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打过早火了,现在也不需要打早火了,打早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家里开始烧煤了。但那时家里的煤灶是土法制作的,很不节能,每到晚上就会熄火,第二天早上得重新生火。
因家里兄弟姊妹要上学,煤火燃烧起来又需要时间,为了让我们能按时吃上早饭去上学,母亲不得不每天天蒙蒙亮就得起来给我们打早火,给我们准备早餐。
上高中和后来到外地求学都是住校,每天在食堂就餐,打早火是食堂大师傅的事,与我无关,我只管按时到食堂就餐上课。
参加工作后,我每天在单位食堂吃饭,打早火是炊事班同事的事,我只管到点拿着碗筷到食堂窗口凭餐票取饭菜。
直到我结婚前,我虽有早起的习惯,但几乎没有打过早火,更我bntj没有体会到打早火有什么难处,更不知天天打早火的不易。
结婚后,我和妻子都要上班,而且妻子当时上早班,七点或七点半就得到单位,她们单位没有食堂,那时外面的早餐店也很少,一般都是在自己家里吃早餐。因为那时家里也是煤火,上班的日子也需要打早火了。
我和妻子虽都有工作单位,但都是在农村长大的,成家后都能主动承担家务,很少为家务发生分歧推诿。妻子上早班这天,她自然会早起承担打早火的任务,但她没上早班这天,我也得分担一些打早火的义务。
那时虽然也有了节煤炉灶,但有时先天晚上的炉门封火不好,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不是煤全烧完了,就是火早早熄灭了,还得重新生火,烧得家里乌烟瘴气的,经常眼睛被烟熏得睁不开甚至泪流满面。偶尔还会因为家里没有引火的柴火或木炭而犯愁。
特别是后来调到市里工作,单位分配的住房在城郊结合部,离单位上班的地方远,每天还得先送小孩上幼儿园或上学,所以得比以前更早起来做早餐,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七八年,让亲身体验到打早火的不易,以及生活的不易。
后来,家里先后用上了液化气和天然气,小孩住校了,上班也近了,再不应每天那么早就起来做早餐,而且单位食堂有早餐供应,外面的早餐店也很多,选择的机会多了,渐渐不再需要打早火了,日子也过得舒坦起来。但打早火的经历在我的记忆里永远不会消逝,今天还特地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也许是有了打早火的经历和习惯,我除了之前在单位上班时有时会到单位食堂吃早餐,一般都是在自己家里做早餐,很少到外面的店子里吃早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