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书后文|活着

书后文|活着

作者: 每周坚持阅读一本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5-12 16:23 被阅读0次

    正文共: 2991字

    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1 阅读原因

    如果单单丢给我这本书或者无意中瞄到这个书名,以我的审书观来说是绝对不会看的,因为书名实在是太普通啦,根本让我产生不了阅读的兴趣。再者,我每天都正在活着,压根就想不到要去思考一下[活着本身]这件事,甚至对于[活着的意义]这么重大的人生问题都思考甚少。

    但生活其实就是这样,当你长期处于一种状态或模式,你自己其实是根本发现不了这种状态或模式本身,除非有某种外力打破,你才会瞬间跳出来,才会观察到这个现象。

    而对于让我产生看这本书的外力就是微信读书的top200总榜排行榜,它竟然排在了第3!评分9.3,阅读人数超过61万。的确很意外,所以瞬间做了决定:读!所以兴高采烈心甘情愿的随了一次大流。

    2 正文前传

    作者余华,咋一听名字感觉是位女士,但其实余华是位憨厚朴实(请容我以貌取人)的男士,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山东高唐,至今仍行走于江湖。

    曾当过牙医,后来[弃医从文],听到这个词有木有挺熟悉的,还有一位历史上和小学课本上都非常出名的人物,那就是鲁迅,除此之外呢,其实还有孙中山、罗大佑、窦唯、冯唐、毕淑敏、池莉、费翔、杨千嬅、许嵩等,所以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娱乐圈竟然也有该类人物,中华民族确实博大精深呐。

    《活着》是一本小说,写成于1992年,正式出版是1993年,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本身苦难的真实经历,“导火索”是一首名叫《老黑奴》的美国民歌,特地去听了下,歌词内容跟小说主人公的一生确实很像。

    可以感受下歌词:
    快乐童年
    如今一去不回还
    亲爱朋友
    已离开家园
    离开人间
    到那天上的乐园

    此外,由于本书的经典,还有同名电影,上映于1994,紧随本书出版之后呀,评分也狠不错,高达9.2。

    废话不多说,下面将正式开始本书正文。

    3 这本书讲了些啥

    既然本书是小说,那么肯定就跟故事有关:跟随着老年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回忆路线,从人生巅峰开始,然后就一路下坡,不只是生活质量的下坡,还经历着身边的亲人相继离世的亲情下坡,最终直到生活趋于平稳,跟着老牛过活。

    这其中有个人因素,最开始福贵是个富三代,从爷爷辈开始积累了大批财富,同时呢也是个败二代,从父辈开始财富缩了一半,到他这辈因为爱上了赌博(其实他的本意还是想从赌桌上翻盘,将父辈缩水的财富赢回来)从而输光家产,从此人生最巅峰时期一去不复返。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的时代背景,中国从内战到三反五反,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的艰难的50年,人民的生活也随之波浪起伏。

    下面做个故事剪辑:

    一家8口
    徐福贵(男主角)
    徐老爷(男主角爸)
    徐老太(男主角妈)
    家珍(男主角老婆)
    凤霞(男主角女儿)
    二喜(凤霞老公)
    有庆(男主角儿子)
    苦根(凤霞和二喜的儿子)
    7次死别
    徐老爷在福贵堵光家产后,忍着最后一口气帮他将房契地契抵押还债后,死在了一惯拉屎的粪坑旁。
    徐老太在福贵去城里给她买药却误打误撞被国民党拉去充军的这种不知情的情况后两月也去世。
    有庆因为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县长夫人献血被活活给抽死了(医生觉得县长夫人更重要)。
    凤霞生娃难产,在二喜一直告诉医生保大的的情况下,后面娃生出来了,凤霞因失血过多还是去了。
    家珍自从炼钢成功后就一直得了软骨病,在凤霞死后三个月也去了。
    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
    苦根因为福贵煮的豆子吃多了也撑死了(家里一直穷,很少有好吃的),此时苦根还只是个孩子。
    2次幸运
    正是因为从地主变成贫民,躲过了解放后枪决地主的命运,同时也躲过了文革期间的批斗。
    5次社会大事件
    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正是这个时候福贵经历了从大富到大贫,从吃喝嫖赌的大少爷变成一贫如洗的穷农民,同时失去了巴巴,母亲又一直病重,本来拿着东拼西凑的钱准备去城里给麻麻请郎中,结果又被拉去做了壮丁,一去就是几年。
    解放战争到土改:在被国民党拉去打仗的时期一直经历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死去,为战争而死,为饥饿而死,最后正是因为人民解放军,福贵才得以回家,回家后正好遇到土改。
    大炼钢时期:村里队长一声令下,各家各户就要把家里一切跟铁有关的物品全部上交,人民大集体劳动也开始了,吃大锅饭,大家吃好喝好一阵村里好吃的能吃的就吃空了。后面钢练出来了,但粮食没了。又一声令下,集体生活解散,再次回到了之前各家各户干的日子。
    大灾荒:米吃完了,野菜吃完了,最后树根都吃完了。家珍到城里他巴巴家去带回了一小袋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米,当天福贵一家像我们小时候过年那样炒鸡开心,就煮了一把米,这一煮不要紧,把那个顺着烟囱冒出来的饭香把全村人都招来了,家珍顺势将剩下的米藏在了胸口,才躲过一劫。
    文革:之前打仗认识的一起历经生死的战友春生因为之前是县长的原因,被天天拉去游街批斗,拳打脚踢,最后承受不住此般磨难而终究选择自杀。

    一个一个社会时期的推进,福贵身边的亲人也一个一个相继离世,好像是一一对应起来的。就是在这种一直亲眼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去的悲苦生活中,男主角福贵也从来没有说过轻生的话,仍然坚强坚定坚毅的活着。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活着,可以作形容词理解,其实也可以作动词,绝大多数的我们都习以为常的当形容词使用,但是试一下,当我们把它作为动词时,你是否会感受到一股深深的力量,还有些许坚定。

    活着,不只是正在进行时的一种状态,也是生命力量的展现,努力的活着,好好活下去。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4 书后独立思考部分

    本书开头有说,“我”是一个从农村采集故事的人,而福贵的故事是“我”在收集的故事里面最长最完整的一个,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构成了这本书及核心思想。

    在文章初始部分,我对一个情节印象非常深刻,写下这个故事的写作人描述说他听了很多个故事,但是像福贵这样能够清清楚楚记得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的农民着实罕见,并且还能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

    这点真的很打动我。我现在也快30岁了,但是回想过往,很多之前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了。很多人都会感叹时间过得飞快,我在想是不是就是因为对过往80%的事情都难以想起,我们的大脑中很难找到深刻的记忆点,所以回忆起的东西很少,回忆起的时间总和也就屈指可数,所以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稀里糊涂就长这么大了。

    突然想到一个让人很后怕的问题:我的人生某些时间是不是白活了?

    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我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我们的记忆,换句话说一些信息对情绪的影响越大就有可能记忆越深刻,当事物对我们的大脑神经造成的刺激越大,产生的情绪波动就越大,而记忆也随着注意力的集中变得深刻。

    所以让人记忆深刻的事件一定是让我们产生强烈情绪波动的事件。按照正常人的一生,如果这个世界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我们又按部就班的生活,那么这类事件是可以想象的,也是有限的,第一次恋爱、高考、大学。毕业、结婚、晋升、生子、送别等等。

    所以如果想要在我们的大脑留下更多深刻的记忆,那是不是说我们自己就应该主动去创造类似的事件,去旅行、去登高、去蹦极、去挑战、去突破、去创新、去奋斗等等,这样当我们回首一生,也许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没有浪费生命,是有好好的去活着的。

    希望我在老了的时候也能清楚的回忆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也能从容不迫的笑谈记忆深刻的往事,也会觉得自己这一生很值。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肯定是身体健康,所以真心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好好保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后文|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ab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