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文心经

行文心经

作者: 红日初升江苏 | 来源:发表于2016-11-02 16:54 被阅读0次

写文章有一个秘诀,就是观自在菩萨。

惊闻一个写作高手的秘籍,顿时感觉天空郎朗。是啊,无论是写作,看人,行事不都是这样吗?简短的5个字,道出了多少玄机。记得一位师父曾经给我们讲解心经的时候,用角色来扮演心经中的每一个字。“观”是客观的法官,她永远是中立的,没有带个人色彩。“自”相当可爱,他可以大,可以小,大到能傲视一切,小到能臣服一切。“在”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如影随形。无论你怎么关注还是忽视他,他都在那里。你的念头一来,它就跑走了,你的念头一放下,他就进来了。但是我们永远那么多的念头,“在”那小小的身躯,总是挤不进我们占满庞大念头的脑海里。菩萨,总是那么大慈大悲,普渡终生。她具有洞见,直指人心,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菩萨,如果做到观自在,菩萨自然显现。在此打妄语,实在是罪过,阿弥陀佛。

观 即如是我闻,我见即我闻。客观不带个人色彩的描述所见所闻。即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所含的一切。带着受想行识,又剥离受想行识,做坐上观看待事件,把情绪抽离出来,就踏出了理性的一步。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写作,更看不到自己在自己电脑上写自己的东西。这很拗口,简化主谓宾,就是写东西的我和字里行间的我,都是存在的,写东西的我,会有很多主观控制因素,而字里行间的我,就不会受控。怎么样让他们在一起呢,就是需要做实时的觉察,知道自己在写东西,和看见自己在写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自 自就是刚才说的知道自己和看见自己。自有很多种说法,自傲,自满,自夸,妄自菲薄,也有自卑,暗自伤神,自怀不满,还有自信,自在,自律,自觉,自性。自,其实就两个,一个小我,一个真我。当它有自傲,自满的时候,是小我,当他有自卑的时候,也是小我。真我就是中性,她就那么存在。当给“自”赋予感情色彩,她就会变得很小,小到自己不经意察觉。

在 央仓嘉措的那首诗《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 你念,或者不念我 ­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 你爱,或者不爱我 ­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 你跟,或者不跟我 ­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 来我的怀里 ­ 或者 ­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 黯然  相爱 ­ 寂静  欢喜 全然解释了在,或者不在,在就在哪里。静心觉察,便会发觉他的存在

菩萨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菩萨。只要静心敬畏,便会显现。你越靠近,便越会去感受他人喜怒哀乐,更会懂得去理解和感恩。

用更客观,更积极的角度,去观察,去生活,用五蕴记录所见所闻,用自性去了解和贴近受想行识。心间,笔下,跳脱自己的那个小我,从观自在开始。

相关文章

  • 行文心经

    写文章有一个秘诀,就是观自在菩萨。 惊闻一个写作高手的秘籍,顿时感觉天空郎朗。是啊,无论是写作,看人,行事不都是这...

  • “度一切苦厄”!原来,人是从这开始……

    这段行文,甚觉有意思,记录下来! 《心经》说“度一切苦厄”,意思是超脱一切苦难,不再受苦。 这个“度”,就是普渡众...

  • 心经全文及译文

    心经全文及译文 心经念诵 心经教程 心经白话文及讲解 般若波罗蜜心经全文诵读祈福 心经全文及译文 心经全文 观自在...

  • 品味《心经》

    品味《心经》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意即大智慧到彼岸的核心经文。心经者...

  • 李晓辉楷书手卷《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鸠摩罗什...

  • 李晓辉楷书手卷《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鸠摩罗什...

  • 观音心经

    般若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

  • 十二时辰养生午时养生

    【午时,心经当令】 心经——午时值班的“君主” 午时(11∶00—13∶00)心经气血充盈。心经旺,心主血...

  • 行文

    纤纤足踏千尺浪 寸寸心怀万重天

  • 行文

    逻辑连接 平等 sb does sth. The same should be true when it come...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文心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ov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