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和”的关键在于承认并且接纳不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群体、民族、宗教、国家之间各有不同,大自然界万事万物各有所异……却同时存在。自由绽放各自的不同,并能和谐共处,这是一种大智慧。
既要坚持自我又要容纳对方,平衡两者的关系需要有强大的自我和良好的认知,不刻意迎合,不妄自菲薄,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才能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
另外,要平衡两者的关系,做到和而不同还需要掌握一个度。文中一段话很好的说明了"度"的重要性:"在与重要他人的关系里,如果你中全部是我,我就会被控制。我中全部是你我就会有可能失去自我"。
“在这世界上活着的最大意义是能做自己”,然而我们是因为“关系"而来到这世界,没有了关系,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可见两者之间是既重要又不矛盾,重点在于掌握它的“度”。
关于如何操作,文中用了“254”支持性团体模式,引导我们如何建立良好的自我与重要他人及各种社会关系,并通过“4”种积极品质来实现"和而不同"的和谐局面。
文章让我反思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常常感到焦虑的原因在于不接纳孩子的不同;没有全然的接纳孩子的天性,他的优缺点;没有接纳他年龄段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有异于成人;没有接纳他仍处在成长中的事实,却一直用自己的标准去强迫他,去拔苗助长。
最后我还想分享的是,我们的读书会小组就是文中所提到的安全、温暖的团体,是一个各自展现独特的自己同时接纳其他伙伴的不同,和谐相处,互相支持的团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