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读到唐诗中的句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怎么也不理解,为什么回到了家乡,到了屋门前,反而不敢问来人了呢?问大人,他们似乎也讲不大明白。
后来长大了,经过了许多事情,慢慢地也就明白了,而最让我明白这个句子的则是,有一次我到曾下乡当所谓“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小村子去看望下乡时的“住户”时。
我的住户原先是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妇,后来老头去世了(老头去世时我正在县里的一处水利工地上当民工,还专程赶回生产队为他老人家穿衣送终),老婆婆就成了五保户。老夫妇二人待人很好,特别是老婆婆,在那一带有一定的声望,大家都尊称她为“大婆”。“大婆”做得一手好饭菜,所以,每逢上面派干部住队,大多安排在她家吃饭,不过,那是在我离开她家参加工作之后。
我参加工作,就在下放的那个县的县城里,所以,还经常到村里去看望她老人家。后来读大学毕业回到故乡,去的机会就少了一些,但每年都少不了一两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家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一年还得了一场大病,我因为工作忙,也只是到医院去探望并给了一点营养费而已。
也就是那年冬天,学校放了寒假,快过春节了,我抽时间去看望她,走到她原先住的地方,大门紧闭,我绕到窗口,只见房子里堆满了柴草,似乎没有一点有人住的痕迹,我的心顿时一紧:莫非她老人家……?莫非就是那场病要了她老人家的命?为什么住的地方堆满了柴草呢?我不敢想,也不敢找人问,只是有一脚没一脚地继续朝前走去……还好,走不多远看见她老人家在生产队的队屋前面晒太阳。我提着的紧缩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就是这样,我才真正理解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缘由。试想一下吧,在古代,通信很不发达,没有电话,更遑论手机,信息的传递需很多的时日,而游子常常是一去经年,纵使偶尔碰到有回乡的朋友或亲人,也往往是马上相逢,无纸亦无笔,只能“凭君一语报平安”;虽可能“千里江陵一日还”,但更多的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突然回到他的家乡,不知有多少事要打听,不知有多少话儿想对亲人说,可是,亲人现在怎么样了呢?他一无所知,想问,又怕问得不好,既伤了自己的心,又伤了别人的心,所以,心里是怯怯的,口将言而嗫嚅……还有,这旅人也许已经多年没有回到故乡了,虽乡音未改,但鬓毛已衰,若碰到一个下代甚或下下代的儿童含着笑,用稚嫩的声音询问他“客人打哪儿来”时,那心头的滋味则更是难言了。
所以我以为,我们的先辈在教小孩子读书时首先强调背诵而不是理解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而作为家长与教师,对孩子或学生讲述有些东西的时候,也不可能一下子讲得那么到位,即使自己觉得到位了,但由于生活阅历的差距,孩子也不一定能懂得,这是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做铺垫才能懂得的,因此,我们做家长与做教师的,碰到这种情况时切不可急躁,要有耐心,要让孩子慢慢去消化,去吸收,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