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六,有些感冒的我头重脚轻,睡了一觉醒来,拿起手机就看见一位妈妈给我发来的一条信息:
龙老师,打扰了。遇到了一个困惑想请教您。刚带孩子下去小区广场玩平衡车,有一个认识的比他大三个月的小朋友溜溜车篓子里放了小的搅拌车,他很想去玩,我鼓励他自己去借,但是那个小朋友不愿意,我家小孩没拿到就开始哭,我安慰他让他回家接自己的搅拌车,后面小孩的妈妈又把小玩具借给了他。
玩的途中,小玩具又被小朋友拿走了,我家孩子望着我又只能跪地上哭,那个小孩故意给玩具给我孩子,等我家要去接,又狡猾的拿走了,并且这样做了两次,我本以为我家孩子会把玩具拿过来,结果他就只能弱弱的跪在原地哭,当时看到那一幕作为妈妈好心疼,但是我又希望他自己能尝试着处理社交问题,并且这个玩具本就不是他的,所以我就没有介入。
最后我让孩子自己站起来,他跑向我,我给了他一个拥抱,却不知道要和孩子说什么。到现在一直在回想那个场景,有点懊恼当时没过去帮他一下。感觉我家孩子是不是太老实了?还有遇到事情都是依赖大人?近一年我都是上班,只能下班和他相处,所以对他现在的引导突然很迷茫。
2
看到她这则消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龙小时候也遇到这种情况,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想玩。我鼓励他去向小朋友借,他怯怯地走向对方,真诚地跟对方说:“你能把这个玩具借我玩一会儿吗?”却遭到了对方的无情拒绝,他那一脸受伤的神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他也曾向我求助,我只能蹲下来给他一个拥抱说:“那个玩具是小朋友的,他可以借给你玩,也可以不借给你玩,就像你自己的玩具一样,你可以借给别人玩,也可以不借给别人玩。你看你不想借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时,妈妈没有强迫你,而是尊重你的意愿,是不是?”
“是!”
“所以,我们也要尊重小朋友的意愿,不能强迫他,更不能夺人所爱。”经我这么一说,小龙慢慢释然了,不再为借不到玩具而伤心难过。
不过,有了这样的经历,我跟小龙都吸取了教训。我特意放一两个玩具在包里,遇到小朋友玩玩具时,就把玩具拿给他,如果他想玩别人的玩具,就鼓励他去交换。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引导,小龙不仅学会了跟小朋友交换玩具玩,还学会了先跟别人交朋友。记得有一次,奶奶带小龙去二姑家玩,在楼下遇到一个玩高铁的小朋友。
见人家蹲在那里玩,他轻轻地走了过去很友好地问道:“你这个玩具在哪里买的?”
小朋友回答说:“我妈妈在网上给我买的。”
“我妈妈也经常给我在网上买玩具,我家也有高铁。不过,我今天来我二姑家了,我没带来,你能借给我玩一会儿吗?”
小朋友头也不抬地回答说:“不行!”
“你借给我玩,我下次带多多的玩具给你玩。我家有恐龙,有奥特曼,还有消防车呢!”
两个小朋友叽哩咕噜一阵后,就一起玩起了那个高铁。
奶奶回家后,把小龙跟小朋友借玩具的情景原本地告诉我,还不忘带一句:“这孩子真能说,还就把人家的玩具骗来玩了。”
我回答说:“人家是友好沟通,怎么能说是骗呢?”
“嗯嗯,是友好沟通。”
听完婆婆这一席话,我对小龙的社交能力感到很欣慰,也很庆幸自己从小放手让他去经历,让他去交往,没有做过多的干涉。
3
于是,我用语音回道:“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也都会感到伤心难过。不过,这正是孩子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时机。所以,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得接纳别人不给你玩玩具的事实,因为那是别人的玩具。我家孩子那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就告诉他,那是别人的玩具,人家可以借给你玩,你也可以不借给你玩,就像你自己的玩具一样,你可以借给别人玩,也可以不借给别人玩。我们要尊重小朋友的意愿。当他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就没释然了。
“不过,在孩子出门时,记得给孩子带一两个玩具。当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可以鼓励他去跟别人交换,这比借玩具容易多了。因为对方也可能正好对这个玩具感兴趣。这样就可以通过玩具与对方交朋友。这样,孩子现在受点委屈,当他懂得怎么跟小朋友沟通交流时,你那时就省心了。”
回答了这位妈妈,我总感觉还没有说完,所以,今天又特意写出这篇文章来。当孩子一岁半以后,随着自我意识发展,他慢慢意识到妈妈是自己的,玩具也是自己的。所以,很多孩子都会拒绝把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
而且对1-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也无法理解借的意思,并不知道借只是给对方玩一会儿,还可以要回来。所以,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把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
而2-6岁的孩子又处于自我中心意识期,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你,我,他”的意思,更不懂“你的,我的,他的”的意思,总觉得自己的玩具是自己的,别人的玩具也是自己的。所以,对于想玩别人玩具的孩子来说,他觉得别人就应该把玩具给他玩,不给他玩,他就哭。
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如果心疼孩子,去劝说小朋友给自家孩子玩,或者强制性地拿人家玩具,那么自家孩子就会觉得玩别人的玩具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会出现抢别人玩具的行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引导孩子分清玩具是别人的,要去接纳小朋友可以不给你玩这件事,而不是心疼孩子的哭闹。当孩子接纳别人可以不借给自己玩以后,他心理就释然了,也就不会再哭闹。
4
那么父母怎么帮助孩子面对别人不给孩子玩玩具的情绪呢?我根据我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大家参考:
帮助孩子区分
“你,我,他”
在孩子一岁半以后,他的自我意识开萌芽,会把自己的称呼“宝宝”转变成“我”,在这个时期,父母可以在生活引导并强化“我”的概念。比如,当宝宝说:“我妈妈。”妈妈也可以说引导说:“我儿子”。随着进一步引导说:“你是我的儿子。他是你的爸爸。”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区分“你,我,他”的区别。
与此同时,妈妈在宝宝穿衣服时,拿出爸爸妈妈宝宝的衣服说:“这小的衣服是你的,这是我的,这是爸爸的。爸爸的衣服最大,你的衣服最小。爸爸不能穿你的衣服,因为你的衣服太小了。”
在生活中通过这样的对话,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帮助孩子建立起物体归属感,让他慢慢懂得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东西并不是共同体,而是一种独立的存在。
父母做好这种准备工作,那么对后面给孩子讲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就容易得多。因为他已经理解了“你的,我的,他的”的意思
明确玩具的归属权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时,他的物权意识也随之发展。所以,当孩子要玩别人的玩具时,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那是别人的玩具,他可以给你玩,也可以不给你玩。”
当然,父母在这样尊重别的小朋友的意愿时,自己要先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当孩子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时,妈妈不要强迫他,而要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你自己决定。”
如果别的小朋友来找你,表示要玩自家孩子的玩具时,你也要说:“那是他的玩具,你去跟他商量,好吗?阿姨不能做决定。”父母做到这样的尊重,就明确给孩子树立了玩具的归属权,而不会导致孩子分不清玩具到底是谁的。
有些父母强迫孩子跟小朋友分享玩具,当孩子的物权意识遭到破坏时,他就会认为自己必须把玩具借给别人玩,别人也必须把玩具借给自己玩。所以,要想孩子尊重小朋友的意愿,父母就必须先尊重自家孩子的意愿。
给孩子准备交换的玩具
每次出门玩时,父母都要记得给孩子准备一两个玩具,一方面是看见别的孩子有玩具玩,孩子也能及时获得满足;另一方面是当孩子想玩别人玩具时,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去跟小朋友换着玩。就算交换不成功,孩子有玩具玩,也能缓解孩子的失落感。
引导孩子在一旁看
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准备玩具,而小朋友又不借给孩子玩。这时候,妈妈还可以对孩子说:“我们蹲在旁边看看他是怎么玩的?我们先学习一下。”
当孩子蹲在旁边看时,也许慢慢就跟对方交上了朋友,像小龙那样,有一言没一言地跟人家交流。当彼此成为朋友时,自然就能一起玩玩具了。
下周二将继续与大家分享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拿玩具去跟其他小朋友交换?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龙春华,5岁男孩妈妈,畅销书作家, 情感丰富,文字深入浅出,主要作品有《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婴幼儿行为心理学》(加印第三版)《行为心理学 : 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销量达50万册)、《再苦也要笑一笑》(再版四版)、《鱼儿去哪儿》等十余部作品,微信公众号:蓝眼兔(公众号ID:lanyantubaby),以后将专注创作家教与童书作品,希望能把家教与童书进行有效结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