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家将》有感

作者: 傲骨一身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09:26 被阅读0次

        “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我总是对这句话一知半解,但是自从听了《杨家将》这本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对古代的统治者,痛恨不已,就像其他人一样,恨不能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才能方解心头之恨。

      《杨家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老令公杨基业与余老太君余赛花的八个儿子,七郎八虎的故事。当时的皇帝昏庸无道,听信谗言,不听良言相劝,今天害武,明天害文,不知多少忠良大臣死于他之手,"忠言逆耳利于国,良药苦口利于病",他这样做成何体统?他相信他的老丈人,那老奸巨猾的潘仁美之言,光凭他这一面之词,不知害死了多少忠臣,它不仅害文官武将,居然还害死杨敬业和七郎八虎,真是一个昏君。听到这儿,我气得鼻歪眼斜,差点没有暴叫出来,这个狗皇帝真是昏君。仿佛我身临其境,已经感受到了统治者的残暴不仁。

      杨老令公被潘仁美逼的一头撞死在李陵碑前,杨七郎与杨六郎被困二郎山,杨七郎去搬救兵,却被潘仁美用一百单八箭射死,72箭穿前胸胸。只为报当年杨七郎劈死潘豹的私仇。在金沙滩一战中大郎替了昏君死,二郎替了八王赵德芳死,三郎被马踩如泥,四郎和八郎落入番营。五郎出家做和尚。经过重重困难,回到杨家的却只有杨六郎一个人,老太君差点没疼死啊!

        可是杨家以大局为重,依然忠心耿耿。大摆耗牛阵退了辽兵,大破天门阵让辽国送降书顺表。杨家虽然蒙冤被害,可他们这种忠心耿耿的精神却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不会重演,悲剧不会重现。"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像杨家将那样一起保卫我们美丽的祖国吧!

相关文章

  • 听《杨家将》有感

    “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我总是对这句话一知半解,但是自从听了《杨家将》这本书之后...

  • 读《杨家将》有感

    最近,我迷上一部经典小说——《杨家将》,使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 从这本书我认识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任务,学习到古代的...

  • 读《杨家将》有感

    看着封面上那个威风凛凛的人物,我不禁羡慕其他来。读完后我知道了他就是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最后他娶了穆桂英。这...

  • 千年风云宋辽古战道

    从小就喜欢英雄,爱听英雄故事。岳飞、杨家将等汉族的民族英雄都是从小听评书就耳熟能详的。听爷爷讲杨家将与我们的家乡...

  • 歌吹红碱淖

    小时候听外婆讲杨家将的故事,常常听得入迷。杨家将忠勇爱国的光辉形象早就在幼小的心灵扎了根。血溅金沙滩,杨老令公撞死...

  • 声音的魅力

    我这人喜欢听,不喜欢说。 听评书,听相声,听小说,听戏剧,听一切悦耳的声音。 从小学起,就开始听刘兰芳的《杨家将》...

  • 征辽 — 读《杨家将》有感

    战甲逐雪剑夺霜, 望天狼,志有汉唐。 自古征途归人少, 忠魂在,孤梅暗香。 浅望寒月倚轩窗, 烛影淡,懒费梳妆。 ...

  • 2019-11-23

    杨家将

  • 高文诗词作品:《忠烈杨家将 外三首》

    《忠烈杨家将 外三首》的诗词背景和思路: 作者翻阅和了解有关杨家将的历史文献记载后,创作《忠烈杨家将 外三首》仿古...

  • 又见杨家将

    记得当年放学余,几番忘食听评书。 一门忠烈杨家将,多少情怀还似初。 2012.8(159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杨家将》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qx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