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亮点*
1、 课程设置有梯度、有层次,有自主选择权。
2、 编写标准细目,让课标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依据。
3、 目标、资源、课堂、评价一些列的完备,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4、 评价维度多元,尤其注重过程性的评价
二、实施步骤*
(一)课程设置有梯度、有层次、有自主选择权。
1、 建立不同学科的分层次设计以及综合设计;
2、 明确必修和选修,学生进行选课;
3、 把行政班级变成学科教室;
4、 学生自制课标,走班上课。
(二) 编写标准细目,让课标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依据。
1、 明确课标细目的特点;
2、 利用集备、教研的时间编写课标细目。
3、 目标、资源、课堂、评价一些列的完备,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4、 完善课标细目,明确每个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如何教(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拐棍”);
5、 完善课程资源,编写课程指南、学习读本、自学检测练习、单元诊断试题和相关的阅读练习资料,甚至建设了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这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把手”);
6、 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资源和环境互动的舞台,进行课堂的教与学的变革;
(三) 建立评价和诊断的平台。
①构建学校评价体系的原则:多元化、针对性、层次性、易操作、抓关键、很简单。
②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③建立学业质量诊断体系
④建立个别化的学业诊断和考试成绩分析的系统
我们的提升
1、 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往往容易局限于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方法的探索。这在李校长看来是有局限性的,仅仅靠课堂教学技巧、策略的探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课程内容大一统与学生差异需求之间的矛盾。
2、 改变我们的课堂现状。每位老师都应该非常熟悉课程标准,甚至可以定期举行课标知识竞赛,继而利用教研组和集备组完善课标细目,让我们的课堂有把手、有依据,而不是随心所欲。
3、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不能丢弃综合类的课程,例如研学、游学,如果可以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将春游和秋游做成一个课程,一个研学课程。
其他想说的话
信息化教学让一切变得有可能,不管是评价制度的完善还是课堂效率的推进,除了老师在教学基本功上下功夫(传统意义的教学),也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就像十一中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智能的分析会让我们更能够无限地去了解学生,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读书笔记】课程决定学校形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