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班的潭笔记㊿:难而正确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872/70d4a07b4c440abd.png)
“2023年的日历,又到了封底,对于之前的日子,你是用撕的方式还是翻的方式呢?”
这是12月30日,潭客上课的开场白。
“这两者之间有区别吗?”有学生问道。
“翻的方式,是你觉得每一天都很重要,并在上面写下了文字,一年结束的时候,你可以重新翻回,让过去的一年像过电影一样出现在你眼前。
撕的方式,是你和每一天彻底说再见,一本厚厚的日历,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封皮和封底。或许你能通过零星的记忆往里面塞点什么,但一定没有当时的真实。一个人的回忆本身就带有选择性。”
“当然,日历表现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日记本,公众号,或者微信上的朋友圈。我基本保持着每天发一篇内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下面,允许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日期,我把这一天的内容展示给大家。”
“好呀!”
大家仿佛找到了开盲盒的感觉,谁都想试一试。
“老师,我想知道2月5日的事情。”
潭客打开微信上的朋友圈,在日期筛选栏选择了“2”。
“雨中的元宵节,看不成的花灯会。但这雨、这雾,却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潭客翻到这天的“日历”念道。
“老师,我要看看520那一天。”一位男生“狡黠”地笑道。
“这一天,可能让你失望了,我记录了一个主播成长的故事。”
“老师也看直播?”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可以人人直播的时代,未来,它一定也会成为你的生活方式之一。我通过直播间,拉近了与很多作家的距离,以前只能通过线下的作家见面会,往往可遇不可求。”
“最后一个开盲盒机会。”
“我选7月25日。”
“这一天,我记录了一个垃圾分类员的故事,题目叫《雨夜》,我给大家读一下......”
如果翻开一整年的朋友圈日历,潭客也可以开一场用足4个半小时代跨年演讲了。其实很多知识博主的跨年演讲,他的素材积累都来自于平时有启发的记录。
看似一件很难的事,当把它分解到每一个日常时,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潭客的日历展示,除了与今天的作文主题有关外,更多的给学生提供一种示范的版本,因为写日记,是一切写作的基础,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老师,我曾经也写过日记,但一次停更之后,就越来越不想写了。”一位文笔较为细腻的女生说道。
“当你开始写的时候,就不要停下来,那怕实在没空、没素材,也要写上一两句。因为一旦停下来,就很容易形成惯性。”这方面,潭客深有体会,因为他自己就有连续几天没写的挣扎。
写日记带来的好处,是已经在很多作家身上验证了的事实。尽管我们的写,不一定都以成为作家为目的。
但难而正确的事本来就值得坚持。因为这走的是一条大道,要知道大道人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