信,右上角加号,添加朋友,公众号搜索“得到”,回复例会。

    有一本著名的《菊与刀》你要知道,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没去过日本,他是接受美国军方的委托才写的。

    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做Pro版,我们要在1~2年内,成为最大的版权库。1年后3千本,把经典作品涵盖,包括著名的文学名著。

    3000本的概念,还要不断迭代。如果用户对某一个版本提出了质疑,我们会迭代升级Pro版,下半年或加入Pro版,以更为独特的角度,解读书。

    交付给用户一个最终经得起适量审查标准检验的产品,是我们的责任,浪费时间是我们的罪过。

    现在我们是每天2本,很快我们要迭代到每天3本。

    我们之所以敢宣布这个计划,是因为我们不是某一个人达到某个水平,而是,我们形成了企业级别的能力,我们团队放大了罗辑思维4年的能力。我们要把最牛的读书人圈到圈子来,我们要提高产能。

    如果你觉得,自己想加入得到,想加入每天听本书团队,请保存以上二维码,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识别。

    支持阿狮,购买每天听本书年卡,一年365本,保存上面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识别。

    因为新的时代到了,有新的技术。每有新技术,知识瑰宝都要对重新生产一遍,时代变化我们要迎头直上。

    我自己和每一个人都把这封信作为承诺,这件事会让我觉得,每一本书都被老旧知识瑰宝擦亮,我们在做的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如果你有兴趣加入,且符合阿狮所说的条件,想加入每天听本书团队,请保存以上二维码,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识别。

    我们需要的是,哲学、心理学等等书,因为一是本身生产很耗时,二来是人很难找。

    如果你不会被原来结构限制住,对口语写作尝试过,把20万的书,缩到6000字左右,爱好读书,能够拆书,配合度高的用户,需要你的联系方式,我们会联系你。

    2、我们需要大量主编,最好是以前在传统出版社工作过,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有报选题的能力,能写出合格的稿子,能把作者的问题指出,能入总编室的眼,沟通界面要良好,作为主编要协助作者,还要总编室和运营同事有好的沟通界面,帮助作者成长。

    要对作者赋能,打磨每一篇要上线的说书稿件,我们不设预算限制,如果你愿意尝试新的载体模式,欢迎找到我们,我们一定会对得起你的付出。

    回答问题:我已经买到7月份的听书了,那年卡怎么算呢

    答:如果买了月卡,从7月结束后,开始计算年卡的时间,从今年8月到明年7月结束。

    欢迎大学生尝试流程岗位,定排期、校对,你要管理运营,脑图,又很细心,很有责任心,该罚罚,该奖奖,流程主编要催活,要沟通能力强,完成多方协调工作

    真正优秀的人,我们还是有能力把你变得更优秀的。

    优秀的人会自我设定目标并自我迭代,很多公司会给你很多虚幻的承诺,作为管理者,我觉得选对人比培养人重要。

    我觉得我们还是挺酷的,你掉队你离开,你牛逼你自由。

    希望我们这一轮,都能成为有心人,先做功课,再做决定。

    通报一个好消息,“得到”又有一款产品全新升级了——原来的《商业史精读》。

    升级之处:

    1. 名字——《张潇雨·商业经典案例课》,口号——赢家的方法;

    2. 内容上的重大迭代:之前以商业故事为主,理论与实践为辅,升级之后,会以商业经典理论为主,以顶尖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为主,以帮你在商业学习中重塑自我为主。也就是说,以后,案例只是载体,通过一个个载体,他会把背后的原理、方法、洞察讲给你,再带你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为什么要做这次改版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想让你赢。成为强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跟强者同行。这个专栏当中提到的200多个案例,全部都是世界顶级公司的案例。张潇雨就是想带你站在最强者的身边,让你眼睁睁看着强者是怎么赢的,然后把他们的方法都学到手。

    除了音频和文稿我们还有脑图,方便用户收藏和复习,整个过程203小时,这其实是挺伟大的工程。

    每天我们都有很多内容被这样生产,这背后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生产能力,这是创业公司最难的事情,就是能否提供稳定质量的产品能否流程化,每个人其实都是关键人物,他们成为知识生产线的时候,才能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前两天有一个投资人问我,这两年你们公司最大变化是什么?

    脱不花说:我们彻底转变成了非常朴素的内容公司,虽然过程没有很痛苦,我们跟着用户走了过来。这1年多,这个公司底盘坐在了产品上,进行产品迭代的公司了。

    3年前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会把公司变成产品公司。我们把它实现了,还是很了不起的。

    介绍完了203小时,我还想简单说一下,我们对用户的承诺。我们一定要给用户最有效率的知识产品,《每天听本书》就是想这个方向去的。

    在美国有一家有声书公司,把大量图书变成有声版,朗读这些书。在这上面,每本书的平均时间是7个小时。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对更快的效率和更高的信息密度是有追求的,我们不仅追求知识还追求效率。

    《每天听本书》,因为书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也是没有什么讲究的。一个文艺青年也应该知道什么是量子物理,我们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图谱,通过专业的读书人服务,也许你愿意花时间拓展知识视野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帮助用户拓展知识疆域,就像《权力的游戏》一样,每个大陆不断被点亮。

    《每天听本书》,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本,我们会把最重要的资金+人力去读在上面,市场上最优质的用户,对信息密度的需求,对知识拓展的需求,是存在的。

    《每天听本书》也许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不用把知识变成文字,我们会找最有知识的人,把书籍还原成口语。

    言简意赅的说,我们同事还没有听我说过总体愿景和方法论。我要把底牌给大家亮一下,《每天听本书》有一个最可能的误解,以为是缩写。

    有一家注册在瑞士的公司,也是节略版的生产者。但是我们不是,我们是完全的两回事。

    我们生产每天听本书,有两个重点。

    1、我们要从文字语言,回到自然语言,重新生产知识的交付,这是最大的核心。

    人要学会阅读,这是一个要经过艰难训练的过程。从认字到阅读,很难。

    整个欧洲才3万本书,阅读在人类历史是很短时间。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是很长的时间。

    口语,最伟大的地方(他不是动物的鸣叫)是它有一种抽象能力。

    回答问题:请问得到每天都会有直播吗?

    答:每周二,如果是工作日,得到例会都会直播。

    口语可以把认知抛来抛去,而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过去1万年来,绝大部分时间,我们传递知识使用自然语言,文字是几千年的时间。自然语言的核心,和文字是不同的。

    文字是自我表达的方式,比如《物演通论》,很多人看不懂的。但是,口语强调交付。目的是你明白了,你还能跟其他人讲。

    你读完一本书,可能觉得不错,把书合上,很多人是说不出来,这本书说了什么。但是,另一个人讲了段子,你也能要以不漏的说出来,这是转述。不是缩写。

    转述是指我把书合上,在我的认知中留下的东西,我讲给你听,我注重的是你听完之后能和别人做出的信息表达。

    回答问题:今天买了年卡那4月5月的书就听不了了是吗?只能听之后一年的对吗?

    答:对的,之前的可以买月卡,比较划算。

    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越来越贴近用户。我们是想提高用户的知识效率,口语的传播效率是极高的。

    《格萨尔王传》,民间的艺人纯粹靠口口相传,能把他传播下来。我们能让记忆力理解力专注力留下来,《每天听本书》不是浓缩我们是换一种介质,给了用户认知升级的载体。

    生产这个产品过程,最最忌讳,完全复制全书结构。里德里在《基因组》中,玩了一个花活,使得你读的时候妙趣横生。但是我们的撰稿人,就处理的很好。

    “每天听本书”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张脑图。

    埃隆马斯克搞脑机,你要推得极其细,这件事是不是技术上可能,再来用宏景看这件事,是不是很伟大。

    这件事不是跪在书的脚下,《每天听本书》要包含对书的俯视,人类文明以书的方式留下来,但是人类文明是层累结构,这个知识被生产出来,但是又很快会发展。

    我们《每天听本书》要俯视书,还原到他在人类层累中的位置。

    我们听书团队生产的水平和层次有五层,现在绝大部分书还在第四层,第五层的书很少。

    第一层就是技术工人,把一本书读完,精华挑出来。

    第二层是资深技工,准确完成书的原意。

    第三层,工匠,是能从读者角度出发。

    第四层是专家,还原这本书在认知地图的位置。

    如果不还原到原始坐标,很多书你数看不懂的,《老子》这本书,道德经的时候没有大众阅读的概念,不像现在,是为了发行。

    《老子》中很多内容的对话对象都是统治者,不是大众。我们每天听本书有一本《武士道》你觉得年卡太贵的话,你可以买一本原价4.99元的《武士道》,撰稿人少文是大神级别的人。

    《武士道》这本书,是有问题的,虽然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是这本书是日本人想要证明自己的初衷写得。

    《武士道》是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精神源泉。少文老师处理的很好,跳出了这本书,还原到知识地图中。

    有一本著名的《菊与刀》你要知道,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没去过日本,他是接受美国军方的委托才写的。

    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做Pro版,我们要在1~2年内,成为最大的版权库。1年后3千本,把经典作品涵盖,包括著名的文学名著。

    3000本的概念,还要不断迭代。如果用户对某一个版本提出了质疑,我们会迭代升级Pro版,下半年或加入Pro版,以更为独特的角度,解读书。

    交付给用户一个最终经得起适量审查标准检验的产品,是我们的责任,浪费时间是我们的罪过。

    现在我们是每天2本,很快我们要迭代到每天3本。

    我们之所以敢宣布这个计划,是因为我们不是某一个人达到某个水平,而是,我们形成了企业级别的能力,我们团队放大了罗辑思维4年的能力。我们要把最牛的读书人圈到圈子来,我们要提高产能。

    因为新的时代到了,有新的技术。每有新技术,知识瑰宝都要对重新生产一遍,时代变化我们要迎头直上。

    我自己和每一个人都把这封信作为承诺,这件事会让我觉得,每一本书都被老旧知识瑰宝擦亮,我们在做的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如果你有兴趣加入,且符合阿狮所说的条件,想加入每天听本书团队,请保存以上二维码,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识别。

    我们需要的是,哲学、心理学等等书,因为一是本身生产很耗时,二来是人很难找。

    如果你不会被原来结构限制住,对口语写作尝试过,把20万的书,缩到6000字左右,爱好读书,能够拆书,配合度高的用户,需要你的联系方式,我们会联系你。

    2、我们需要大量主编,最好是以前在传统出版社工作过,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有报选题的能力,能写出合格的稿子,能把作者的问题指出,能入总编室的眼,沟通界面要良好,作为主编要协助作者,还要总编室和运营同事有好的沟通界面,帮助作者成长。

    要对作者赋能,打磨每一篇要上线的说书稿件,我们不设预算限制,如果你愿意尝试新的载体模式,欢迎找到我们,我们一定会对得起你的付出。

    回答问题:我已经买到7月份的听书了,那年卡怎么算呢

    答:如果买了月卡,从7月结束后,开始计算年卡的时间,从今年8月到明年7月结束。

    欢迎大学生尝试流程岗位,定排期、校对,你要管理运营,脑图,又很细心,很有责任心,该罚罚,该奖奖,流程主编要催活,要沟通能力强,完成多方协调工作

    真正优秀的人,我们还是有能力把你变得更优秀的。

    优秀的人会自我设定目标并自我迭代,很多公司会给你很多虚幻的承诺,作为管理者,我觉得选对人比培养人重要。

    我觉得我们还是挺酷的,你掉队你离开,你牛逼你自由。

    希望我们这一轮,都能成为有心人,先做功课,再做决定。

    通报一个好消息,“得到”又有一款产品全新升级了——原来的《商业史精读》。

    升级之处:

    1. 名字——《张潇雨·商业经典案例课》,口号——赢家的方法;

    2. 内容上的重大迭代:之前以商业故事为主,理论与实践为辅,升级之后,会以商业经典理论为主,以顶尖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为主,以帮你在商业学习中重塑自我为主。也就是说,以后,案例只是载体,通过一个个载体,他会把背后的原理、方法、洞察讲给你,再带你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为什么要做这次改版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想让你赢。成为强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跟强者同行。这个专栏当中提到的200多个案例,全部都是世界顶级公司的案例。张潇雨就是想带你站在最强者的身边,让你眼睁睁看着强者是怎么赢的,然后把他们的方法都学到手。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专栏的用户太优秀了,我们一致认为你们值得更好的内容。

    在做这个专栏的过程中,张潇雨老师就经常跟我们说:咱们的用户质量太高了,触类旁通的能力太强了。比如,讲到迪士尼,就有迪士尼乐园的员工留言,总结了迪士尼员工的工作的四大关键要素(安全、礼仪、演出、效率),并且把具体内容都分享给了其他的用户;再比如,这周专栏主要讲的案例是Netflix这家公司,当讲到Netflix是如何打败巨头完成逆袭的时候,就有用户说,这不是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有异曲同工之妙吗?都是巨头逼得小公司奋起直追。当年百事可乐求着可口可乐收购,被可口嫌弃,结果百事可乐只能殊死一搏,如今成为了可口可乐的最大对手。至于Netflix是怎么回事,如何做到的颠覆大公司,一句两句说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去这周的专栏里看最好。

    除了升级内容,还给优秀的用户们准备了一个回馈——增加一个月的内容更新。也就是说,现在订阅《张潇雨·商业经典案例课》,一共能看13个月的内容。

    如果你想学习强者的成功之道,点击屏幕右下角订阅。

    张潇雨老师的商业史精读,这个产品干货满满,但用户是有误会的,我们不是“史”为主。史全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是经典案例课。

    很多正确或是错误的决策,张潇雨老师都会讲到,帮助每个人在商业学习中,重塑自我。

    商业已经深入影响到我们的每一个瞬间和片段中,我们认识的世界,本质上是有各种各样的商业世界创造的,了解这些案例,其实非常重要,推荐大家感受这些重大干货。

    7月15日,在上海,得到4位订阅专栏10万+的老师:

    李笑来、薛兆丰、刘润、万维钢(因万老师在美国不便回国,本次课程由万老师撰稿,罗胖现场代为转述)

    将举办一场线下大课,将理论与日常认知难点勾连,帮你打通认知障碍,实现知识大通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nickName2:我于2017.05.21花了365元购买“得到app”的每天听一本书VIP年卡服务,其中有一项功能是可以分享给一个朋友一起听。大约是在8-9月份左右的时候,这个已经付过费的功能被应用提供者擅自取消了。主动联系客服之后石沉大海,将近两个月毫无音信,再次联系客服得到的答复就是等。面对这样的文化流氓,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这种预售卡类的消费,国家是否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规范?同时劝告各位购买年费产品的时候,得到可能会随时终止服务。

      本文标题:2017.06.20得到直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oa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