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道德经解】第三十三章

【老子道德经解】第三十三章

作者: 灵素心蘭 | 来源:发表于2024-01-29 10:51 被阅读0次

老子道德经解 第三十三章

憨山大师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此因上言侯王当守道无为,故此教以守之之要也。

知人者,谓能察贤愚,辨是非,司黜陟,明赏罚,指瑕摘疵,皆谓之智。但明于责人者,必昧于责己。然虽明于知人为智,不若自知者明也。老子谓孔子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者也;博辩宏大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也。去子之恭骄与智能,则近之矣。谓是故也。庄子云,所谓见见者,非谓见彼也,自见而已矣。所谓闻闻者,非谓闻彼也,自闻而已矣。能自见自闻,是所谓自知者明也。

世之力足以胜人者,虽云有力,但强梁者必遇其敌,不若自胜者强。然欲之伐性,殆非敌国可比也,力能克而自胜之,可谓真强。如传所云,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者,所谓自强不息者也。

凡贪得无厌者,必心不足。苟不知足,虽尊为天子,必务厚敛以殃民;虽贵为侯王,必务强兵而富国;即纵适其欲,亦将忧而不足,故虽富不富。苟自知足,则鹪鹩偃鼠,藜藿不糁,抑将乐而有余,此知足者富也。强志,好过于人者,未为有志。惟强行于道德者,为有志也。

所者,如北辰居其所之所。又故有之义,盖言其性也。孟子曰,性者,故而已矣。世人贪欲劳形,冀立久长之业,殊不知戕生伤性,旋踵而灭亡,谁能久哉?惟抱道凝神,而复于性真者,德光终古,泽流无穷,此所谓不失其所者久也。

世人嗜味养生,以希寿考,殊不知厚味腐肠,气惫速死,谁见其寿哉。惟养性复真,形化而性常存,入于不死不生,此所谓死而不亡者寿也。

老子意谓道大无垠,人欲守之,莫知其向往。苟能知斯数者,去彼取此,可以入道矣。侯王知此,果能自知自胜,知足强行,适足以全性复真,将与天地终穷,不止宾万物,调人民而已。又岂肯以蜗角相争,以至戕生伤性者哉!

相关文章

  • 经营自己(此文无价)

    转自作者:木木 ,来源: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打败别人,是一种能力;...

  • 自我观察——了解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了解自己,是人类的一种基础灵性教导,在觉醒...

  • 何谓"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何谓自胜者强?就是自...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并译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作者:周.老子 译析:石宏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

  • 解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其中三十三章,虽言语平实却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第三十三章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

  •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昨天,儿...

  • 2021-12-19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告诉我们:能够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而能够认识、了解自己...

  • 《道德经》:你可知“和光同尘”的玄妙境界?

    原创:白水山人 道德经解读 和光同尘,是道教处世的根本教义。《老子》:“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倡导“和光...

  • 读《道德经》札记(23):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是个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能认识别人的人,是有...

  •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5个笔记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道德经解】第三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mg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