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0月10日。

今天的数学课,讲了书上的练习五。课堂上讲到有道题的时候,我指定一名学生来复述题目中图的意思,等了半天,还是说不清楚。
接下来,我试着引导他按照我提供的路径来思考和回答,结果他还是描述不清楚,表达不准确。当时我就在想,他的学习障碍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得一道题他还是不懂?自己所提供的思考路径究竟是不是最佳?学生是否存在不懂之外的其他可能,譬如太过紧张?抑或是与老师心有芥蒂而产生了抵触心理?
很可惜课间没有仔细询问其情况,本来这会是探究课题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明天的课堂,要更加关注这位学生,并且多提问之,使之不会因为懒于思考而跟不上,或者不会思考而没有学习自信。
另一件使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有个女孩,之前作业频繁出错,今天竟然作业准确率较高,课堂上也更积极活跃,能按照我提供的思考路径来思考和表达,这在之前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上星期的时候,还在教她不会的要问老师,要大胆地说出来,也许可以片面地以为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地关注对学生而言极其重要。毕竟,老师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
今天的作业,很多人存在看题目不够仔细的情况,有的可能还是理解不了题目的意思,不然的话不会选错。所以,接下来的课堂,仍然要注重读题和理解题意,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真意识,做到尽量不出错。
我们应当用立德树人的姿态来从事工作,但只有真正做到实实在在的引导学生成长,才算是真的育人。愚以为,育人应当走在教书的前面,只有老师眼里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她才更容易有职业幸福感,也更加坚定的扛起了双肩上的责任。
毋庸置疑,教师必然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对此,我们要明白究竟教会什么才是实实在在对学生的帮助,工作中要求真务实,不断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拾级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