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7-02 07:59 被阅读0次

再上湘江

唐代: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赏析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曾溯湘江上行到永州贬所,度过了难熬的困顿生活。十年之后又要逆湘江而上去到比永州更加遥远偏僻的柳州任职,柳宗元想到重返京城施展抱负的希望更加渺茫,不禁思绪万千.悲愁满腔,发出了“不知从此去,更遣几时回”的深沉慨叹。虽然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却透露了虽一再被贬,仍斗争不屈的意志。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再上湘江"四字。此时是春末夏初,湘江水暖,江水碧绿,两岸杂花生树,青山叠翠,柳宗元对众山之会的湘水之流早就醉心过。可是此时此地,他却无心欣赏,只用“好在湘江水”一句带过,便回到他的再度被贬这一令人伤心的事件上来,所以次句诗,便紧接首句,顶前补足,用“今朝又上来”承接,不着议论,不写景物.满腔悲愤,藏而不露。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这两句,转笔写对前途的忧虑。不知此去要经过几度春秋?贬在离京城万里之外的荒远边州,何时才能被召还?瞻望前途,真是不寒而栗啊!柳宗元离开京城长安以后,对京城是眷恋的,那里是政治中心,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地方,而柳州当时是一片开垦很少的荒凉之地,古树参天,杂草丛生,毒蛇猛兽,比比皆是,而且瘴疠之气盛行,中原人士一向把这里视为畏途,从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谪放罪人的地方。想到这些,他自然盼望被召回京。 

在《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中,从“翁仲遗墟草树平”一句看来,他已流露出“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情怀。刘禹锡酬赠诗中的“归目并随回雁尽”,也同样流露出对京城的眷恋和对北归的企望,但是柳宗元此去却再没有回来。

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达柳州;七月十七日,随他同去的同祖弟柳宗直便突然患暴病去世了。柳宗元由于长期被贬远州,精神上受到压抑,已经是未老先衰。元和十四年(819),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决定在这次大赦中召回柳宗元。然而此时柳宗元已经病人沉疴,诏书未到柳州,宗元便在这年的十一月八日含冤长逝了。“更遣几年回”的希望,晚年盼望与好友刘禹锡作邻居的心愿,一切都落空了。“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的诗句,已经成为诗谶,一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只活了四十七岁。读此诗,对他的悲剧生涯,读者会感到痛借的。 

《再上湘江》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朴素无华,如对友人说家常话,毫无斧凿痕迹,通俗而又自然。后两句诗用虚拟的手法来表现前途未卜的情景,用一句设问“更遣几年回”来作结,把思维活动表现得很真切,颇有情趣。虽篇幅短小,仍不失为一篇清新隽永的小诗。

相关文章

  •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再上湘江 唐代: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赏析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曾溯...

  • 夜临湘江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 柳宗元《再上湘江》 近来的雨水鼓足了劲,湘北走来一路郁郁...

  • 大河的基因

    最近读到一首诗,来自唐,柳宗元《再上湘江》,先和大家分享: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湘江...

  • 遣行18:回行

    序及目录 上一章:四面楚歌 志广气哄哄的走了,许强看着他的背影:那个曾经仗义直爽的大广去哪了呢?难道是被金钱冲昏了...

  • 遣行42:回根

    李红梅借口公司有事要请教张昕昕,让许强自己先回了上海。对于老朋友的说法,许强没有丝毫的怀疑。 回去的火车上,许强想...

  • 【0302】元宵佳节

    (一) 今天是元宵,没有出门看灯,选择和闺蜜们去看《闺蜜2》。自从前几年去泉州看了一回,从此不想再去看了,出门不是...

  • 情愫·断肠

    因缘际会恨見遅, 双眸对望情意痴。 一朝惜别无音讯, 从此断肠君不知。 他日抱得新欢时, 万莫遣人欲告之。 悱恻缠...

  • 我遣春风去拜年

    一夜灯红照无眠, 几思甲子更缠绵。 眼前老屋清新在, 我遣春风去拜年。

  • 自由体26☞摆渡·救赎

    【文】风无情五七 反复前行后退在往生路 宁愿自己不知返迷了途 温言软语只是你散播的迷雾 为了遣我出山万里苦 从此纠...

  • 【忆江南】

    【忆江南】 春风到,微雨燕双飞,渡口桃花随浪去,子规声里望君回,泪眼吊斜晖。 池边柳,落絮遣风回,菡萏香生栀子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clqktx.html