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疯
临近冬至的北方,很冷,天很短,一不留神,白日里的喧嚣便被夜色淹没消解了。华灯初上,街道上,满是柔和的光线,冷冷的,静静地,偶尔会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叫,此时的村庄更显的寒冷、安静,但更多的却是祥和。这就是我的老家,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北京城郊的村子。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直到十四岁,才离开她开始了另一种新生活,但每年我都会不定期的回来看看,住一住。九九年奶奶去世后,老叔曾跟我说:“月呀,别因为奶奶没了就不回来了,以后该回来还回来,记住,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我怎么可能不回来呢,这是生我养我的祖宅,这里曾留下过我数不清的温暖回忆,这里更是家族血脉的传承地,是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割舍的根啊!
老叔听说我们今天要来,特意把暖气的温度提升了五度,然后跟老婶一起亲自下厨,忙活出一桌丰盛的家乡饭菜,还乐呵呵的拿出几年前别人送的,自己平时又舍不得喝的内供白酒。大姑一家也特意跟着我们过来了热闹,老少三代一大家子,围着餐桌,推杯换盏间聊着家常,聊聊各自的生活,也偶尔会聊些不如意,相互鼓励中,一切都已烟消云散了。而最温馨的聊聊,莫过于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的前辈们,和这座老宅子的前世今生。
奶奶一辈子养育了六个儿女,现在只有老叔没有出去发展,而是留在了老家,守着这份祖业,安分守己的过日子。村子里同姓人很多,这两年老叔特意造访了一些尚在的老人家们,于是也多少知道了些祖辈的情况,虽然很少很少,但已经足够令人缅怀和安慰了。据说我们的祖上当年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闯关东始于清康熙年间,关就是现在的山海关,因为康熙认为东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所以不允许汉人到那里开垦土地,繁衍生息。但是由于关内的灾害频繁,百姓无法生存,于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水、陆路闯过山海关,到东北讨生活,直到一九二几年才逐渐停止。真不知道,我的祖先们是哪一年来到皇城脚下,而不是东三省的黑土地上。据说我们家原来是有家谱的,我爷爷是德字辈,我曾祖爷爷是仲字辈,高祖爷爷是文字辈,接下来就不知道了,正如雪师所说的,现在的人连三代以内的祖宗的名字都忘记了。这种事随处可见,当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我觉得更多的原因是,现代人都忙于向外奔驰,争名逐利,哪还能静下心来关心一下祖宗的事,而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是以信仰祖先传承文化而闻名于世的,说自己是不肖子孙真的不为过。
我家的老宅子现在只是徒有虚名了,因为除了宅基地还是原来的,其他地面上所有的建筑,早已面目全非了,整个院子,前后两栋很现代的平房,前面的一套自己住,后面的一套出租给了一对画家夫妇。其实这种格局也已经很多年了,可每次脑海里出现的,总是小时候居住过的那个四合院,也许真的是情之所至,难以忘怀。
我们的老房,是典型的北方民居——四合院,面南背北的五间正房,东西两间相对称的厢房,厢房的南边是门楼(就是入户门),四四方方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紧凑的空间。由于院子相对狭小,所以并没有建造影背墙。这样的建筑格局非常适合四季分明的北方气候环境,冬暖夏凉,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非常普遍。一般正房的东屋由长辈居住,小辈住西屋和厢房。直到今天,我只要闭上眼睛,屋子里的炕、灶台、八仙桌、墙柜、板凳等等全都一应俱全,全都历历在目。门楼的外面是个小小的菜园子,菜园的一边是猪圈和厕所,鸡鸭可以满院子找食吃,很惬意的农家小院。后来随着读书多了,了解的知识也逐渐增加,渐渐明白,这样的农家建筑,凝聚着祖先的儒家,道家的智慧,很多地方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气息,这是安居乐业的基础。
对我来说,之所以过去了几十年,老家的宅子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我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小时候,一到吃饭的点,奶奶先是把饭菜做好,然后垫着小脚走到临街的门口,冲着大街喊:“月儿,欣呐,回家吃饭喽”。于是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我和弟弟便风一样的冲了出来,灰头土脸的,奶奶一边给我俩拍着身上的灰土,一边数叨着,“快去洗手吃饭,瞧瞧这又是上哪滚去了”;记得当年门楼的外面有颗枣树,每到秋风送爽的季节,就会挂满红红的馋人的枣子,于是我和弟弟一人手里拿个大竹竿,噼里啪啦的一通打,够不到的地方,弟弟就会爬上东厢房的房顶,然后又是一通噼里啪啦的乱响,我在下面东窜西窜的把所有的掉下来的枣子聚拢到一块,等弟弟下来后,我俩便围坐在这堆丰盛的战果前,你拿一个我拿一个,然后你再拿一个我再拿一个,直到一大堆变两小堆,接下来就是大吃特吃阶段,哈哈,想想都流口水;弟弟比我小三岁,憨厚简单,毫无机心,而我正好相反,很多次明明是我做的坏事,奶奶问起来的时候,都因为弟弟的“拙嘴笨腮”而代我受过,受到奶奶小小的惩罚,而不懂事的小姐姐,却躲在一边偷偷的乐……太多太多的温馨回忆,每次想起来都会让我温暖的一塌糊涂。
人们常说:年龄越大,对过去久远的记忆就越清晰。如今想来,这话着实有理,离家三十年了,忙忙碌碌的岁月中,曾无数次的梦回故乡,无数次的嘻戏在老家的四合院里,好像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那里的一切人事物依然如故。不相忘,自难忘!
一切都在哗哗的变化着,而且还会继续变下去,据说老家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拆迁了,每家每户分上几套楼房,补偿一些损失费,然后你家的祖宅就不再属于你家了。那是我多么不愿看到的情景,但又能如何?随他去吧,反正最终啥也带不走,只要每个人都感觉幸福快乐,也就足够了,身外的东西哪一样不是过眼云烟?
那个久远的四合院已近凝聚成一个大大的爱字,如图腾般印在了我的内心深处。老家,今后我自然会不定期的回来亲近你,就像风筝,因为那一头始终攥在她的手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