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在别人眼中谦虚,懂事,态度和蔼,却可以让领导耗尽耐心,甚至绝望?
A今年23岁,毕业后已经入职某软件公司两年了,为人憨厚老实,工作也勤勤恳恳。赢得了部门其他员工的称赞,周围的同事都喜欢跟他交往。但是A的绩效评价却总是不高,直属领导也经常训斥他。
很多人觉得,A这么老实,领导总是“欺负”他,他也从来不生气,领导就知道捏“软柿子”。可事实确实如此吗?从旁观者的角度,我发现了A努力工作,却总是评价不高的原因:A是一个标准的职场“妈宝男”。
先来看看A在日常工作中的几个场景,来帮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职场中的“妈宝男”。
场景一
:某项目开发过程中A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同事B进行沟通,在即时工具上问了几个问题后,B表示目前手头有比较紧急的事情,可以先咨询同事C,恰巧C正在开会,没有及时回复A的问题。此时A对同事说:他们都不理我,我不想问他们了,烦,你帮我问吧。
职场“妈宝男”特征一:与不熟悉的同事合作,将对方当做假想敌,稍有不顺便认为对方是在故意刁难自己。
场景二
:同事D请假了,A需要使用D电脑上的某个文件。项目负责人说,你微信找一下D,说用一下他电脑。半个小时后,A还没有行动, 负责人问怎么回事,A回答说:D请假了我发微信麻烦他是不是不好。负责人无语,直接微信得到了D的同意拿到了开机密码和文件存放的位置,发给了A。
职场“妈宝男”特征二:“过度”在乎他人想法,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嫌弃。
场景三
:接上一个场景。A拿到开机密码,如释重负的跑到D的工位,一会儿又回来报告说,D的位置上坐了另外一个人。负责人火了,说,你去问问哪台是D的电脑,问用一下是不是方便。难道所有事情都需要我跟在你后边帮你做吗?
职场“妈宝男”特征三:从不积极推进和协调工作,遇到困难找领导成为了一种惯性。
场景四
:两个部门之间的合作,难免会出现一些扯皮。A在跟对方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即使明显是对方的过错,A也总是习惯性的成为底气不足的一方。经常义愤填膺的跑回来跟领导交差: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交流!
职场“妈宝男”特征四:习惯性逆来顺受,把自己编程弱势的一方。
很多刚刚入职的新人,会比较抵触与逼自己年长的同事交流,是因为在他们潜意识里多多少少都惯性的认为自己还是孩子,认为年长的同事会像老师一样严肃,会想父母一样苛刻,他们期待着有人能够动承担起引导他们的责任,而不是自发主动的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大部分新人能够适应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一个必须能肩负责任的成年人,而有的人一年、两年,依然没能够成长起来,晕倒困难,无法自己承担。
悲哀的是,你永远无法通过促膝长谈或者训斥来让“妈宝男”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无论是作为长辈的谆谆教导,还是作为领导的警戒训斥,都恰恰让“妈宝男”们进入了他们的“舒适区”。因为他们就是在寻找这样一个人,来告诉自己怎么做,就像家长和老师一直扮演的角色一样,也许你的苛责会让他不开心,但是无所谓,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老师和家长的训斥,他明白,这都是为他好。
但是,你永远无法让一个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真正去思考一项工作应该去怎么做。
所以,职场“妈宝男”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别人一遍一遍的引导,他依然没有长进。
可是作为同事,每个人分工协作,拿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工资,没有人有精力一遍一遍的告诉他同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而且去思考如何承担这份责任。
对妈宝男来说,责任,就是别人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最终,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样,与妈宝男合作的同事累了,厌烦了,态度不好了;其他同事觉得这真是一个态度谦逊,喜欢请教,从来不和人脸红的好人。
噢,不,”好孩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txiaocainiao,寻找更多让您感兴趣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