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格局的修炼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从姚晨的《都挺好》,看职场妈妈的触底反弹

从姚晨的《都挺好》,看职场妈妈的触底反弹

作者: 知微小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0:50 被阅读19次

01

姚晨主演的《都挺好》又刷屏了,连她在剧中的穿衣着装都被一一截取下来,除了电视剧本身的热度,大姚还成了女性着装的行走教科书、新晋职场带货女王……

很多人也许忘记了,仅仅半年前,2018年的8月,姚晨曾经登上《星空演讲》,而演讲题目是《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

她说,当她生完孩子努力筹备新工作室的那天——

“团队里最后一个员工,搬着纸箱离职了……

过去5年里生了两个孩子,错过了很多好导演的好项目,等再回到职场中时,我的事业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连同星空演讲题目一同被热议的,还有姚晨当时还没恢复的小腹,和些许憔悴的面容……

而今天《都挺好》的收视口碑双赢,距离上一次口碑霸屏的电影《找到你》,不过三四个月时间,大姚可谓接连打了几个漂亮的翻身仗

我感到唏嘘的地方有二:

一是连姚晨这样著名的演员,都会因为生娃而面临演艺道路上的“尬”,要知道大姚之前的演艺履历、所获奖项、合作资源都是多么厉害,她本人在外形和演技上也都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是她还是迈出了那道“尬”的门槛,如果说星空演讲那次算是职场最低谷时期,那么现在,她重新回归到熟悉的荧幕面前,还趟出了一番新天地,可谓职场妈妈触底反弹的绝佳代表。

你看不到的其实是:生娃也是职场一道坎,有的妈妈能艰难迈过去,有的妈妈就偃旗息鼓了。

为什么职场女性经历生育养娃,要不得不面临这种“尬”和“惑”?不得不遭遇职场“分界洲”?主客观原因都有之。

主观方面,女性的母性责任意识,不得不辟出多一倍的时间精力,来照顾孩子和家庭;对于职场投入的时间精力、用心程度都会较之前减少,甚至在复杂问题方面,可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

下班后你想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好弥补上班时不在身边的遗憾,可如果还操心着工作未完结的事项、复杂的人事关系、虎视眈眈的同僚,你怎么能和怀中的小孩一起放肆大笑?

你有了软肋,有了牵挂,无法像之前那样无所顾忌、冲锋陷阵;

你必须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以及一份纯净无虑的母爱,去和孩子在一起。

客观方面,中国生育保障大环境的不成熟、育护体系的不完善、职场中的性别待遇差异,也都造成了职场妈妈的“尬”与“惑”。

02

如果比较同在育儿年龄的女性和男性,就会发现女性明显出现三个群体分层。

第一种是事业女主。

对职业晋升的追求或是公司环境的使然,不得不推迟生育年龄。《我的前半生》里唐晶迟迟没有答应求婚,她问贺涵,结婚能让我们的关系更好吗?又不能有孩子……因为有了孩子,对她来说就相当于告别咨询师生涯,只能退居二线,转到培训部等后台部门。

唐晶是什么样的女性?

不妨看看唐晶的名言:

你一定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虑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工作其实就是像下棋,你不能走一步算一步,而是应该在走这一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下一步下三步,甚至全盘的计划。

像唐晶这样物质和精神都要求绝对独立的女性,家庭和事业取舍之间,每一项都要付出代价和成本;也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来掌控生活。

第二种是全职太太。

周末小区里的妈妈们在院子里遛娃时,只要观察一下,就能发现谁是全职带娃的妈妈,谁是上班的妈妈。

与朝夕打卡忙碌工作的女性相比,全职妈妈的语态、神情和动作会更加舒缓放松一些;毕竟没有各项deadline的压力以及对效率时间的紧张,没有了客观的外部约束,整个人的精气神,还是会松散一些。

然而内心是否更加快乐满足呢?见仁见智。

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全职妈妈似乎成为了她们最首要的标签。而这,又是一个在中国现存社会模式里没有得到充分认可的职业。

第三种是24小时上班的女人。

白天勤勤恳恳打工,晚上孜孜不倦照料孩子。如此,上班是上班,下班后仍然是上班。一个白天女员工+晚上和周末老母亲,不是24小时在岗的女人吗?

有个极端的例子。一位资深猎头朋友说过,他知道有的老板面对能干的女下属,考虑是否提拔她到管理职位,当有这样想法的时候,反而有意识希望她尽早生娃,好通过她生娃之后在职场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给她promotion。

这样的老板,不是特例。

这个有些诡谲的现实,恰恰说明一件事儿:

原来,不是你做得好就能升;是你生了之后还能继续做得好,那才给你升。

女人生娃后回归职场的表现,才是在狡猾老板心里天平权衡之时,起决定一击的那颗定心称啊!

03

photo:You X Ventures Studio , Toronto, Canada

大姚的荧幕回归,不知道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但也证明,职场妈妈是可以“触底反弹”的。曾经有张漫画很心酸,我想双手抱你,就不能握剑开辟疆土……

但我要说,恰恰就是要双手抱你,才需开疆辟土。有城堡,总好过草屋吧?

职场妈妈,就要触底反弹;不管别人看不看好,既然回归上场,就要台步漂亮。

什么样的职场妈妈能“触底反弹”呢?

一定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

有位朋友有段时间工作压力非常大,我们经常聊天,她困惑于这样忙碌对生活有什么意义。后来有次她坐在凌晨回家的出租车上给我发微信语音,她说想明白一件事。

现在疯狂的奔跑,像海绵一样吸饱了水汲取各种业务知识,是为了让自己提前达到一定的高度,为自己后续结婚生娃进入职场“平滑期”先做好积累。有一定的高度和本钱了,再触底反弹,也能弹得更远一些。

桑德伯格也曾在《向前一步》里谈到类似的观点,女人在职场就像手握方向盘开车,或许有天你怀孕了,但未必需要下意识脚离开油门,当你真的需要停歇下来时,你再选择停止。而此时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开出很远,至少比你想象的要远。

真的,如果没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哪里有触底反弹的资本和底气呢?

突破职场天花板,说的都是达到一定高度的职场精英,向着那更加理想的远大前程。普通人,一点业务能力都没有,别说天花板了,只是在金字塔塔底徘徊而已。

能触底反弹的人,一定是不给自己借口偷懒的人。

她绝不是一个对工作没有责任心的人,也绝不是一位懒惰的母亲。如果需要继续工作,她会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保持学习和上进的动力,对自己自律、有要求;

通过时间管理尽可能让每天N多事项井井有条,她会是职场上不因私事影响他人的员工,同时也是自己家庭的CEO。

如果需要奉献给家庭,她会做好未来长期的规划,而不是一边消磨时光式的陪伴孩子一边自怨自艾着。

她会是一个内心真正成熟独立的现代女性,一个不给自己借口偷懒的人,一个不仰赖外部条件的精神丰盈之人。

能触底反弹的职场妈妈,也需要良好的关系支持。

像大姚、孙俪这样的明星妈妈,观众除了再次收获当妈的她们的优秀作品外,其实也会发现,核心关系层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孙俪的经纪人前段上了热搜,刚生下8斤胖娃,一边吃着月子餐一边就和孙俪讨论剧本安排……

没有核心关系层的给力,没有靠得住的队友,没有亲人的理解和支持,职场的道路只会更加艰难。

有位知名企业的女高管在一次女性论坛演讲时,曾说过自己在华为的工作经历,30+连续生了两个孩子后考虑要不要急流勇退,但当时她的亲人一句话点醒了她:“你终究是要做事的人,不管把你放在哪里,你还是会起来的。”

来自亲人最深处的理解和鼓励,让她没有了顾虑,更加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果然,她后来仍然是华为能干的项目管理者,还曾经带着两个娃和任正非一起开会。

能干、独立、保持生活的热情,有良好的家庭和伙伴关系,方是职场女性重振旗鼓之道。


欢迎关注知微小主,一杯职场醒神咖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姚晨的《都挺好》,看职场妈妈的触底反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ok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