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新丨思维模式问题

哲新丨思维模式问题

作者: 哲新ii | 来源:发表于2023-04-03 18:36 被阅读0次

    周末带孩子去外地旅游,孩子在路上看上一只兔子,可是这个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于是我发现他话里话外全部都是关于这只想要的兔子。

    于是旅途中的各种美景,甚至连以前最喜欢的各种儿童娱乐设施也都吸引不了他的注意,他哭丧着脸,积极性特别差,一脸不满足的样子。

    我一直在思考一只兔子是如何侵占了孩子的全部心智。

    一直盯着

    问题开始于一种兔子,一个未被满足的欲望,孩子经历了从想要、到非常想要,到最后发展成为执念,得不到已经成了孩子心中最大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这只想要的兔子,其注意力始终在盯着兔子想。

    注意力就是一种滋养力,想要兔子的欲望在注意力的滋养下,变得越来越大,直到占满整个心灵世界,于是心里再也容不下其他有趣或美好的事了。

    要么这个欲望得到满足,要么就是陷入无尽的折磨之中。

    问题不在于究竟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在你心里可能是特别想要的名表、包包等奢侈品,也不在于这些东西对我们而言有多重要,而是在于我们“抑制不住的总是在一直盯着问题看”。

    这个过程的关注点始终是自己内心的欲望和需求,以及一直得不到满足的痛苦。此时欲望就像气球一样,被越吹越大直至占领整个心房,你“盯着想、盯着看”就是在使劲吹气。

    有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一直盯着问题想,才是最大的问题

    欲望之所以变得无法抗拒,正是因为你老是在盯着想要的东西一直想。同样,一个人变得无比重要,也是因为你心里老是在想他/她。

    可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你想要的东西本身太好了,所以你梦寐以求,而是因为你一直在想、一直在想,才导致你越来越想要,东西才变得重要的无与伦比。

    考虑这样一类问题,你为什么会疯狂的想要得到一辆玛莎拉蒂或者奔驰,而不是兰博基尼或迈巴赫?

    你为什么不会疯狂的去追求杨幂、刘亦菲、迪丽热巴,而是你班的校花?

    认真思考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能令你疯狂或者痴迷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你清楚得不到,所以不会一直执着的去想;但令你痴狂和渴望的,肯定是你盯着想的最多的。

    有人肯定会质疑这两者间逻辑的前后顺序,会认为是欲望在前,因此才会一直盯着想在后,那接下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合理的推测,这只兔子到手后,我儿子不会超过半天就失去兴趣,到那时兔子的吸引力也绝对不会再大过游乐场对他的吸引力。

    我之所以推测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注意力的不断滋养和助攻下,其欲望和期望在获得某物之前被无限夸大了。

    当我们真的获得这个物品后,我们的实际体验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所以会导致我们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和满足感

    思考下自己有没有什么曾经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东西,但得到以后很快就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广告、媒体和朋友的影响,这些都会激发我们想要拥有某些物品或体验的期待和欲望,然后又在我们不断的持续关注下膨胀到心心念念。

    换句话说,可能有些东西你开始压根就不是特别喜欢、也不需要,也就是没有欲望,只是因为大家都有、都在谈论,时间一长,在你开始认真思考这样东西一刻起,你欲望的火苗就被点燃了。

    所以,对欲望的过度关注和思考,才是欲望变得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

    当然,欲望也是受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社会和文化因素、个人价值观和经历等,但我需要你意识到“过度一直盯着想”本身会导致的问题。

    欲望与“会盯着一直想的欲望”,应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欲望,前者可能是良性的,但后者可能是有问题的。

    即使是生活富足者,如果总是盯着那些“自己没有的”东西看,也会产生一种对现有资源不满的情绪,从而陷入一种贫穷的感觉。

    同样,当你始终盯着一个困难想时,这个困难就会慢慢变得难以克服,甚至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杞人忧天,就是对自己想象出来的未来问题而过分担忧的人,也是小题大想的人。

    可能本来问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你过分的关注问题的障碍和挑战性时,你会越来越觉得问题难以克服,从而感到沮丧和无助。

    对于兔子一事,我一直在不停的劝解孩子去思考点别的,最好是去着手做点别的事情、玩玩玩具,目的就是转移注意力对欲望的加持。

    当人真正着手具体做一件手头上的事情时,尤其是眼、耳、手、脑并用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多个区域,使大脑更加专注和集中,注意力便很少再分散到其他地方。

    当一个人忙于做具体事情时,会处在“当下”时刻,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时候便不会再被欲望或问题所干扰,所以很多书籍才把“心流”奉为获取幸福的最佳途径。

    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个人在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时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可以被看作是人类大脑为应对周围环境和任务所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反应方式。

    思维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看待事物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推理和判断的方式、理解和记忆的方式、表达和沟通的方式等。

    持续用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滋养欲望和困难,就是一种未被很多人觉察到的错误思维模式。

    我们再来思考一个现象: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会开心,有的人会难过。

    半杯水是个“中性信息”,所谓中性信息是指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信息,通常就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已,不存在任何情感色彩,也不具有特定的价值观或情感倾向。

    之所以半杯水有的人会开心、有的人会难过,就是因为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基于其生活经历、知识、信仰、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而塑造形成的。

    例如,一个曾经在荒漠地区经历过水荒的人可能会更加珍惜一杯水的价值,而对于一个生活在水资源充足地区的人来说,半杯水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个有意塑造过采用积极视角思维的人,更可能采取乐观开朗的视角看到半杯水的积极方面,而相反可能会更容易陷入半杯水的不足之中,悲观消极。

    枝繁叶茂是表象,地底下的根系才是根本。

    开心或难过就是表面上显眼的枝繁叶茂,而“地底下的根系”才代表着真正的支撑和基础,就是思维模式。

    大多数人在过度关注表象时,很有可能会忽略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消极思维

    消极思维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思考方式,关注点聚焦在不足、错误、失败、困难障碍和自我否定上面。

    人具有消极思维模式,是因为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演化生理学意义,要知道那些看到半杯水而难过的人更容易谨小慎微或未雨绸缪,会节约用水,抑或是蓄满整杯水。

    古人突然在溪水边看到一团模糊的黄色绒状物,不会以为是黄色毛草,而会下意识以为成豹子(威胁),这种消极思维或消极偏见能帮助人们在危险情况下更好地保护自己。

    人们对于中性信号会下意识的倾向于认定为负面的威胁,这样的怀疑和警惕,会采取更加谨慎的行动,避免受到伤害或危险。

    毕竟信息进行负面化的处理,误以为成豹子是惊出一身冷汗,而如果真是豹子,那付出的就将是自己的生命。

    不过,这种消极思维模式在高度安全的现代社会,以及高速发展的丰富(中性信号)刺激下,已经成为了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的最大阻碍。

    因为那些天天都被惊吓数十次、经常疑神疑鬼、自我怀疑的人,生活会很痛苦和挣扎,生不如死。

    比如别人在你讲话时皱着眉,甚至表现出一种狰狞的表情,其实这些表情本身都是中性信息,因为可能并不是对你讲话的内容排斥或有异议,有可能是他闹肚子快要拉裤子了。

    一位突然就对你大喊大叫的路人,可能精神有问题;一个经常说你无能的人,可能其本身才是无能的化身。

    大喊大叫、说你无能等等,即使这些信息也都应该首先归位为中性信号,需要你去了解具体背景和意图,以充分评估它们的“合理性”,而不是先一概接纳为自身问题,然后关注起自己经常做错事的过往滋养痛苦。

    就像我后面解释的那样积极思维,可能精神有问题,可能其本身才是无能的化身。

    世界就如“半杯水”一样客观,只是因为我们思维模式中本能性的存在着一种消极偏见,会倾向将一些中性信息或者中性事件解读为负面信息或负面事件,从而导致对事情的看法产生偏差。

    人们根据环境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这是一种基本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消极思维者的负面解读偏好,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负面认知和想法,容易感到自卑、无能和无助,从而出现过度拘谨或抑制行为。

    这样的消极思维模式会让人们陷入痛苦的恶性循环,他们越是负面偏好,就越容易关注滋养自己不足的方面,就越是敏感,越是会发现更多消极的证据。

    留意你思维模式中将各种中性信息进行负面化认定的习惯倾向,要经常有意识的对信号进行重新定位。

    积极思维

    当你打斗地主时拿到一副烂牌,你又是地主,但手里没炸,又没有一张K以上的牌,牌烂的简直是一塌糊涂。你是会心里骂娘直接放弃,还是去争取微乎其微胜利的可能?

    面对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人会直接放弃,毕竟放弃的理由显而易见且十分充分,但有些人就是依然会再努力争取一把。

    思维模式的差异,会造就不同的感受和行为表现。在机会渺茫、困难重重,或失败显而易见的情况下依然争取那一丝希望的人,对应的思维模式,就是积极思维。

    积极思维者往往以积极、建设性的方式思考问题,焦点放在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上;而消极思维者则往往以消极、抱怨的方式思考问题本身,焦点在于问题的困难性和障碍上。

    要知道,问题本身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有多关注和重视而得到解决,仅仅是令当事人特别痛苦、沮丧和悲哀而已。

    消极思维模式下,人总喜欢盯着问题看、盯着问题想;积极思维模式下,人总盯着“解决之道”想,他们更注重探索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会尝试找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思考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解决问题,并且积极行动去创造和促成这些条件。显然,对于积极思考者来说,问题能够得以解决的可能性更高。

    对于积极思维者,是“机会是争取来的”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是很多“不可思议”的创造者。

    他们肯定也能注意到困难,但是他们从不执着于困难,更不去滋养困难从而变得畏首畏尾,而是滋养希望和办法。

    一个经常说“办不了”、“不可能”的人,从一开始就已经放弃了尝试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信心,这种思维模式必将阻碍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不要轻易采纳大脑给出的“不可能”这样的直接答案,而是去不断尝试、不断思考。

    越是经常说不可能的人,做不了的事情便会越来越多;越是习惯勇于尝试的人,不可能的事情会越来越少,道理应该就是这么简单。

    可能消极思维者身边需要几个经常把他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做出结果给他看的人,他 可能需要几个积极的榜样实实在在的证明给他看。

    或者,当他自己真真正正做成过一两件事后,才会真正发现他自己的潜能和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感觉文章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爬坡青年,价值创造者,一直在努力用文字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新丨思维模式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hj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