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我在北京做职场新人

作者: 苏苏小旗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22:34 被阅读0次
六年前,我从县文联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只身来到北京谋生。作为一名年老的职场新人,我和90后们成了同事。

2011年,我52岁,在县文联上班。一天,县委书记找我谈话,告知我被“内退”了。这是铁定的事实,没得商量。

我从2007年开始担任文联主席,亲手创办了《雪绒花》杂志,并请冯骥才先生亲笔题写了刊名。过往的光辉还历历在目,可现在一切光辉的都成了过往。

当晚回家告知妻子这件事之后,她有些惊讶,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要不,我去北京打工吧。”我对妻子说。

“打什么工?”

“我网上提交一下简历,看能否找到报刊杂志一类的编辑工作。”

妻子没搭理我。

我赌气做出这么个决定,是因为被免职后上班已经没有意义。接替我的文联主席已经到位,如果赖在单位继续上班,大家未免都有些尴尬。又想着,说不定到北京还能干出一番事业。毕竟两个儿子都还没有成家立业,也要给他们存一些结婚的钱。

妻子当然希望我能在北京混个模样,但她又最清楚,我除了“笔杆子”不错,再也没有其它优势了。人长得瘦小,外出打交道又总是吃亏上当。

我像哄小孩一样对妻子说:“我这回去北京,运气好的话,在北京混出个样样来,说不定还能在北京买两套楼房,到时候咱全家在北京定居了。”

但是,我心里还是没底,不知道是否会有公司愿意聘用我。然而,我去意已定,即使网上提交简历没有公司聘用我,我也决定实地去北京的人才市场走一走。

没过几天,北京一家报社的负责人给我打来电话,说要我过完年去面试内容编辑的职位。

这个一下子让我觉得在北京找工作还是有希望的。这不,简历刚提交不几天,就有公司通知面试,看起来是个好兆头。

去北京,得先找到住处。我决定从网上找房租。找来找去,最后决定先临时租地铁附近的一个日租房,一天20块钱。

于是,在正月十二那天,我拉着妻子给我买的墨绿色的小号拉杆箱走进汽车站,买了张通往北京的车票,开启了我的北漂生涯。

58岁,我在北京做职场新人

在文联办杂志的时候,我经常来北京出差。那时候我总感觉是梦幻般的国际大都市,住着单位安排的宽敞舒适的标间的我,肯定想不到多年后我会和几个小伙子挤在一间六七平米的屋子。

刚来到北京,我在刘家窑地铁口附近和六、七个男孩合租了一小屋,睡上下铺,类似于学生宿舍。睡在我下铺的那个小伙,每次我上床后,就提醒我,“上床后别摇动床。”

拥挤的地铁上,高个子年轻人的肩膀,胸脯,胳膊肘,混杂在一起挤压着我的脑袋。我憋屈着,心里数着还有几站要换乘一号线。

终于挤出地铁,再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上班的地点,也就是之前那家找我去面试的报社。

办公室有四张桌子,紧挨阳面窗户的两张桌子对在一起,我对面坐着一个的美女,她是办公室主任。紧挨门口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是公司的文员。中间靠墙的是平面设计。这个不到20平米的四人工作空间容纳着四个不同的工作岗位:文员、设计、办公室主任、编辑,剩下的一个岗位就是编辑,就是我。

挨门口的那个小伙子用的是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他眼前也摆着一台老牌台式电脑,他可能觉得这种破电脑根本就不能玩游戏,所以根本不用。设计的电脑配置算是高一些,美女主任用的也是自己的笔记本。老板大约45岁左右,姓张,被称为“张主编”。

我打开电脑开始写文章。美女主任给我安排稿子,写的是关于各地企业家的这个事迹那个事迹。QQ连连忽闪我,让我接收文件。今天派给我的任务是根据她传给我的材料写一篇5000字的报告文学,她看上去很摆谱。

主任总是一副领导的面孔。听挨门口的那个小伙子说,她才21岁。

“这篇文章今天下班前交稿。” 主任的QQ给我发出指令。

主任伏在她的笔记本电脑前一丝不苟地盯着显示屏,戴着耳麦。估计是在玩游戏,有时候她嘴里还哼着曲子,估计是听歌、看视频。

我就像个实习生一样,老老实实地在电脑前完成作业。今天必须交稿,这是铁的任务,不过,午饭前恐怕没戏。就这破电脑,word三个文字就卡壳一下,别说原创,复制粘贴也要时间呢。

下午四点半,我QQ把写好的稿子传给美女。她好像浏览了我的稿子:“你写得还算凑合。”

我不由得窃笑了。

办公室内最安静的是平面设计,半天都不吭一声,坐在电脑前像一尊蜡像。文员有时候在办公室转悠一圈,总体上我们四个互不搭言,井水不犯河水。关联比较密切的是主任和我。她每天要给我派稿子,虽然近在咫尺,但基本不说话,有什么事情QQ解决。

自从加入这家公司以来,纵使我每天写5000多字的稿子,主编还是对我不满意,也没有好感。主编总是希望我不能有喘气的机会,恨不得让我每天写两三万字。“要走量啊”,老板总是这样说。或许我的量没有让老板满意。

办公室里一如往常在下午一点三十分开始工作。

就在我电脑重启时,门开了,有人走过来,是老板。我顿时感到心头一紧。

“你今天根据广东那个人大代表的事迹材料写一篇不低于5000字的报告文学。”主编对我一如既往地严肃着面孔,那双眼睛有些晦暗。老板说: “半天整5000字报告文学不会有问题吧。”老板将双手插进黑色呢子西服的口袋,两眼紧紧盯着我,仿佛还在想说什么。

我靠在椅背上,手撑着额头,我的脑袋开始隐隐作痛,头皮胀痛。

那天下午,司机来我们办公室找美女办公室主任聊天。而我则在赶这个五千字稿子,他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聊天,显然会分散我的注意力。眼看差一个小时就下班了,我视线向右转了90度,礼貌地笑着,“师傅,不好意思,您改天再聊,我这边有个稿子下班前必须搞定”。

“我聊天碍你啥了?”司机顶了我一句。

我不由得站起身来,“有你这样说话的吗?”

“你还不服,想打,来,过来试试!”

“你想咋?”

“我想揍你!”

可能是我们的吵声惊动到了老板,他推开门,就站在那里,两眼狠狠地盯着我。屋子一下子静得如死水一般。

后来我才知道,司机原来是老板的小舅子。

过了一周,主任让我第二天去河北任丘采访一个民营企业老板,我不太想去,试着推脱了一下。

“不能外出采访就辞职吧。”她说。

我的自尊被严重撕裂着,冲动之下我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这家报社。

北漂就这样开局,但这并没有消减我对北京的兴趣。石景山的一个环岛,看上去就像家乡壶流岛的风格一样。我脚踢着一颗石子,沿着环岛转。568路公交车开过来,我突然想坐上去,一直到终点看看会通向哪里。

一周后,另一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

这是一家在北五环的文化公司,网上介绍公司经营杂志和网站,急需大专以上学历者应聘杂志编辑部主任,月薪一万二千元。

早上七点钟,狂风大作,是个坏天气。我艰难出行,总算在上午9点钟准时到了这家招聘公司。

公司租的是住宅楼一居室,只能看到三个人。其中一位约摸30岁的男子猜我是面试,说老板一会儿来,让我等会。

10多分钟后,一个肩挎黑包30岁模样的男子迈着疲惫的步子走进公司,看样子是老板。我两眼紧盯着他,他带我进了里屋的办公室,开始盘问我的信息。

随后他找了几期杂志扔到我眼前,“这是公司办的杂志,你可以看看。”

他让我陈述了个人简历后,现场拍板立即聘用我,并安排我为杂志策划新的栏目,下班前搞定。

老板让我坐在他旁边的那台电脑,他给一个接一个的打电话。

“喂,你好!前几天给你公司寄去的杂志收到了吗?”当对方说,“收到了”,老板会接着说,“好,经杂志社研究决定,将对你公司的发展业绩做全面的深度报道,请你公司提供有关事迹材料。”

对方一般会问“收费用吗”,老板就会说,“很划算的,封面8万,封一3万,内页8000……”

老板抱着话筒不停地打,听得出,有广东的,海南的,黑龙江的,内蒙古的……他一人几乎把电话打爆了,但整整一天也没逮住一个上钩的。

突然想起来,老板忽略了我入职后的工资待遇。我趁老板电话“缓冲”的时候试探了一下。

老板说:“第一个月两千,以后看效益。”

我怔住了:“您网上不是说月薪一万二吗?”

“网上承诺的是,你得有业绩——你假如拉一单业务,比如,拉一个封面业务,公司收入8万;然后有你的提成15%,你算算看,是不是一万二!”

原来如此。

下午五点十分,我把策划好的杂志栏目策划QQ传给老板看,老板仔细看了半天没吱声。

下班刚挤上地铁,手机短信来了,我一看,是老板发来的:“经公司研究决定,予以辞退你。所以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公司上班了。”

我隐约感应到一个信号,再找不到工作,恐怕没法在北京呆下去了。

本应回家的我,从雍和宫换乘2号线到了后海。疲惫的我走向一家水上酒吧,我摸了摸衣兜,身上还有200多块钱,于是我立刻取消了消费的念头,拐到不远处的湖畔。

倚靠在栏杆,贯耳的音乐声,霓虹的闪烁,充斥着我的脑袋。来北京快20天时间了,好在那家公司给了半个月工资,一共1650块钱。

一到晚上和几个小伙子住在一起,他们每天回来就是一起打游戏或者各自看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他们搭话也就是随便敷衍两句。房东规定晚上10点半熄灯就寝,可我总是失眠。

我开始想家了。

第二天一起床,跑到楼道掏出那个300块钱买的黑色外壳非智能手机,我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妻子问我在那家报社还好吗,当我说已经离开那家公司的时候,妻子说,不好找工作就回来吧。我回她,我不相信在偌大的北京找不到工作。

58岁,我在北京做职场新人

自从来北京后,我隔天要和妻子通一次电话,因为我真的很想她。家里也就两万块钱积蓄,我来北京拿了一万三千块钱,给妻子留了七千块钱。来北京本来打算要买一台电脑,那是我写作不可缺少的工具,还有租房和生活费用等等。本来以为来北京找到工作后,很快就会挣到钱,没想到20天挣了1650元钱,照这水平,真的没法在北京混下去。

可我死活都不想放弃北漂回老家,因为在老家除了混到一个饿不死的铁饭碗,再也找不到挣钱的门路。我现在只能进,不能退。两个儿子多次打电话劝我回老家,“爸爸,你回家吧,我们大学毕业后会挣钱的。”这仅仅是他们的主意,年轻的时候,我没有能力让他们成为“富二代”,当年在官场的政治抱负也没有实现,现如今的财富梦想成为我余下生命的主旋律。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只能给我的人生打一个60分。

我开始放开求职种类,只要能挣钱的,我能做的,都行。我去网吧铺天盖地在各招聘网站开始批量提交简历。现在还和几个男孩临时合租,我打算工作找到并且稳定后,单独租一个屋子。接下来一些招聘公司不断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去面试。

我根据这些公司的具体位置,进行一些就近排列组合,确定上午先去哪几家公司,下午再去哪几家公司。有时候一天要八九个公司面试。偶尔遇到一家比较合适的公司,人家一看我年龄大,摇摇头,我只好尴尬地迈出人家公司门槛。

有两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电话通知我去面试,那态度,那语气,恨不得立即让我飞过去面试,我以为这公司求贤若渴,而且看了我的个人简历非常符合他们的要求。等我兴高采烈到达公司后,接待我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一见面就变了脸:“不好意思,我们公司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只招35岁以下的。”

也有公司更荒诞。电话说好的,“凭您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正是我们公司所需要的。”然而一到公司面试,上来就是一句:“很抱歉,让您白跑一趟——我们公司现在只需招聘年轻的女性。”

我的简历其实写得非常清楚:男,1959年10月出生。

不过,北京这么大,还能偶遇老乡呢。那次去面试,人力资源经理是个女的,她从简历得知我是蔚县人,就特意约我去面试。我猜一定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次面试一定能得到关照。结果,人家给了我这样一个安慰:“回老家吧,这么大年龄了,在北京不好混。”

那个时候地铁票价是两元,还没涨价,尽管那样,我每天面试刷卡都心疼,一天下来,总得刷掉我20块钱左右。我住的那个公寓楼下的拐角胡同,有两家小餐馆,里边相对便宜,大碗面,汤多面少,七块钱。早餐我不吃,午餐基本上不吃,就面试回来吃一大碗面。我必须省着。反正偌大北京,谁都不认识我,不会有任何熟人看到,就这么狼狈吧。然而,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都知道我来北京了,有时会接到一些问候的电话。

“刘锋,你真有能耐,混到北京了,干好了也带我一起去北京干一番!行吗?”

“是不是在北京买上房子了,哪天我们几个老朋友一起去拜访你。可以吗?”

“不简单啊,不愧是当了文联主席的,真有两把刷子,居然混到北京了,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北京沾你点光?”

“……”

他们唯独没有问我找到工作没有。

*这是《花甲实习生》的第一篇,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58岁,我在北京做职场新人

    六年前,我从县文联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只身来到北京谋生。作为一名年老的职场新人,我和90后们成了同事。 一 2011...

  • 职场新人需要做到的三件事

    我们很多人曾经是职场新人,也有很多人现在正成为职场新人。对于职场新人,三件事如果做到,可以让自己快速成长。 在说做...

  • 职场新人的正确开启方式

    工作七年来,曾经是一个职场新人,后来招聘录用职场新人、再后来做师父带职场新人,这过程中遇到过各种类型的职场年轻人,...

  • 新入职场的新人如何避免被欺生呢?

    刚入职场的新人,总会被一些老人指使做这做那,一堆杂活等着做,还经常被说成新人刚入职场都这样。 到底如何才能避免被人...

  • 做人要看别人脸色吗

    在现实中,在职场中的新人往往会受到欺负,指的是难道每件事都要新人做吗?凡事都让新人承担,凭什么,就凭你比我大,就凭...

  • 初入职场小白必知的26条“职场潜规则”

    尤记得我刚入职场的时候,因为还是愣头青的职场新人状态,因此闹了很多的笑话,犯下了很多错误。 当时刚到北京,进入一个...

  • 在职场,你会打招呼吗?

    这篇文章写给职场新人和“老新人”。 什么样的是“老新人”呢?就是在职场多年,依然不懂职场基本要求,像个新人。 职场...

  • 职业选择--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

    很多职场新人在选择职位的时候,往往是从几个非常有限的选项中选择的,我之前在为一些职场新人做辅导的时候,聊到他们的职...

  • 是我心胸狭隘,还是你干预太多?

    今年刚毕业,在某个地方做着某个平凡的工作。职场新人,总免不了被使唤做这做那。这我真心不喜欢,我刚入职,什么都不...

  • 工作半年,我是如何走上理财之路的

    2017年,我26岁了,刚刚从学校毕业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成为一名靠固定工资生活的职场新人,在北京。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8岁,我在北京做职场新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mr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