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内心的自我价值和存在感和外界的不接纳或不接受的一种内在和外在的相互冲突,这种内在的不平衡,有时会让自己完全失衡,或直接被情绪所控制。书中说的狂热分子,感觉也就是身边可能存在的某一类型的人,他们对现实不满,对自己的遭遇不满,而把一切不幸还有怨愤,全部归结于别人,归结于外界的错,感觉就是网络上的喷子,键盘侠,还有港独分子,有各种不满,但只会用蛮力宣泄,不内省,只会一味外求!
一开始,作者从狂热分子的分布人群入手,发现了那些从较高阶层跌落至低下阶层的人们最容易对现状不满,产生反抗情绪,从而加入一场群众运动;同时,发现了他们的不满情绪,主要是因为内心的“失意感”。而“失意感”之所以能够指引失意人群走向群众运动,则源于他们对改变的渴望,以及对替代品的渴望。
接下来,继续探寻狂热分子及其他角色在群众运动中的分工情况。按照群众运动所必备的要求,详细指出了三种角色:狂热分子在混乱中出现,负责让现状更加混乱,以狂热的情绪宣传群众运动的信仰,吸收更多的狂热分子,并以狂热的情绪完成群众运动的相关任务;而在群众运动的开始前,言辞人具有重大使命,负责写出群众的信仰、指引群众运动的方向;群众运动开始走向稳定阶段之时,务实的行动人出现,对变革运动加以巩固。最后,我们解析了群众运动提高并利用狂热分子力量的两种方法,第一是利用仇恨、模仿增强群众运动内的团结精神;第二,更进一步的丧失这种自我意志,以培养狂热分子的自我牺牲精神。一旦将以上理论完全建构进群众运动实践上,这种群众运动无疑将势如破竹。究其根本,群众运动都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变革,失意人群走向群众运动,成为狂热分子,为之斗争甚至为之献出生命,是混乱时代下他们的命运归途。而这之中的“失意”,其实暗示着一种人性本质,作者正是基于此提醒你我,皆有可能在环境作用下成为一名狂热分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