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黑土地永远不会忘记

黑土地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 牧野花香 | 来源:发表于2020-12-30 15:38 被阅读0次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卓资县扶贫纪实

    值此庚子岁尾,内蒙古卓资县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欣慰之余情难抑,昨日沧桑犹在眼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壮美山河秀。回眸脱贫攻坚路,披荆斩棘尽披靡。鏖战硝烟挥不去,几多感慨涌笔端……

      数载春秋,时光荏苒。在全县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役中,每一个画面都留下恒久的记忆,值得终生铭记!特别是一些与卓资县缔结连理的帮扶单位倾情奉献,更为卓尔不凡,荡人肺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即为诸多帮扶单位中的一员。今日难得有空,冬夜伏案,思绪万千,提笔以白描式速写记录这段难忘岁月之点滴。谨以此文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致敬!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他们从碧波荡漾的大海深处走来,他们从祖国的天涯海角走来,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义无反顾地走来。

      在我县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各级干部职工心系贫困群众,以顾大局的主人翁精神、攻坚克难的战斗作风、奉献至上的公仆情怀,把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当成崇高无上的伟大事业,坚守平凡,创造不凡,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等八部委《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下发后,中国海油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光荣使命,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历史担当,迅速行动,在定点帮扶西藏、甘肃、海南等地5个地处偏远、贫困程度较高国家级贫困县的基础上,又毅然选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作为援建帮扶对象,由此开启了中国海油与卓资县携手奋斗8年的扶贫历程。

      2018年11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领导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调研。

    图为中海油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徐可强(左二)

      2020年9月,中海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壁(左)代表中国海油捐赠图书。

      为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重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党组副书记徐可强,副总经理陈壁,总会计师温冬芬以及原党组书记、董事长杨华,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武广齐;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大陆,党群工作部总经理朱烈斌,党组宣传部主任刘俊山,办公厅副主任、扶贫办主任宋瑞林,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原总经理李翔,规划计划部副总经理郭新军,有限公司财务部原副总经理韩梅,扶贫办副主任、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晖,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团委书记肖佳;气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文来,气电集团总经理邱健勇,气电集团党委原副书记、工会主席徐雄飞,气电集团副总经理吴振兴,中国海油化工进出口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松等集团领导和各级干部员工,寒来暑往,赴我县数度考察调研。并先后选派成文、王现才、李沂来我县担任挂职副县长,完成中国海油的定点帮扶任务。

      在这里,不得不提起宋瑞林主任。他是中国海油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多年的办公室工作养成了他细致入微、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干扶贫工作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成为行家里手,那是他多次深入受援地区广泛调研、用心思考、创新思维的最有力证明。他以大海的胸怀审视扶贫,以为民的情怀规划项目,并对援建资金亲自安排,对扶贫项目亲自把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华秋实,寒暑易节,不同的季节闪烁着中国海油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散发着中国海油不同的情愫。数千个日日夜夜、数万里泥泞行程,中国海油以饱含深情的大爱,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华章……

      2020年11月,长腿叔叔信箱,儿童心灵健康陪伴项目正式启动。

      8年里,中国海油人的足迹踏遍了卓资县山山水水,先后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帮扶资金达3860多万元,实施项目24个。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金1640万元,项目包括修路、打井、筑护村坝,幼儿园、医院建设等;在产业扶贫方面投入资金660万元,扶植了熏鸡、生猪、杂粮、亚麻籽油等产业,建起了电商平台,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在教育扶贫方面投资400万元,对2030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发放资助金;在健康扶贫方面投资460万元,开展贫困人口重大疾病集中救治和大病兜底报销工作,使4115名贫困人口受益;投资400万元设立防返贫保险, 500多人避免了因病因灾返贫的风险;投入住房安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万元,为大量易地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造了条件,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2020年8月,“母亲健康快车”在卓资县正式发车。

      2014年12月,卓资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建成投入使用。

      中国海油在逐年加大对我县帮扶力度的同时,还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引进“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救急难”等扶贫捐赠项目,资金达840万元,持续开展对贫困家庭的有力救助;组织举办各种社会捐赠活动20多次,受益群众覆盖城乡,进一步加快了卓资县脱贫攻坚进程。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卓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复兴乡、梨花镇又是本县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乡镇,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长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2012年,中国海油与卓资县确立定点帮扶关系后,不断派出人员抵达这些乡镇进行考察调研,深切感受到优化基础条件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从梨花镇到复兴乡20多公里的泥土路,一路行来壑险沟深,部分村民散居在峁梁沟壑中,险恶的交通条件阻断了他们的发展梦想。调研组的同志还了解到,复兴乡几个分布在山峦、洼地中的自然村,村民们人畜饮水大都还得到数里外挑山泉,每当洪涝暴雪发生,吃水比吃油都金贵。目睹当地群众吃水困难的状况,调研组的同志们心里像压了块巨石。

      拐角铺小西沟村,地处山洪殃及的敏感地带,每当夏季雨涝天,村民们昼夜都笼罩在提心吊胆的阴影中,一旦天降暴雨,肆虐的山洪直泄而下,轻则农田林木受损,重则房倒屋塌。调研组的干部们把看到的情况一一认真记下来。

      卓资山镇、梨花镇、复兴乡,三个乡镇鸡犬相闻、互为犄角,相互间的直线距离最多不超10公里。但由于地方财政乏力,“村村通”乡道未能尽善,本该驱车十来分钟的行程,因路段存在 “肠梗阻”,故而行路得耗上一两个小时。如此糟糕的交通状况,极大影响了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中国海油经过数轮实地调研后,决策机构很快规划出具体帮扶方案,彻底解决了这些贫困村通路通水等基础条件落后的问题。

      2014年10月梨复路建成通车

      2016年10月,三顺路建成通车

      通过不懈努力,中国海油的拳拳爱心,汇聚成股股暖流,奔腾不息地流向白山、黑水间,滋润千家万户。复兴乡和梨花镇的父老乡亲们再不用为出行犯怵了,原来长达20多公里的“梨复公路”,实际上是从110国道去往复兴乡的道路,现在缩短为5.8公里,彻底解决了复兴乡七个行政村村民们祖祖辈辈出行难问题。当地群众乐呵呵地对驻村干部说,“这下可好啦,咱再不用为出门犯愁了,人家大单位做事就是带劲儿,一出手就来真的……”

      拐角铺几个饱受吃水困扰的村子,在中国海油爱心援助下,先后打井100多眼,人畜饮水干净、快捷。望着从地下喷吐出来的甘醇之水,村民们饱经沧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不住气儿地赞叹:“这央企还真的神奇,不仅能在水里捣鼓出石油,还能在旱地捣鼓出水呢,这下可给咱解决大难题啦,再不用爬山架(上)梁挑水吃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几辈子得念人家好呢……”

      连接卓镇、梨花、复兴三个乡镇的“三顺路”,在中国海油的鼎力相助下,原来斗折蛇行、坑洼不平的乡间砂石路,被一条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取而代之,划时代解决了几个乡镇舍近求远进县城的烦心事。要想富,先修路,此举不仅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便利条件,而且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据统计,“三顺路”成功开通,受益群众达一万之众,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每年节省老百姓出行成本100万元以上,直接获利达600万元。

      饱受洪水欺凌的复兴乡小西沟村,在中国海油的全力支持和帮扶下,一座腾空而起的护村坝,巨龙般矗立在山腰下,坚不可摧地抵御着胆敢来犯的洪水猛兽,有力保障了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多年来,因经费不足,一直没有传染病房的卓资县人民医院,在中国海油无偿投入资金的帮扶下,建起了全县史无前例的传染病房,邻近乡村的农牧民患者,就近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再也不用因小病小患费时费力地去外地就诊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就医治病。

      县城所在地卓资山镇,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固有的公办幼儿园出现人满为患的窘况,许多年轻的父母为幼儿的入园问题伤透了脑筋。基于地方财政困难,政府部门也为此非常纠结。中国海油知道情况后,很快便拿出援建方案,不久,一所崭新的“海油幼儿园”破土重生,有效缓解了老城区幼儿入园难的困境……

      2017年11月,卓资县海油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

      诸如此类事例比比皆是,在每一个看似寻常的故事里面,无不浓缩着中国海油的深情厚意。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广泛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中国海油决策层高瞻远瞩地确立了一系列帮扶项目,且把“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确立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并相继打出一整套组合拳。

      中国海油谆谆告诫外派扶贫干部,扶贫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挥引导者的主体作用,既要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又要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兼顾各行业有序发展,只有产生多赢的效果,贫穷才能拨根,初衷才能梦想成真。“口碑良莠择于行端,行端善非缘于功为”。

      2018年5月,卓资县电商平台正式上线

      电商启航。2017年,中国海油在我县率先开展电商产业扶贫项目,采取“电商平台+县域企业(合作社)+贫困群众”的帮扶模式,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签订收购、用工和土地流转等合同,通过电商平台的运营,很快实现了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有了实打实的收入,贫困户的种养积极性随之高涨,企业的规模也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产生了一批专为贫困群众设立的就业岗位,每人月收入至少在2000元以上。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使中国海油成为团体采购、定向扶持的消费扶贫典范。

      2018年2月,熏鸡保鲜项目实验成功,气调包装生产线投入使用

      2020年8月,杂粮生产线建成投入使用

      2020年8月,亚麻籽油自动灌装生产线建成投入使用。

      品牌提质。“卓资熏鸡”是我县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一个地方名吃,曾在1956年中国熟制品博览会上与德州扒鸡、道口烧鸡一并荣获全国“三鸡”的美誉,但苦于保鲜技术的制约一直被困于县域内,产量规模都不大。中国海油通过对“卓资熏鸡”各项指标化验,发现这是一款优质食品,决定对这一品牌提质增效。于是他们不仅派来专业团队、送来保鲜技术,还额外投资为两个生产卓资熏鸡的企业购置设备,轻松地化解了“卓资熏鸡”保质期短的难题,企业当年实现了效益翻番,同时也为“卓资熏鸡”远走高飞、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我县盛产优质亚麻籽,但传统工艺使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中国海油又出资为企业购置亚麻籽油(当地老乡叫胡麻油)冷榨、热榨生产线和自动灌装、喷码生产线,以一流的技术设备夯实了内功,确保了品牌的技术含金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理想目标。

      卓资县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服务车间贫困户制作吨袋。

      桃李感知。中国海油决策层深谙:“穷帮一时,智泽百世”,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牵动着集团上下领导的心。中国海油在教育扶贫上不仅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投入的精力也大,从根本上解决了数千名贫困学生的生活拮据难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各阶段学业。中国海油还发动所属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助学活动,捐赠的文具、图书、衣物,甚至营养早餐源源不断运抵校园;“长腿叔叔”对我县小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灵陪伴,特别是集团副总经理陈壁带领渤海公司员工与贫困高中生“结对子”,连续三年,每年为89名学生提供1000元助学金……中国海油对贫困学生精神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天,为我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功德无量的贡献。

      复发之爱。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中国海油时刻紧绷防返贫的弦,与我县一道研究防返贫策略。我县因病致贫人口占比大,中国海油又把大量资金投入健康扶贫项目,“一场大病顿时贫穷”的家庭有了兜底保障的后盾,常年患病住院花销大的家庭也有了缺额保障。2019到2020年,中国海油连续两年为我县提供“防贫保”资金,为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发挥了巨大作用。

      2020年,中国海油所属多家单位赴卓资县开展现场招聘。

      图为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员技术培训。

      授人以渔。从2018年始,为了更有力地促进脱贫攻坚进程,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中国海油在培训就业、智力扶持方面做出了有益贡献。投资80万元用于“志智”双扶,对基层干部、技术人员、贫困群众1500多人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培训,不仅开阔了扶贫干部的视野,同时增长了技术人员、贫困群众执业和就业技能。特别是中国海油还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每年拿出一定名额,定向招聘卓资县范围内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已累计向卓资县定向招聘128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到集团系统工作。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体面的海油员工身份给贫困家庭带来了脱贫的底气和尊严。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海油第一时间将防疫物资运抵卓资。

      积沙成塔。广泛动员本系统及社会各方力量支援脱贫攻坚是中国海油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无论集团公司机关,还是气电集团、化工进出口公司、渤海石油管理局、炼化公司等集团所属企业,还有北京唯悦商贸有限公司、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社会各界20多次的扶贫之行,上千万的爱心物品、医疗设备,涌向我县最需要的地方,无私地释放着极大的正能量。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海油深切关注我县疫情防控形势,得知我县防疫物资短缺,克服重重困难将多方筹集来的消毒原液、防护口罩、防护服等紧缺防疫物资第一时间送达我县防控一线,以确保我县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双胜利。深情所至,真是让人禁不住热泪两行!

      夯实堡垒。为了强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作用,中国海油深入推进与我县支部共建工作的开展,并付诸实际行动。2017年,中国海油直属机关党委向县委组织部、民政局捐款20万元,用于基层党支部建设。2018年,为县扶贫办党支部建起扶贫信息系统,帮助我县补齐信息数据统计短板。2019年,出资6万元为十八台镇小水沟村建设村党支部文化阵地。2020年,又向6个基层党组织捐赠党建图书2000余册……

      莫管前路险阻多 俯首甘为孺子牛

      无声的岁月,风儿一样飘去,中国海油馈赠给黑土地的将是永恒的记忆。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与全县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日子里,中国海油时刻魂牵卓资县的扶贫攻坚、时刻惦记着这里的贫困群众、时刻准备着召之即来……记不清有多少领导风尘仆仆前来雪中送炭、前来排忧解难、前来风雨兼行……单说前来挂职的干部就已历经三届。

      这些前来挂职的同志,个个吃苦耐劳、个个富有担当,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李沂同志就是挂职干部中的一员,他是2017年8月来挂职任副县长的,至今三年有余,早已超期,却放不下这片土地和乡亲们,依然坚守岗位,尽心尽责。因他挂职时间较长,所以我对他的了解也较多一些。

      李沂挂职卓资县副县长后,以“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双重扶贫方式,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对工作的激情全部付诸到实际行动中去。作为一名专门为扶贫而挂职的副县长,李沂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但为了把工作干好,他时常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亲自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实打实地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李沂出生书香门第,长期生活在大都市,初来乍到我县,饱受语言交流、生活习惯、气候环境之困扰。由于卓资本地人大都说的是方言,大部分语言无法理解。为了不影响工作,李沂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攻克语言障碍关。因此他只要稍一有空,就不耻下问地向身边人请教,经过数度刻苦磨练,他很快就攻克了语言难关,不但能听懂方言土语,而且完全可以无障碍进行交流。有时还为与老乡拉近距离,故意学着说上一两句方言土语。为全身心投入工作,李沂索性把爱人也带到了卓资县,爱人一来,家也就来了,心无杂念的他,整天都奔忙在工作中。

      拥有高级工程师资历的李沂,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精进慎密的工作性质,养成了他凡事认真、较真的秉性。在扶贫工作中,有时为了一组数字的精准度,他不惜牺牲休息时间,栉风沐雨前往十数里外的乡村,不厌其烦地找村民核实,找有关部门校正。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曾经发生在李沂身上的一件事,留给我深刻的记忆。

      那是一个夏季的清早,我和李沂同车下乡,两人在交谈时,我忽然无意间闻到李沂身上有股酒味儿,我知道李沂向来不擅饮酒,所以就好奇地问李沂是怎回事, 但李沂当即就否定了我的疑虑。我当时心想,可能是自己嗅觉的问题吧,于是也就没把此事放心上。无独有偶,时隔不久,我与他又一次同车前往乡下。当李沂上车坐定后,车内很快就弥漫起明显的烧酒味,我笑着说:“昨晚又喝酒来,你这烧酒可喝好啦。”当我打趣地提出质疑时,李沂却满脸认真地再次否认了自己饮酒的事实。联想到上次的情况,我深信自己的判断无误,李沂一定在说谎,可他为啥要这样呢? 百思不得其解,我隐隐感到李沂一定有情况在瞒着我。

      关心外来挂职干部的身心健康,是当地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出于对同志和对工作负责的必要性,心存蹊跷的我,决定搞明白事情的真相。最后,经过好大一番周折,才终于从李沂爱人口中揭开了谜底。

      图为县长李英(中)与挂职副县长李沂(左)入户走访贫困群众。

      卓资县长李英(左三)与挂职副县长李沂(右二)实地调研杂粮项目。

      原来,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之际,工作压力陡然加大,李沂经常加班工作到深夜,久而久之生物钟搞乱,不知不觉就患上了失眠症。晚上不得安眠,白日还要正常工作,时间长了铁人也吃不消。爱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几次建议李沂向组织打报告,可都被他坚决否定。

      谁能知道,在那段时日里,别看李沂白天精神抖擞地扑在工作上,其实他的身心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煎熬和考验,硬是靠坚强的毅力、靠优良的政治素养、靠对党无限忠诚的信念挺下来。

      为了不影响工作,不让同事们分心,服药无果,经各种尝试后,他意外发现烧酒有助睡眠的作用。自幼饱读诗书的李沂,固然明白此种方式对身体健康有害,但为了工作,他已顾不上这些了。

      这在旁人看起来是件小事,但窥一斑知全豹,通过这件小事不仅折射出李沂守初心,乐奉献,严自律的崇高品格,更折射出中国海油人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为了我县的脱贫摘帽,他置自己安危于不顾,把对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爱始终挂记在心上。

      李沂心系帮扶对象,访贫问苦、排忧解难,不仅与贫困群众结下深情厚谊,同时也收获了泥土的馨香……

      几年来,在卓资县辖区范围内,凡是李沂涉足过的地方,总会留下一些暖人的故事。

      梨花镇狮子沟是李沂的包扶点。该村村民李三娃因年老体衰和妻子身患重疾,生活一度难以为继,尽管驻村干部竭尽所能地帮扶,但奈何窟窿大补丁小,依旧摆脱不掉穷困的枷锁。李沂获悉情况后,把李三娃家的事牢牢记在心上,为此,他前后三次走进李三娃家进行摸底调研。李三娃老俩口至今还记得,李沂第一次来家时,给他们买了一大包生活用品,盘腿坐在土炕上,温言细语地与他们攀谈。李沂那平易近人,不端架子的谈吐,很快就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老俩口一股脑儿把满肚子的无奈全说了出来,李沂边听边认真地记录,直到百鸟归巢,月挂树稍时,李沂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两位老人。

      李沂对他们的嘱咐,至今还分外真切:“我们扶贫干部的任务,就是为你们解决实际困难。只要有党和政府在,千难万难我们也要想办法去克服解决。”经过李沂多次与各有关部门协调,李三娃妻子享受到慢性病特惠待遇,医疗费用报销额度高达百分之九十,李三娃一家终于挣脱掉多年压在身上的沉重包袱。考虑到两位两人日后的生活问题,李沂又亲自写材料向相关部门为李三娃申请了中国海油电商扶贫产业收益资助金,将李三娃聘用为乡村保洁员,每年可享受到6000元的稳定收入。

      杜宝旺、李伶鱼是又一对因病致贫的夫妇。夫妻二人年事已高,再加上均患有重度高血压症,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生活状况很让人揪心。当李沂在基层汇报材料中发现这一情况后,一大早他就急火火地赶到贫困户杜宝旺家里。摸清具体情况后,李沂耐心地从精神上给两位老人减压,鼓励他们要放松心情,思想上不要有压力,要相信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决心,要坚信 “两不愁三保障”的贯彻落实……

      最后,在李沂的亲自协调下,杜宝旺妻子54000元的住院费,顺利获得了中国海油“防贫保”项目的报销,彻底搬掉了压在杜宝旺一家人头上的大山。考虑到杜宝旺老两口体衰多病生活困难,李沂又帮助杜宝旺申请了公益岗位,每年可获得数千元稳定收入,使杜宝旺一家由大病致贫转变为一举脱贫。

      李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至真至诚的大爱之心,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地践行了一个扶贫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情怀。哪一个扶贫项目的背后没有他的身影?哪一个贫困村没留下他的足迹?李沂突出的扶贫业绩,得到了中国海油集团组织的高度认可,扶贫挂职期间集团就给予他提拔晋级。

      在2021新年来临之际,得悉圆满完成扶贫任务的李沂,即将离别卓资回京履新,突然感觉时光原是这么短暂!回想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的一千多个日子,此时,纵有千言万语,相互更多的是难言的不舍……背靠中国海油集团这个坚强后盾,相信经过脱贫攻坚战的锤炼与洗礼,他未来的脚步会更加坚实稳健……

      中国海油人8年的鼎力相助和真情奉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们不仅身体力行地见证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这一伟大胜利,更把历史使命勇于担当,一如既往。面向“十四五”,中国海油在接续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子上继续迈进。2021年预计为我县投资1500万元的帮扶项目正在有序落地。巴音锡勒镇宿亥沟“小康示范村”作为中国海油首个援建的乡村振兴样本,将在辉腾锡勒草原最美的时节呈现在卓资大地!

      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海油以大局为意识、以苍生为己任、以奉献为责任,从雪中送炭到锦上添花,把炽热的爱广播卓资大地,阳光般温暖这片土地、雨露般滋润这方万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县正是沐浴如此的阳光雨露,才赢得了改天换地的丰硕成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感谢中国海油的大爱无疆!卓资县二十万父老乡亲不会忘记你们的深情,这片热土是你们永远的家!

      (作者李英 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土地永远不会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uh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