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过这样一个话题: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难心动了。”
有个高赞回答是:不是不想心动,而是不敢心动,怕一腔热血化为满满的失望,千疮百孔后还是遗憾离场。
年少时的喜欢,是莽撞热烈的,哪怕爱错了也能潇洒地转身就走。
但年纪越大,就越发觉得恋爱试错的成本真的很高,相识、了解、约会、恋爱都需要慢慢来。
可 " 慢慢 " 对于现下的我们,太奢侈了。以至于让我们总是陷入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怪圈。经历越多,恐惧就越多。
也难怪现在的人越来越难心动,越来越恐婚了。
01
怕失去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61518/1471b66fe0c75355.png)
好友丹丹最近总跟我吐槽:
“我刚结婚,结果所有人都在催促我赶紧生孩子,甚至有亲戚直接问我,‘你们夫妻俩是谁有问题?’
可却从来没人在意,我的事业正在上升期,我对自我价值的渴望;
也从来没人提孩子出生后,如何养育的问题,我们现在养活自己都难;
我老公也埋怨我,却从没提,怀孕生子这件事,他会跟我分担些什么。
说实话,我后悔结婚了......”
相信对于这话,支持跟反对的人几乎参半。
的确,在长久的观念里,结婚就是默认生子,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也是根深蒂固的真理。
但现在这个社会,提供给女性的机会,相较之前,真的太多了。
她们尝过了靠自己双手赚钱养家、独立自主、赢得社会尊重的甜头,又怎能愿意忍受明明自己放弃了很多,却又不被理解的委屈。
诚然,对家庭而言,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要尊重两个人共同的意愿。
其实很多人害怕结婚,并不是不爱对方,而是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又不想过早被家庭束缚,所以干脆选择不动心。
毕竟恋爱、婚姻是一个互相理解、彼此支持成就的过程,生儿育女更是如此。
人非圣贤,别说谁应该为两个家庭去牺牲什么,婚姻首先是两个人的事,如果连另一半都不理解,那再多的付出也只是自我感动。
或许有人说生孩子就是女性的天职,现在的人太自私了,但在这个女性除了洗衣带娃还要赚钱养家的时代,大家需要为婚姻付出的努力太多了。
女性的自我价值并不是活该被抛弃,而是在家庭跟自我中应该给她们找个平衡点,多理解她们,让她们适当喘一喘气,然后她们才能更好地牺牲一部分的自己。
02
怕算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61518/5ec99ad49bb4935f.png)
其实对于恋爱,很多人还是愿意心动,但更多人怕的是,婚姻会把这点残存的心动磨的一文不值。
恋爱靠两情相悦,认为情比金坚;婚姻多的是多方算计、权衡利弊。
本来双方开开心心谈婚事,结果一提到彩礼,瞬间闹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本来说好出多少钱置办首饰、婚礼,结果临时砍价,嘴上说着以后钱都是你们的,能省一点是一点,其实不过是衡量之下觉得不值;
本来高兴迎娶,女方却临时狮子大开口,只为狠狠再敲最后一笔;
更有甚者本来和睦一家人,在孙女出生后,大变脸,除非孙子降临。
总之,好好一场姻缘,在各种利益的权衡下,生生变了味。不是感情太过脆弱,而是怕都是芝麻大小的琐事,散成一地时,却再也捡不起来了。
其实这一切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单身力不够。
所谓“单身力”,就是即使结婚了,也有保持单身的能力,精神上不依附,物质上不攀附。
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婚前的算计都是因为一方或者双方没钱,所以生怕对方占我一点便宜;一方或者双方又的确需要依附婚姻,所以面对算计,不断高手过招。
但就像俞飞鸿在《十三邀》中说的:
“婚姻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独立自信的女子从来不需要将幸福建立在依靠婚姻的基础上,人生是我自己的,何需靠他人获得满足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61518/538c82ca4df27479.gif)
现实也的确如此,无论男女,如果都能拥有单身力,时刻迎接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强大到不会因为婚姻去将就自己。
那么,即使有算计又如何,作为势均力敌的自己,不在意更不在乎那点算盘,哪怕婚姻靠不住,也不用怕,至少还有一个强大的自己。
03
只是个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61518/051ec9f73da16817.png)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2.3%的未婚适龄青年认为自己存在“恐婚”倾向,45.7%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就有“恐婚族”。同时,有51.7%的被调查者认为“恐婚”是正常现象。
对此,有人说,恐婚是一种病,人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就应该成家。
奇葩说中却有这样一个观点:
“恐婚不是病。两个人面对一段婚姻,一个非常渴望,一个心生恐惧。可为什么只有在我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在他的面前就没有一瓶“去除渴婚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61518/417a2d7070fbf50d.jpg)
的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的情绪,恐婚不是病。只是对于恐婚情绪,没人愿意帮我们解决恐婚的问题,却只问我们能不能消化自己的情绪,真的是一种大病。
但与此同时,我们其实也不必因为担忧而去绝对排斥什么,人渣的确有,但那毕竟是个例,世界上多的还是愿意为家庭付出并且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我们唯一能做的,不是杞人忧天、因噎废食,而是不断修炼好自己,那么,心动幸福自然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