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作者: PIE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6:42 被阅读0次

    今天这个主题聊的会有点抽象,我尝试着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说实话,挺难的。

    上次《如何读书》那篇文章里聊了我自己读书方法的转变,从读很多无用的书,到精读经典,这种转变的效果我是有亲身体验的;但好像还有一个东西没讲清楚,就是关于“有用”还是“无用”这个话题。我有的时候去读某些书确实就是抱着能够用书上教的东西,能用上了,才没白读嘛;甚至你会参加很多读书分享,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拆书帮啊、樊登读书会啊,我会无数次听到有人说《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如何好,但是没有真正见过一个在跟别人沟通时是“非暴力沟通”的。

    但是我们很多时候还是很难控制不去读一些畅销书,或者所谓的工具类的致用书籍,所以这篇文章专门谈谈我对“有用”和“无用”的理解。

    这个话题,庄子聊过,下面这个故事,务必读完。

    有位叫阿石的木匠到齐国去,看见一棵被当成社(土地神)树的大栎树。这棵树有百人合抱那么粗,树冠大得能覆盖一千头牛;它的高度几乎接近山巅,离地八十尺才有枝条生出;它的旁枝里,能够单独做成船的就有十几枝。树下挤满了观看的人,莫不叹为观止。

    阿石师傅对这棵树看也不看,只顾往前走。他的徒弟却看了半天,然后才恋恋不舍地跑去追上师傅,奇怪地问:“自从我跟您学木匠活以来,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树呀。师傅您为什么看也不看呢?”

    阿石说:“快别提了,那是棵没用的树。拿它做船,见水就沉;拿它做棺材,见土就烂;拿它做器皿,一摔就破;拿它做门窗,会流汁液;拿它做梁柱,会招白蚁——这是一棵‘不材之木’,不然怎么会长到这么大呢!”徒弟听了点头称是。

    这天晚上,阿石师傅做了一个梦,梦见这棵社树来跟他讲话。社树说:“阿石!你倒说说看,你想让我变成什么样的树?难道是那些优质的木材,长到一定年龄就被人砍去当木料吗?还是那些丰产的果树,果实成熟就被人折断枝叶、摘去果子呢?世上的万物,因为显露自己的‘有用’而使自己遭到摧残的还少吗?为了得到一个‘有用’的名声,结果搞得中道夭折,不能终老天年,难道这就是聪明的做法吗?说实话,我根本不在乎无用;相反,我毕生追求的就是无用,还差点因为这个丧命。现在我终于达到我的理想啦,用得着你来评价我有用没用吗?你和我都是万物中的一个个体,你说我作为树没有用,那么我倒请问你,你作为人又有什么用呢?”

    阿石醒来之后,把这个梦告诉他的徒弟。徒弟说:“既然它追求无用,又为什么要当社树呢?”

    阿石说:“别议论啦。它说的无用,是对人而言的,其实这无用恰恰是获得延年的大用。做一棵社树被人供奉,正是为了实现这种‘大用’呀。如果不当社树,不是也会被砍的吗?这棵树有它自己的智慧,我们不能拿人的观念去揣测它。”

    这个故事其实已经把我要说的说完了,其实庄子把很多我们现在苦恼的东西早说清楚了。

    我们重点聊另外一个人,古希腊的一个哲学家,他对这个话题也有过类似的解读。

    泰勒斯是古希腊有记录的最早的哲学家,所以一般会被冠上哲学之父的称号,但他其实也就留下了一个故事和一句话。

    泰勒斯有一晚夜观天象,发现明天要下雨,但没看到脚下的坑,就掉沟里去了,被女仆给救了;调皮的女仆说了一句话:“天天就知道看天,脚下的沟的看不到!”泰勒斯也不生气,用一句话给怼回去了,“正因为我仰望星空,所以我才是泰勒斯”,言外之意,你只知道看脚下的坑,只能当个女仆了。

    庄子和泰勒斯这两个故事都充满了哲理性。我们要知道,两千多年前,他们这样的人要去表达一个概念是没有现成的语言和概念来用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道可道,非常道”,尤其是在哲学发展的早期。但很奇怪的是,庄子之后再无庄子了;泰勒斯之后,都是泰勒斯加强版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只有一个半哲学家,老子算一个,庄子算半个;甚至有人说,中国其实没有哲学,现在的所谓中国哲学,是民国时期冯友兰啊、胡适啊用西方的框架捣鼓出来的,中国本来就是文史哲不分家的。但为什么古希腊从泰勒斯开始开启了哲学的伟大发展呢?

    现实的原因,中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希腊是城邦国家,不展开。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原因可能是:哲学无用。

    庄子故事中的,“无用方为大用”,在我看来还是有点小气,落点还是在有用上,没跳出有用/无用这个圈圈。我喜欢泰勒斯的调皮在于仰望星空这件事影响了太多人。

    比如,两千年后,黑格尔说:

    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比如,王尔德说: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一些人还在仰望星空。

    毛姆也说过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

    但星空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呢?

    如果做个简单的对比,仰望星空就是做无用的事,看地上的阴沟就是做有用的事。

    仰望星空其实是古人最容易做的事情,当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救抬头看看天,我们小时候也是,干完农活,满天繁星,不禁就会无限遐想:星星上有人么?离我们多远啊?为什么那颗星老是在一个地方?这样的发问直接导致了天文学的发生,天文学是古希腊这些哲学家最先研究的东西,仰望星空,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也是人类希望创造永恒境界的开始。这种思考一直持续到现在,现代的很多科学基本上都是从古希腊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当一个领域能够被解释清楚的时候,就分化出来成为科学了,就不是哲学了,因为哲学要解决的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所以,你会觉得“仰望星空”无用吗?

    泰勒斯仰望星空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

    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

    面对中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几个元素:

    水火土气,他给出的答案是:

    万物浮于水上。

    换句话说,万物源于水。

    这句话放在现在当然是不对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再说,读书学习不在于学习知识,几百年前我们还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呢,现在呢?

    但“万物源于水”这个论断却给后人足够的启示。

    这是一种比喻象征的说法(“道可道非常道”),他说的并不是真正的水,而是水象征的流动性、可塑性,构成了万物;

    我喜欢古希腊的还有一点就是,人家的师承都很明显,后辈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而且一个比一个强,你以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一下子凭空出来的啊,人家的师承更远。

    比如,对“万物源于什么”这个终极问题的追问开始一直延续下去,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源于火,火象征着变化,“你没办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万物都在变化,只有变化是不变的。那这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规律,也就是logos,罗格斯-罗格斯这个概念到三师徒那里就成为一个支撑哲学大厦的概念了,但人家是有师承的;

    比如,毕达哥拉斯说了,万物源于数。毕达哥拉斯定理还记得?这个学派的影响就更不必说了,估计你身边应该有学所谓的数字生命密码的,这是祖师爷。

    比如,万物源于道,道可道,非常道...

    点个题的话:多做些看上去无用的事情吧,读读无用的书、听听无用的音乐、见见无用的人,可能,在像疫情隔离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时候,原来那些看上去有用的东西可能全部没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以致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bc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